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王堅院士和阿里雲的往事

目前中國1000多位兩院院士大多來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型國企等。而王堅是其中少數來自民營企業的技術人。王堅帶領團隊攻關的雲計算,在全世界最前沿的領域取得突破,並以技術推動了中國雲計算產業的蓬勃發展。這也象徵著我國的科技創新體系正補上結構性的短板,民營企業開始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新“引擎”。

11月22日,中國工程院公佈2019院士增選結果。阿里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當選院士。過去10年,王堅主持研發了中國唯一自研的雲操作系統——飛天,突破世界級技術難題,實現中國雲計算從0到1的突破。推動中國IT產業從IOE(IBM小型機、Oracle數據庫和EMC存儲)向雲計算轉變。

民營王堅院士和阿里雲的往事

如今,阿里雲年營收247億,估值超5000億。目前在國內第一,全球第三。僅次於亞馬遜和微軟。

01王堅

1962年出生的王堅,人生的前30年,順風順水,堪稱天才成長史。

22歲,杭州大學心理系學士

28歲,杭州大學心理系博士

30歲,晉升為心理學教授

31歲,升為博士生導師

32歲,又火箭般提拔為系主任

據說,當時他在杭大讀研時,還跑去浙大,旁聽了計算機研究生的課程,幾年下來,王堅的水平居然不亞於計算機導師。

王堅攻讀的是工業心理學,主要研究人機界面,屬人體工效學範疇。 別人的人生是,幾年跨一個臺階。王堅的人生是,一年跨幾個臺階。

如果按照這個節奏下去,大概,他以後的人生,不需要太努力,就可以坐享名利。這是多少人羨慕的生活。結果,已經是系主任的王堅辭職了。別人眼中的鐵飯碗,王堅說放下就放下了。1999年,離開學校的王堅,進入了微軟的亞洲研究院。在微軟亞洲研究院,王堅深受比爾•蓋茨的信任。他帶的團隊,是研究院裡,和比爾•蓋茨當面討論問題最多的小組。

02 伯樂

2007年,作為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的王堅,出席了阿里召開的“網俠大會”。

在這次大會上,他和馬雲交流時,說出了改變自己、馬雲和阿里巴巴的一句話:“如果阿里還不掌握技術,未來將不會有它的身影。”就是這句話,讓馬雲對王堅產生了極度的渴望。馬雲覺得遇到了一個比自己還懂阿里的人,也是阿里最最需要的人。

一年之後,王堅被他挖了過來,給予的職位是阿里的首席架構師,首要任務就是為阿里輸出技術,負責自主研發雲計算。項目啟動的時候熱熱鬧鬧,誰也沒料到之後會有多少風言風語。

十幾年前的雲計算,什麼概念?當時,馬雲、馬化騰和李彥宏參加大會,湊在一塊聊了起來。馬化騰不緊不慢:這個事情過幾百年、一千年後有可能,但現在還是過於早了。

民營王堅院士和阿里雲的往事

李彥宏在旁邊補了幾句:雲計算這個東西呢,不客氣一點講,它是新瓶裝舊酒。那個階段,無論是BAT,還是大國企,基礎設施全靠進口。服務器找IBM買,數據庫找甲骨文買,儲存設備找emc買。

連行業大佬都有錯看的時候,更不用提阿里內部。只是讓他和馬雲沒想到的是,這份質疑來的如此快,如此猛烈也如此的持久。王堅的空降讓很多人產生了質疑。更何況,王堅要做一件幾乎不被認可的事情:自主研發雲計算

03 創業與團隊

“明明可以坐高鐵,卻偏偏要騎自行車去上海。”阿里的研發工程師曾經這樣吐槽過。這個被馬雲一眼相中的技術大神,進了阿里卻成了最受爭議的領導,被罵了整整4年。在馬雲授意下使用“飛天”雲計算,數據傳輸問題、計算穩定性問題、處理速度問題一樣都不少,各種 Bug層出不窮,只能叫苦不迭。

為了不連累他們,王堅和所有的技術工程師,直接在那個部門的辦公室住下了,24小時連夜開發,給他們加班修復系統。

最難的是,沒有成績,沒有進展。連續幾年阿里雲整個部門都在集團拿最低分。很多不知情的同事,開始質疑王堅。有人說,馬雲找來他就是一個錯誤,因為他什麼都不會,只是一個溜鬚拍馬的。公司內外到處都是罵王堅的帖子。讓大家感受一下:

馬總找王堅挑大樑絕對是個錯誤,首先這人根本不懂技術,其次他太虛了,天天給你畫餅;再次,這人就是一個拍馬屁的高手,我到現在也沒想通聰明如馬總怎麼會被哄到那麼挺他。難道是後來發覺騎虎難下了麼?

