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优土特产缘何火了

核心阅读:近年来,天祝县围绕电商发展有支撑、有主体、有物流、有产品、有人才、有品牌、能增收的目标持续发力,积极适应电子商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探索成立“天祝网红联盟”,推动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产品行销区域遍布全国。


农民和主播,这两个看似不相干的职业,却因为“脱贫”联系在了一起。

一段抖音视频中,网红“天祝牦牛哥”——打柴沟镇下十八村村民杨富贵穿着藏袍走在草甸上,牛鞭高高扬起,白牦牛顿时欢腾着四散开来向广阔的草原奔去。杨富贵黝黑的脸庞、憨厚的模样、诙谐幽默的解说、充满原生态的乡土气息让“老铁”们看得津津有味。

飘着油花的奶茶、穿着藏袍跳弦子的卓玛……“华锐淑琴”发的视频吸引了无数网友的眼睛,评论区里点赞、送花、问候铺天盖地,凭借多个视频,她的粉丝已有90万人。通过直播带货,她每天接单几十个。

抖音、快手视频不但让天祝火了,还把这里的农特产品卖旺了。

4月1日,“天祝网红联盟”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天祝县为天祝原生旗舰店、抓喜秀龙游客接待中心、天堂镇等第一批“天祝网红打卡地”和华藏寺镇、松山镇、岔口驿村、祥瑞新村等第一批“网红村”入选镇、村授牌,为天祝八大产业网红代言人、网红联盟特邀顾问颁发了证书。杨富贵成了其中一名网红代言人。他说:“穿上藏袍,我就是网上最亮的仔。”

展厅里的直播间成为全场焦点。香菇、藜麦、牦牛肉……琳琅满目的农产品摆满了直播间,网红们热情地向粉丝介绍着手中的产品,这些产品都是参展企业与直播平台合作,通过现场直播进行线上销售。网红直播带货,走出了一条农产品销售促脱贫的致富新路子。

天祝县商务局副局长徐世清介绍,天祝县将壮大网红队伍,通过直播带货、才艺展示等形式,拓展创业增收渠道,更好地宣传推介天祝,进而打造一产业一网红、一乡镇一网红、一村一网红的矩阵式电商发展新模式。

一台电脑、一部手机,用最浓最土的乡音一字一句介绍家乡的山山水水、美食美景,快手粉丝上涨到4万多人,“牛背上的华锐情郎”第一次知道了网红是什么。“通过挖掘更多的农特产品、风土人情、乡村之貌分享给大家,从而把神秘藏乡推介给更多人。”他说,“现在看着家乡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很有成就感。”

天祝县副县长张大远告诉记者,为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借助短视频传媒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天祝县探索成立了具有当地特色的电商营销新模式——“网红联盟”,意味着全县电子商务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目前天祝县组织开展多层次的电商培训35期,培训各类人员2969人(次),使一批从业人员掌握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基本技能。同时,发布了“天祝原生”文旅农区域公共品牌,打造了“牦小白”“藜小妹”等电商子品牌,成功举办了主题为“电商也疯狂”的“书香天祝电商沙龙”活动。

随着直播场景不断拓展,未来互联网对农业的推动也将从后端的推广销售延伸到前端的规划和生产,从技能培训到供需数据精准对接,都有很大发展空间。该县深入实施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实现了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和贫困村电子商务服务点全覆盖,健全完善了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金农商、陇宝2家企业被评为甘肃省优秀电商企业,茶马古道、七辆草车2家个人店铺被评为甘肃省优秀电商网店,电商主体进一步壮大。建成县级物流配送中心,整合6家物流快递企业入驻,农村物流配送通道不断延伸,物流配送费用大幅降低,配送时间大幅缩短。通过不断挖掘天祝特色,开发适销对路的电商产品,白牦牛肉、羊肉、野菜、藜麦、花椒、中草药、高原夏菜、民族手工艺品等8大类33种农特产品通过电子商务在线上销售。至目前,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4.45亿元,通过电商带动人均增收300元以上,产品涉及白牦牛肉、藜麦、高原夏菜、食用菌等多个产业,行销区域遍布全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