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堂”管不了的地方,必有江湖

好多文章,立意較高,說的都是些“高大上”的事情,聊的都是那些“王侯將相”的英雄事蹟,但鮮有人聊聊那些“庶民百姓”的事情,尤其是那些生活在亂世中得小老百姓的事情。

“廟堂”管不了的地方,必有江湖

庶民百姓

寧為太平狗,不為亂世人

有句俗話講“寧為太平狗,不為亂世人”,可想而知,亂世真是“人間煉獄”,易子而食、賣兒賣女。史書上對亂世的記載:“民外為盜賊所掠,內為郡縣所賦,生計無遺,加之饑饉無食,民始採樹皮葉,或搗葉為末,或煮土而食之,諸物皆盡,乃自相食。”在中國歷史上,只要是動亂和戰爭年代,人骨為柴、烹煮人肉的慘事,是時常發生的。明末,由於饑荒嚴重,民間食人現象不時有發生,史書上有詳細記載。《明史·五行志三》(卷35)稱,“崇禎元年,陝西飢,延、鞏民相聚為盜。二年,山西、陝西飢。五年,淮、揚諸府飢,流殍載道。六年,陝西、山西大飢。淮、揚洊飢,有夫妻雉經於樹及投河者。鹽城教官王明佐至自縊於官署。七年,京師飢,御史龔廷獻繪《饑民圖》以進。太原大飢,人相食。九年,南陽大飢,有母烹其女者。江西亦飢。十年,浙江大飢,父子、兄弟、夫妻相食。十二年,兩畿、山東、山西、陝西、江西飢。河南大飢,人相食,盧氏、嵩、伊陽三縣尤甚。”

“廟堂”管不了的地方,必有江湖

流民圖

生在亂世中,百姓怎麼辦?

在亂世之中,朝廷已經自身難保,狼煙四起,百姓要想活下去,怎麼辦?只能自保,此時“江湖”就誕生了,在廟堂管不了的地方,就出現了江湖。歷史上的乞活軍、捻軍便是如此。乞活軍是西晉末年,五胡亂華時期,各地漢族百姓為求自保,成立的武裝,如其名“乞活”,為求活命。捻軍則是在清朝後期,活躍於中國大地的民間武裝力量,所謂“捻”,原意是把繩子、紙條之類用手指搓轉成一股,故而在皖北方言裡,“捻”就是“聚合成群”的意思。所謂“捻黨”、“捻軍”,不過是“一群人”、“一夥兵”的意思。無論是乞活軍,還是捻軍,其之所以產生,並最終演化成一股勢力,不過是底層民眾在政府無法為他們提供基本生存保障的背景下,不得已而自發結成的一個自我保障的“江湖”。

“廟堂”管不了的地方,必有江湖

乞活軍

這些老百姓的最高奮鬥目標就是“填飽肚子”,確實不足以再造社會秩序。故而,其在中國歷史教科書裡的分量,也輕若鴻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其實這才是最真實的歷史,這是我們歷史觀的重大缺陷。

國以民為天,民以食為天

國家如何穩定,只有民眾安居樂業、吃飽穿暖,則國可定。如果老百姓吃不飽穿不暖,則國必亂。因此一定要保障民生。勞苦大眾如果被”廟堂“拋棄,就會不得不為了獲取一點點生存保障而把自己投入到‘江湖’的滾滾洪流當中。為何明末“賊”越剿越多,原因就在於民眾吃不飽,只能鋌而走險,尋找一條活路。社會保障缺失之處,必有江湖。

“廟堂”管不了的地方,必有江湖

革命為何屢屢不得成功?

中國近代知識分子如龔自珍、康有為、孫中山等,一直主張向西方學習,一會“師夷長技以制夷”,一會又是君主立憲,一會又是三權分立,走的都是高大上路線,可是為何總是不成功呢?原因在於未能喚起廣大的民眾,為能迎合老百姓之需求。在屢次失敗之後,俄國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驚醒了彷徨中的中國革命者,孫中山終於意思到民眾的力量,便提出了扶助農工的主張。中國革命此刻,才尋找到了出路。只有為老百姓謀出路,才能取得革命的勝利。還是那句話:“得民心者,得天下。”

“廟堂”管不了的地方,必有江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