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煤矿的安全说开去之水害


北碚天府煤矿 | 从煤矿的安全说开去之水害

之水害

煤矿灾害主要是水、火、瓦斯、垮塌,先从水说起。

讲述人:未十心

北碚天府煤矿 | 从煤矿的安全说开去之水害

△磨心坡矿井下水泵房

水害主要是老塘积水和地下阴河穿水,以及山洪爆发引发洪水冲毁地面建筑及从平洞倒灌。

所谓老塘就是以前挖完煤后废弃的煤窑,日积月累,巷道灌满了水。以后其他采煤巷道挖到了它的下面,老塘里千百吨甚至上万吨的积水,瞬间冲了下来,淹没了下面的巷道,工人们躲避不及,往往就被巨浪吞没。

再就是挖穿了阴河(地下天然河流和溶洞积水),那阵仗往往比挖穿老塘大得多。一九七几年地处龙王洞山脉的江北煤矿,在一新开采区“揭盖”,炸穿了海底沟巨大的天然地下溶洞群岩壁,数以千万吨计的地下洪流,眨眼间横扫井下大小巷道,矿井洞口变成了一条高压水枪,当者披靡,连十几里以外的桥梁、河堤都被冲垮,冲了几个月才慢慢平息。幸亏放炮前将人员全部撤出地面,才未造成人员伤亡。

事后,进去勘察,就见巷道一片狼藉,钢轨冲成麻花绞绞,铁板矿车冲成一块扁铁。山岩里洞穴纵横,大洞上不见顶,远望不到边,随便可容纳几千人活动。往里走了两三个钟头,越走越胆战心惊,只好返回。后来那里建成个地下水库,用以灌溉龙王洞乡万亩农田,也算因地制宜,变害为利。

北碚天府煤矿 | 从煤矿的安全说开去之水害

△建设中的磨心坡放水道(1957年摄)

天府煤矿属急倾斜煤层,煤炭长得像一个“人”字,越往下挖,水越大,先是采上山煤,井口在下方,水自然流出,采到平洞以下就用人力抽水水泵打水,后来不得不在磨心坡打放水道排水,放水道就成了磨心坡矿的大巷运输道、通风道,后来,开采越到下部竟比嘉陵江河床还低得多,几台大水泵日夜不停的工作,才能将水排到地面,矿井的寿命终于到头了。

天府的水患是严重的,二十来里长的矿区,后槽一线,仅废弃的小煤窑坑洞就有两百多个,这些坑洞挖了多远、多深、多久毫无资料,更无图纸一说。坑道大多积水、垮塌,以后在它的下方开巷采煤,稍有不慎,挖穿老塘,往往就有灭顶之灾。

如1929年,麻柳湾煤矿挖穿老塘水,70余人淹死;1931年芦梯沟天泰煤场在下筒坡时突然穿水,井下79人,仅有两人侥幸逃生。

有经验的矿工,在工作时就随时观察岩壁、煤层有没有异常冒水珠的现象,颜色、气味正不正常,如果听到隐约有“水蜂子”的声音,可能大难临头,必须马上往上山有出口的地方跑,能跑多快就跑多快。

解放后,虽然采取了封填、钻探、排放、水仓、闸门等多种防护措施,但因技术设备有限,加之重产量、轻安全、图侥幸等原因,水灾事故未能杜绝。如1960年杨柳坝矿平洞掘进,曾两次掘穿石灰岩溶洞水,大量泥石喷出,堵塞巷道150多米,停产近三个月,老龙洞井两次穿水,死亡8人。我的一个街坊邻居就是在龙井穿水事故中牺牲,丢下爱人和三个子女,虽说可享受劳保,但造成的心理伤害及生活困难是难以弥补的。


本章告一段落,

如有兴趣请听下回:

《从煤矿的安全说开去之火害》系列。


以史为鉴,但,不以史论今!

书写北碚情怀!

书写你心中的北碚!

北碚天府煤矿 | 从煤矿的安全说开去之水害

出品人 | 刘懿锋

作 者 | 未十心

排 版 | 趣多多

策 划 | 高晨露

讲述人文故事 | 写意生活印象

揭秘城市性格 | 镌刻时代瞬间

新时代 | 新青年 | 新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