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現黃山區)的村落和房屋

傳統村落的建築,包羅甚廣,房屋、橋樑、道路以及供人休閒、觀賞、紀念、瞻仰等一切建築物都包括其中。建築材料、設計、結構、施工等更需要具體分類,還包括選料材質、部件藝術和技術名稱,包括力學、幾何、繪畫、雕刻等等,是固體的戲劇,是綜合的藝術。這裡我只列舉太平傳統的建築物名目及其基本特徵,藉以闡釋太平村落和房屋的建築文化特色,而細緻的研究則要仰仗建築界的藝術家們了。

村落

山地中終年流淌溪水的中小型村落,都是選擇向陽、通風、依山、傍水的地方,就叫“汘”,這樣的村落最為普遍。汘,讀千,太平方言和普通話同音節同音調。汘,是發源於高山、流程至少十里以上以致長達數十里的山河,有落差,一路水聲作響。源頗遠、流頗長,所以水量豐富,終年不幹涸。山河兩岸,可以居住、生產,古人定好的名字叫“汘”。太平包括黟縣、涇縣等這麼多村名都叫某某汘,如猴魁產地猴汘,還有牛婆汘、富沿汘、木廣汘、銅汘等。可是1949年以後整理區劃地名,由於不認識這個字,不知怎麼弄成了個“坑”了。汘,通風通水;坑,不通風不通水,無論普通話還是太平方言,讀音和含義區別都很大,不知道怎麼就栽進“坑”裡出不來?

太平(現黃山區)的村落和房屋

2017年第二次地名普查,我已提出建議應該明確更正,可是沒有下文。但我把我經手寫的新明、譚家橋兩鄉鎮《村名故事》中相關村名改了,而事實上的村名坑還是坑,猴汘還是猴坑。

順提一句,黃山的“源”和汘相近,只是流程長短不同。源,流程短,它只是個源頭,很短的支流。

方位意識 我們的居住十分注重方位意識,傳統上講就是風水。講風水並不奇怪,居住要講向陽、通風,有水而又要瀝水,這樣的環境心情舒暢,精力旺盛。我們只要稍加留心,凡是汘河村落,水流出村處都有一座單孔拱橋,那叫水口橋,學名叫鎖橋,鎖住全村風水,不使流失,同時又是通行橋樑。甘棠附近的興村、莊裡、劉村都有。甘棠崔村以月灣河為風水河,就在六角樓旁,有兩座風水橋。小拱橋像鎖,叫鎖橋:;平板橋像鑰匙,叫鑰橋,開鎖用的。

村落風水還有以大樹為護村神樹的,有在村頭的,也有在村尾的,樹幹高大,巍峨撐天的。筆者所知,如仙源麻村,就在新四軍兵站紀念亭南邊,有八棵高大的慄樹分立路兩旁,守住村頭。新明鄉的分水、老山、牛婆汗的村頭,都有高能摩天的大樹。甘棠劉村是劉姓居住地,村前高阜有三棵連樁的高大楓樹,名為“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保護劉村。

聚族而居的大的村落,還會在村頭建立聚集風水的樓閣。例如甘棠六角樓既是村口風景亭,又是供奉文昌帝君的文昌閣,文人們常來聚會,以旺文風,希望本族人才輩出。

太平(現黃山區)的村落和房屋

黃山區六角樓

焦村楓嶺頭的文昌樓,又名望嶽樓,焦劉兩姓共建,同樣是聚集文風,廣出人才的。據說望嶽樓初建時,夜見光芒燭天,故建成後,有匾文叫“光函萬象”。據說此樓高大於六角樓,惜乎拆毀於1968年。

安全意識 傳統的居住環境無論住戶多少,村莊大小,都有自然的安全保護意識,般的農家宅院都有土牆圍院或木柵圍院。富戶則用磚瓦砌就粉牆圍院。而聚族而居的村落,要麼利用所處的自然環境,要麼外院擴大為城堡式,進出村莊的通道都頗為嚴謹。

第一種情況,最具特點的就是寨西的芳村,在豐樂河的北岸,背後靠山林,村莊出入就是一道橋。類似情況,山村比較常見。例如新明的牛婆汗,整個村莊掩藏在山坳裡,進出村莊,就是麻川河邊的一條石板梯道。

城堡式村落往往和地理環境相結合,比較典型的要數臧裡,現在以“莊”代“臧”,叫莊裡,意義差之千里。它背倚從西山拖下來的肖黃山平崗,東臨龍虎河,全村住房東西合面,村內形成一條南北街道。臨河的房子門朝西,故其東面牆成了後牆,一字斬齊,成為院牆,中段開有莊門。莊門上有一副對聯是“姑蘇三年重話劇,長安十里去看花”,表達了臧里人傳統的重耕讀、輕商貿的觀念。

