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迈过“入门中国文化历史”的那道门槛

身边常有好朋友说“你喜欢的古陶瓷我也想学习,但门槛太高,入门无果,还是算了吧,也就偶尔关注一下”;“我历史学的不好,中国陶瓷书画之类的学起来总是记不住”。

在故宫曾经遇到过一位小学四年级的小朋友,他知道很多故宫的文化和中国历史,估计家长在这方面很用心培养了孩子。但其中也发现孩子对一些事情说的串了年代或不确切。真心喜欢那可爱的孩子,于是跟孩子分享了我的小窍门,希望孩子牢记已有的文化常识。受此类事情启发,也来分享一个轻松入门中国文化的关键操作。

一、入门中国文化历史的那道“门槛”

中国文化包括什么?除了诗书画三绝,除了我在这里写的古瓷器主题,还有家具、服装、戏剧、医药、工艺、礼仪宗教、建筑园林……想扎实入门、学深学精其中的哪一门中国文化历史的来龙去脉,都离不开一个关键操作——记住历史年表!!!

这个领悟是我N年前看央视的一个专栏节目《大家》,里面介绍史学家、文物鉴定家史树青先生时获得的。片中的史先生当时年事已高,采访的场景里和交谈过程中,史先生多次对身边的晚年轻作人员念叨着要记住历史年表——这句话让我如获真传!“历史年表”好比一个魔力收纳架,让我们把陆续积累的各种历史文化知识碎片快速地、清晰地、有序地、妥妥地得到归位,不仅高效优质地记住了很多,还获得了很多关联知识带来的惊喜!


轻松迈过“入门中国文化历史”的那道门槛

二、轻松迈过那道“门槛”

也许与多数人一样,学生时代,历史年表是我幼小心灵里一道大于心灵面积的阴影。但今天,我没有说要立即熟记历史年表,没有说一定要准确掌握每个朝代更迭的具体年代,那是考试的需要,是博物馆等某些专业工作的需要,不是对我们学习中国文化的目标要求。试试看:

1、先根据自己的兴趣领域(陶瓷或书画),初步了解各朝代的顺序,确保顺序正确。比如陶瓷的历史,可以先从历史年表的东汉开始记起,把明清两朝里面的每一代帝王更迭顺序记住。网上和小视频里有很多历史年表快速记忆的口诀可以检索出来帮助记忆。

网上最热的《朝代歌》: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2、随着细节内容的探究,再顺其自然地记住

您需要记住的年份,比如北宋几个主要帝王更迭顺序等。反正不考试,不用难为自己。但这与“不必记住历史年表”是两回事!一定要记住历史年表,只是给自己一个轻松的方式和一段适合自己的时间过程,用所了解的内容伴随年表的牢记。但一定要“记住!记住!记住!”

3、在与国外的中国文化爱好者交流的时候,或者写给外国人的中国文化文案中,中国悠久历史的朝代名称及更迭更是国外多数读者的死穴,这个时候,可以用一个基本的年限数字对比着告诉他们,同时也是帮助自己记忆年表的好方法。比如:大约1800年前(东汉)中国产生了陶瓷;汝窑的出现是大约1000年前(中国的北宋时期);乾隆年间是美国成立的那个年代(244年前)……。


轻松迈过“入门中国文化历史”的那道门槛

4、手机里收藏一个历史年表的图片,方便随时查阅,用的多了,就慢慢记牢了。


轻松迈过“入门中国文化历史”的那道门槛

这回您知道我给故宫遇见的孩子分享的小窍门了吧,就是回去记住历史年表,这是启动和黏住我们对中国文化积累的关键,相信孩子会因此更有兴趣、记的更准确牢固。

记住历史年表没有再简单的捷径;但记住了历史年表,对我们学习中国文化历史、欣赏书画、鉴别瓷器等等都有惊人的帮助。以下省略“记住历史年表”的30条重要性、30条必要性和100条“记住历史年表”后的收获与惊喜!

这里再将我之前头条号那些文案里曾经利用历史年表(时间轴)这个法宝梳理过的古陶瓷知识点分享给您:有没有感受到历史年表与古陶瓷知识互相得到记忆,有了一目了然的惊喜?!(以下图表只是列举,表中涉及的具体内容详见前期各文章)


轻松迈过“入门中国文化历史”的那道门槛


轻松迈过“入门中国文化历史”的那道门槛


轻松迈过“入门中国文化历史”的那道门槛


轻松迈过“入门中国文化历史”的那道门槛


轻松迈过“入门中国文化历史”的那道门槛


轻松迈过“入门中国文化历史”的那道门槛


轻松迈过“入门中国文化历史”的那道门槛


轻松迈过“入门中国文化历史”的那道门槛


轻松迈过“入门中国文化历史”的那道门槛


轻松迈过“入门中国文化历史”的那道门槛


轻松迈过“入门中国文化历史”的那道门槛


轻松迈过“入门中国文化历史”的那道门槛


轻松迈过“入门中国文化历史”的那道门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