開始大家還在背地裡說,後來,大家都不再忌諱,公司裡流傳著很多“騙子”王堅的笑話。“一個學心理的博士,居然當上阿里巴巴的CTO,心理學學得真好啊!”

甚至在阿里總裁大會上,有一位員工直接對馬雲說:馬總,你別聽王堅的瞎扯,他就是一個騙子! 在馬雲任命王堅擔任阿里CTO的內部帖子下面,很多人留言質疑王堅,浪費錢浪費資源卻一事無成,憑什麼升CTO?部門考核績效連年壓線,考核沒有任何依據,為什麼王堅部門還不解散?

民營王堅院士和阿里雲的往事

面對這一條條質疑,馬雲都不得不去帖子下面回覆:“請相信博士(王堅),給他一點時間。”但這並沒有多少幫助,部門之間因為阿里雲整天互相吵架,會議室的桌子拍得震天響,把一向鎮定的馬雲都拍懵了:“兩撥人在我辦公室吵,公司就像要分家似的,最要命的我也聽不懂他們在吵什麼。”

民營王堅院士和阿里雲的往事

回憶起當時的場景,馬雲說得幽默,卻悄悄紅了眼眶。在這種非議中,雲計算部門的同事,每天都是低著頭上班。很多成員扛不住了,有超過一半的人離職轉崗,辭職信中他們寫道:“我覺得再幹下去,也看不到任何希望。這時馬雲無條件的支持,馬雲斬釘截鐵地說:“我每年給阿里雲投 10 個億,投個十年,做不出來再說。” 這一句話,讓所有的流言順次平息。在阿里雲年會上,馬雲做了這樣的獨白:

“我知道,所有留下來的人其實是真正阿里雲的精髓。

有的時候不是你技術有多強,而是我們有多團結,互相多配合,多支持,多理解。對於這個一如既往相信自己的老闆,王堅充滿了感激:

當雲計算碰到“5k”關卡,如果不能突破,數月之後算力就會碰到瓶頸。阿里金融的貸款業務不得不中止,甚至連淘寶的數據業務都會全部停滯。 一旦研發失敗,後果將不堪設想。這已經不是阿里雲自己的戰鬥,更是整個阿里集團的背水一戰。

有的同事,甚至連續幾個禮拜連軸轉,半夜兩三點被叫起來解決問題,早晨八點又出現在工位上,被封為“鐵人”。各個部門的技術大牛,也迅速組成增援大軍,全力投入。在最後的測試階段,杭州和北京兩個辦公室的同事電話24小時通著,人可以輪班休息,電話不能掉線,那部用來接聽的電話都燒得滾燙。

就這樣,一行行代碼累積起來,2013年6月底,雲計算進入了最後測試:直接拔電源。 理由很直接:“如果這種突然暴力斷電都能撐得住,阿里雲還有什麼不穩定的呢?”拉電的同學反覆問了三遍:拉嗎?拉嗎?拉嗎?最後才顫抖著雙手拉下了電源。這一刻,時間停止了,只有機器重新啟動的聲音。四個小時以後,當系統完全恢復運行的時候,很多阿里雲同事的背後,已經被冷汗打溼了。經過系統自檢,一切正常。雖然還有十臺服務器光榮就義。但是,數據毫髮無損!

這一刻,在場見證的人都明白:成了。所有的技術路線之爭,所有的進退成敗之辯,所有隱忍委屈不甘,所有懷疑嘲諷憂慮,在此時此刻畫上句號。

04 掌聲

中國企業IT架構升級最好的解決方式,再也不是買來一臺進口機器、進口系統,而是採用中國自主研發的雲計算。中國網站登錄阿里雲的比例,從20%一直上漲到50%。每個季度,阿里雲都保持同比增長100%,這樣逆天的增長速度持續了12個季度。

全球19個地域,200多個飛天數據中心,順次點亮。發佈不到一年時間,阿里雲就賺回了超過6.5億元。

2017年科技進步獎獲獎名單中,飛天雲計算操作系統獲得了一個特別的獎項——中國電子學會15年以來的第一個特等獎。

民營王堅院士和阿里雲的往事

在芯片領域,在操作系統領域,我們面對美國的背影只能艱難追趕。

但是在雲計算領域,王堅帶著一群理想主義者,用了十年時間,把阿里雲拉至和亞馬遜同一級別,走到了全球第三、亞洲第一的位置。

結語:何其不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