臧裡是明代時的程德興從興村遷來定居,起名“臧裡”的。明末清初,其後裔就有程言祖孫兩代進士。程言為國人做了一件推翻明朝民徵民解賦稅制度的偉大貢獻,臧里人直至1948年都一年三節祭奠的。類似臧裡的是寨西岡村。全村獨門進出,村中道路類似《水滸傳》的祝家莊盤陀路,生人進村常常迷路。類似的還有甘棠劉村,依山面東,村東一道圍牆,開有大小關門。村中“豐”字形結構,利用西山的蜿蜒東流水,闢有三眼井、九口荷花塘,很有韻味。甘棠崔村是太平歷史重鎮,其形勝宏大,外圍有孟山為屏,婆溪環護,內圍北有祥符山,南有牛形山、鳳凰山,月灣河半月形環護,街市與月灣河並行,驛道與月灣河同步。村內街巷如棋枰,村頭六角樓如鳳凰展翅,引領著一長排京味古建築,顯得分外莊嚴而興旺。

太平(現黃山區)的村落和房屋

肖黃山牌坊

房屋

看遍黃山區傳統房屋建築,其風格大略有如下類型。

京味風格 這一類是公共建築,產生於明代嘉靖、萬曆年間(公元1522~1573年),廣陽的三朝元老、四部尚書畢鏘,既是京官,又是崔家女婿,他薦舉太平名匠畢昌參加皇宮修繕,熟知京味建築,其外觀威嚴而大方,飛簷而不鉤角,猶如鳳凰展翅,現存六角樓可證,其簷角如同天安門城樓。同時不用封火牆,敞亮而利索。甘棠直屬糧庫現存後進,可見一斑,想當年,六角樓引領關王廟、東平王廟、張巡廟、義倉、三甲祠、四角樓、七甲祠系列古建,可知京味氣派非同一般。

一字簷風格 明清流傳的傳統的合六間民居風格。這種民居一般是家道比較殷實的人家。其內部結構是三間兩進帶兩廂,中間分上下堂,上堂常有半身樓,俗稱走馬樓,也有不帶走馬樓,直高屋頂,顯得十分高敞,中間天井,天井兩邊各一廂,廂房前後是上下臥房,臥房上為樓。

其門牆則大別於“徽派”,簷高一丈八左右,一字簷,無翹角。門臉要視家庭情況而定,殷實而有身份的人家,門上方要有浮雕形牌坊並配以山水花草圖案。有官位人家,還要大門內收,兩邊顯出八字粉牆。普通人家只在大門上方,伸出防雨簷而已。屋頂也不似“徽派”,有封火牆的,有的只在兩邊加馬頭牆以裝飾,現存甘棠三甲祠後進,連馬頭牆也沒有。

門牆還有個很重要的區別,就是門坊的質地。凡是祖上受過封誥、贈過堂號或者出過高官的,其大門或香火堂門,都是青石坊,否則就只用木質枋。

從明、清到民國,還有保留至今的這類古民居,全區現在還有100多棟,譚家橋鎮最多,有81棟,保留著我們的先人們許多寶貴的傳統文化,集中體現了太平建築的傳統風味。

普通民居 所謂普通民居,是指清末民國戰亂後重建的三間單進的或五間單進的民房,也有兩進的。這種民房一般不帶樓,帶樓也都是堆放雜物的。兒女除了成家單住的外,未成年的,都是一個房間一個大統鋪或多個床鋪列於一室的。

關於廚房,太平民間叫“鹽屋”。有個講究,鹽屋要安在正房左側或右側,不可蓋在正房後,那會“火燒屁股”。如果地形限制非蓋在正房後不可,那要地基略高於正房基,而房脊則須低於正房脊。

明樓式 這類房屋更有別於“徽派”了。房屋兩層,下層住人或堆雜物,上層則朝陽面多開窗戶甚至全開窗戶,做到窗明几淨,空氣流通,是供子弟攻讀詩書用的。明顯的例子就是永豐的海寧學舍。區政協《文史資料通訊》2018年第一期帥傑的文章中“還餘閒舍”的一幅插圖攝影,就是明樓式供讀書用的學校。新明葛湖木竹塢陳志樓家,就專有這一座明樓,供全村子弟讀書。我的祖父鬍子衡“井門山房”書塾,民國前期在這裡設館近二十年。

上述是比較普遍的房屋款式,其他還如譚家大院、劉敬之故居等,可以作為個例,研究其特殊的建築藝術了。

順便提一句,民間蓋房很講究門向,就是門所對的水向、山向。有人說是迷信,其實比如正門如正對一條直路,一條直溝渠,棵大樹,一座山尖,心裡總不舒坦,所以從心理角度說也應該講講門向。筆者有一個熟知的例子。某兩家蓋房,中間隔著香火堂老地基。香火堂是敬觀音、供祖宗的地方,民間習俗是不能佔用的。右首家甘願退讓出香火堂用地,而左首家寸土不讓,直抵香火堂地中線。這樣,因此該房大門正中對面山尖,結果,房子剛上瓦,大門框和窗戶框就生出飛蟻,不得不換料。入住才一個多月,家主就得病,不出一年去世。所以個人蓋房不易,還是考慮全面些為妥。

通過胡老師的文章,讓小午未學習了很多新的知識,比如猴坑以前叫“猴汘”,莊裡之前叫“臧裡”,還有六角樓的一些歷史及作用,受益匪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