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阿胶14年涨价18次,涨到3000元一斤,终于亏损了

驴皮终于吹破了,被封为“药中茅台”的东阿阿胶这回真惨了!

近日,东阿阿胶发布了2019年业绩年报。财报显示,东阿阿胶2019年实现营收29.59亿元,同比下降59.68%;净利润为亏损4.44亿元,上年同期盈利20.8亿元,同比下降121.29%。这是自1996年上市24年以来,东阿阿胶交出的最差成绩单,但最稀罕的还是这“亏损”二字。

东阿阿胶14年涨价18次,涨到3000元一斤,终于亏损了

截至目前,东阿阿胶总市值174.75亿元,相比2019年最高时的332.75亿元,已跌去了近一半。东阿阿胶到底发生了什么?

深度爆料

杀鸡取卵式提升业绩。据浙商证券统计,自2005年至2019年,东阿阿胶提价累计18次,涨价接近数十倍。从80元/斤涨到3000元/斤,几块N年不变的小小阿胶方块显然已经从保健品升级为轻奢侈品。虽然东阿阿胶单方面表示阿胶涨至每斤3000元的价格,依旧是被低估的状态,甚至还可以翻一番,但现实的数据却是另一番景象:根据招商证券的估算来看,东阿阿胶每提价30%,就会导致其流失10%的客户。东阿阿胶早在2012年就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但到了2016年反而下滑至32%。

随着同业竞争加剧,对于阿胶这种非刚需的产品而言,产品不断提价导致大批忠诚但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流失。这种方式无异于杀鸡取卵,除了能暂时换来好看的业绩外,最终一定是吓跑消费者,自取灭亡!

东阿阿胶14年涨价18次,涨到3000元一斤,终于亏损了

经销商模式有弊端!东阿阿胶绝大多数产品采用经销商的销售方式,阿胶连年提价,导致经销商囤货意愿强,每年大量的采购,除了销售收入还能获得不菲的囤货差价。但这种经营策略有严重的后遗症,阿胶不是茅台,没有绝对的刚需性和不可替代性。当产品价格与消费者的接受度冲突达到一个临界点,就触及到了销售的天花板。同时引发大量仿制品和替代产品,导致东阿阿胶高端产品销售失速、低价市场被竞争对手分割,最终削弱的还是东阿阿胶营收和盈利能力。

千年的骗局?2018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权威机构发布了一条消息称,“阿胶是水煮驴皮,并不值得买”,虽然这条微博很快便被删除,但这段话还是引起了不小的一场社会讨论,有专家称阿胶就是一场流传了千年的骗局,还有专家称真正的阿胶应该用的是牛皮而非驴皮等等。

自此消费者也开始对于滋补食品回归理性的认识和思考。有数据显示,2018年,补益品市场增速由过去的20%以上下降到5.8%,其中阿胶市场销量下降6.8%。而东阿阿胶的净利润增速也就是在2018年突然骤减至1.98%的。

东阿阿胶14年涨价18次,涨到3000元一斤,终于亏损了

东阿阿胶还能延续千年吗?!

作为物质文化遗产,延续没有问题。但是作为企业的运营就要另当别论了。这样的断崖式下滑,东阿阿胶倍感压力,要不怎么会连同业绩一起公布的还有灵魂人物秦玉峰的离任公告。但是对于东阿阿胶来说,产品并非刚需,尽管以前可以依靠老字号的品牌拉动消费,但是随着新生代消费群体的更迭,性价比高和理性消费更是未来消费者的思维观念。因此,挽回局势重回良性运营轨道,并不容易。

老字号本身确实具有备先天优势的品牌价值,如果能够利用好自然可以事半功倍。但是如果单纯依仗老字号而一味提价,却不在产品本身和服务下功夫,那么老字号的招牌被砸也是迟早的事儿。北京全聚德和天津狗不理被骂的还不够惨吗?

对此,卫士蓝人力资本业务副总武素菊认为,对于这些老字号,引入新生代人才,在创新产品,服务升级等方面不断提升,迎合新生代消费群体,让老字号长出新翅膀才是老字号最应该关注的重点。

花有重开日,枯木逢春犹再发!至于东阿阿胶的“驴皮”故事是否还能继续讲下去,你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