我的世界:最硬核挖礦教程

在Minecraft中,礦石是一種生存下去的必備資源。當然,在最小生命支持的情況下(僅食物)是不需要的。但是那樣玩遊戲可真沒意思,把自己堵在一個洞穴裡只管吃可太不像話了。要想玩好遊戲,讓生存條件更上一層就必不可少。例如用堅固的鑽石盔甲保護你自己、用鋒利的鑽石劍武裝你自己等等……換句話說,獲取這些高級資源就是推動遊戲進度朝著高等級發展的必備之物。

  根據定義,礦石是一種可用來獲取資源(對應礦物)的稀有方塊,根據礦物自身的稀有度不同,他們的出現概率也不同。例如相對而言,煤炭就比鑽石常見得多。另一方面,特定的礦物有著自己特定的生成高度,例如鑽石礦的通常分佈上限為y∈[5,12]層,並常見於12層。而往上的13-15層則開始變的稀少,等到y>16時根本就找不到任何鑽石了。

  作為對比,煤炭則要寬容的多,在y∈[5,12]層為通常分佈,在132層以上沒有分佈(誰會去這裡挖礦?)。

  也有例外的傢伙——比如石英礦,不僅只會生成在地獄,而且會生成在地獄的任何位置(除了熔岩和基岩),蠻不講理,毫無章法

  那麼,如果想要挖某種礦物,就要到他對應的層數去挖,這是淺顯易懂的道理。但是,如果你是為了其他目的進行挖礦呢?比如只是為家裡保持一下資源豐富度,或者是單純為了附魔攢經驗?這時候你就會用到數學了……不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數據就無法計算。好在Wiki給出了一張圖片,上面精細地描繪了各種礦物分佈和高度的關係:

我的世界:最硬核挖礦教程

目測一下各曲線的積分,不難看出煤炭的收益量是遠超其他礦物的——但是這建立在你把整個區域從天到地挖個通透的前提條件下。(科學是一眼無法看透的。)  

那麼首先假設你是要挖某種特定礦石,我給出的是各礦物對應最佳層數:

我的世界:最硬核挖礦教程

注*:金II代表的是在Badland生態群系(就是一大堆硬化粘土山那個)內的黃金分佈。

PS:綠寶石是苛刻的礦石,只生成在山脈群系,均勻分佈在其下。而下界石英我已經說過,這貨根本毫無章法。

  你可能會問:明明在圖上有很多礦物在y<10的情況下依然有著不錯的分佈,為什麼我的表格統統都選取了y>10的高度?——答案很簡單——

  因為……岩漿生成在y<10哦。

·

  如果你今天是正好需要經驗,順手挖挖礦而已,那麼又該去哪一層?

  這個問題我打賭你們沒想過(挺胸)。首先大家都知道即時掉落的礦石在被破壞的時候會給予一定量的經驗值,他們是:

我的世界:最硬核挖礦教程

 (青金石我少打了一個”‘“讓笨蛋Excel識別為日期了,其實我打的是2-5)

  因此結合礦物分佈概率就有了:某礦物經驗總收穫E(y)=分佈率P(y)*最大經驗值

  因為一個玩家兩格高,因此我們選取Δy=2的情況下計算積分,由於圖表不夠準確,得出近似值:

我的世界:最硬核挖礦教程

需要注意的是,這只是理論數據。

但是我的經驗告訴我,專門奔著紅石去的夥伴們鑽出礦洞後,身上經驗絕對不會少。相對的,煤炭由於其分佈廣,儘管單顆礦石給予的經驗少,但是累積起來也是一個可觀的數量。

現在要提出一個新概念:你就是閒著沒事幹挖著玩。

  但是挖著玩也得有點奔頭,不如算算怎麼挖能受益最大。因此我需要引入一個新概念,即每種礦物的珍稀程度——有了珍稀程度才能使用加權來算。但是衡量礦物的價值是件困難的事,如果我們單從生成量來看,綠寶石無疑是世界珍寶,但是遊戲經驗告訴我們綠寶石將會在我們找到一個交易不錯的村民後變得索然無味。因此價值的判定十分棘手,我想到了另一個歪點子……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玩過等價交換?這是一個遠古時代的PC模組,他為大部分的物品設定了一個叫做“EMC值”的數據,物品可以根據這個“價格”轉換為“EMC態”儲存於你“EMC賬戶”裡,並且根據各物品特有的EMC值互相轉換。我首先獲取到了各礦物對應EMC值,然後有了這個數據,我們可以粗略估計在哪一層挖能收益最大,考慮到岩漿,無論你收穫了什麼好東西,把自己挖進去之後渣都不給你剩一丁,這就毫無意義了。所以10層以下不納入考慮。

  平均EMC收穫G(y)=∑(分佈率*EMC值)

  然後我對著圖表看了一年,直接丟結論好了:y=11,只可向上,不可向下,然而也不能高於13.因為此處的EMC帶隊大佬——鑽石差不多匿跡了。

挖掘方式推薦:

  眾所周知,最佳的挖礦方法是魚骨(也叫豐字)挖礦法,即選取一條主幹道,每隔一定距離向兩側挖掘一定距離的方法。我們來看看這個“一定距離”取什麼值最好。

我的世界:最硬核挖礦教程

這是一個區塊內的“模擬礦道”,我們將在其中對“可以看見的方塊”和挖掘方式進行比較,用一個常量——挖掘效益Q=可以看見的方塊/挖掘工作量

來判斷挖掘收益\\

  如圖是一個已經開好主礦道的區塊,首先採用廣泛的挖一隔二來看

  就像左側那樣挖

我的世界:最硬核挖礦教程

那麼暴露兩側需要的挖掘量是5×7×2=70塊(不算主礦道,不算身高),可以看見100%的方塊,因此Q=0.01428

  如果空三格呢?那麼工作量就是472=56塊,可以暴露81.25%的方塊,Q=0.01450

  我算的是什麼?是暴露率百分百和挖掘工作量的比值,在這個比值下,可以看出隔三進一有著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微弱的優勢,我是說,唉,你忽略他吧。萬一鑽石就藏在那48塊裡呢(笑)。不過不用過分擔心,因為鑽石單獨一塊生成是極其罕見的情況,大多數時候都會有至少一塊露出來被你看見的。

所以,我推薦你用一下隔三進一的豐字挖法。

我的世界:最硬核挖礦教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