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這三種行為,會讓孩子在說謊的路上越走越遠

一個人,在一生中完全不說謊,是不可能的。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會說謊,有時是出於欺騙心理,有時

是善意的謊言。


孩子到了3歲以後,開始出現說謊的行為是完全正常的,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越來越多。


孩子說謊,是生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說明孩子開始有了情感和共情能力。心理學家研究發現,自閉症

兒童是不說謊的,因為他們的感情是漠然的。


雖然如此,孩子的說謊行為,還是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佔據很重要的地位,所以父母一定要做好孩子的老師,給孩子指引

一條正確的道路。


在面對孩子的說謊行為時,家長的這三種行為只會讓孩子在說謊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父母的這三種行為,會讓孩子在說謊的路上越走越遠

父母經常騙孩子


前幾天,看到一個視頻:對孩子的說謊行為做得一個實驗,我感觸頗深。


節目組規定,根據擲骰子的點數決定孩子拿糖的數目。


其中一個小朋友不顧遊戲規則,大把大把的抓糖,很快屬於他的小瓶子就被裝滿了。


節目組採訪他時,他說了下面的一段話:

父母的這三種行為,會讓孩子在說謊的路上越走越遠

“因為開始上幼兒園的時候,因為爸爸說表現好了,就給我回家玩遊戲,媽媽說回家給我買一套衣


服,我都知道,他們都騙人的。”


有孩子的家長會覺得這些話很熟悉,有木有?


“如果你這次每門考試都在90分以上,媽媽給你買你一直想買的變形金剛。”


孩子因此有了學習的動力,結果達成了目標,甚至數學還考了100分。當孩子滿心歡喜的等待媽媽給自

己買禮物時,你卻嫌太貴而沒有買。


當你下次再用這樣的方法時,孩子還會聽嗎?結果可想而知。

更可怕的是,孩子學會了你的這種“說謊”的行為。


就像有句話說的那樣:

“家長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


孩子是一張白紙,他會不自覺的受環境和周圍人物的影響,不自覺的模仿成年人的行為,而最多的模仿

對象就是父母。


宋慶齡說過一句話很經典:

孩子們的性格和才能,歸根結底是受家庭、父母,特別是母親的影響最深。孩子長大成人以後,社


會成了鍛鍊他們的環境。學校對年輕人的發展也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個人的身上留下不可


磨滅的印記的確實家庭。


父母是什麼樣的人,孩子有很大概率會成為那樣的人。


父母的這三種行為,會讓孩子在說謊的路上越走越遠

孩子犯錯時,給孩子貼標籤


我們身邊經常出現類似的情況:當孩子說謊時,家長教育孩子


“你就是個“說謊精”,給你說多少遍了都不聽。”


“你就是個“騙人精”,像某某一樣”


很熟悉,有木有,說謊精、騙人精等這樣的標籤,隨口就貼到了孩子的身上。

父母的這三種行為,會讓孩子在說謊的路上越走越遠

這樣負面的標籤不要給孩子貼,特別是小學前的孩子。


他們的思想不獨立,分不清什麼是好什麼是壞,特別依賴大人。


外界給與的標籤,相當於給他們心理暗示,他們很容易接受。


甚至,在以後的行為中慢慢的向這個標籤靠攏,讓自己更符合這個標籤。


這,就是心理暗示的作用。


家長不妨通過心理暗示,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甚至信仰。


教育心理學上有個“翁格瑪麗效應”:

有個女孩叫翁格瑪麗,長相普通。


她的媽媽為了給他鼓勵,增強她的自信,經常對他說:“你長得真好看。”


她的媽媽還影響她的父親、兄弟姐妹、朋友都這樣對她說。


久而久之,她真的越來越漂亮。


她的容貌變了嗎?基本沒變化。但她自信了,那是一種自信之美。


女孩每天聽著別人對她說:“你長得真好看看。”,在心理她也相信自己是好看的,所以會自覺得朝著“好

看”的標準發展自己。


下次,當發現孩子說謊的時,不妨試著這樣說:“媽媽相信你說的話,因為媽媽相信你是個誠實的孩子。”


父母的這三種行為,會讓孩子在說謊的路上越走越遠

孩子犯錯時,父母一味責罵,不會正確引導


麗麗在小區和小朋友玩,很多小朋友都在吃一種很好看的棒棒糖,麗麗也很想吃。


小朋友告訴麗麗,這種棒棒糖是在小區南門的商店買的。


可是,媽媽說吃糖對牙齒不好,不讓自己吃,該怎麼辦呢?


麗麗跑回家,在媽媽的大衣口袋裡摸到了元錢,高興的去買棒棒糖了。


媽媽發現錢少了,就問麗麗,同時她許諾:“只要你說實話,媽媽就原諒你。”


麗麗承認了,媽媽卻大發雷霆,責罵麗麗:“這麼小就偷錢買東西,長大了還了得。”同時,媽媽在麗麗

的屁股上重重的打了一巴掌,麗麗嗷嗷大哭。


從此,麗麗做錯了事,再也不敢和媽媽說實話了,媽媽覺得麗麗越來越難管。

父母的這三種行為,會讓孩子在說謊的路上越走越遠

在孩子犯錯時,父母要和孩子溝通,分析出孩子的真實動機,並藉機引導孩子。


否則,孩子不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更不知道父母為什麼發脾氣。


下次還會犯同樣的錯誤,並且,再也不跟家長說實話。


父母是孩子行為的啟蒙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子女有很深的影響。


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父母要不斷的學習,養成良好的教育習慣,孩子才能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作者簡介:番茄魚,教育工作者、寶媽,喜歡看書、寫作,關心糧食和蔬菜。


父母的這三種行為,會讓孩子在說謊的路上越走越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