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汽车市场:疫情“雪上加霜”,期盼“柳暗花明”

2020年,在众多车企希望借助农历新年迎来开门红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病毒却给所有人当头一棒。毫无疑问,这次疫情的爆发,必然会对汽车行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信阳汽车市场受疫情影响情况如何,又将如何面对这场危机?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一番探访。

4月7日上午,记者来到信阳吉利豫通店,只见工作人员正在对店内进行消杀处理,与往年这个季节截然不同的是,如今店内“门可罗雀”。“2020年1月份豫通吉利单店销量超过430台,同比上升9.32%,吉利汽车信阳地区市占率从6.3%提升到9.2%。2月份因为疫情停摆,通过线上直播团购等方式,也实现了5台交车。”信阳吉利豫通店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记者随后先后来到信阳广汽丰田中鑫店以及几家美系合资品牌4S店,调查发现疫情之初对车企并无多大影响,而2-3月各车企所有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3月中旬,信阳多数汽车市场迎来复工,但疫情对于车企的深层次影响又暴露出来。

据一家企业负责人介绍,任何一家车企都不可能自己包揽所有零部件的生产。一旦开工生产,零部件的消耗是很快的,而很多零部件都是全球采购、跨国供应,疫情爆发后,国内与国外暂时中断往来航班,海运航线也受波及,零部件产业受到巨大影响。很多合资企业尽管在华有工厂,但是其零部件的供应并没有百分之百国产化,这也导致疫情如果持续下去,零部件供应链的危机会加剧。

“除了生产环节不利的影响,汽车行业在销售终端也面临着巨大压力。”信阳广汽传祺骏海店总经理薄锐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年前都是汽车销售的旺季,1月上旬的汽车销售来说,信阳的市场还可以。但随着疫情的影响,饭店、商场、4S店等人流密集地受到限制,加之人心惶惶之下,许多消费者出于防护目的暂缓进店选购,消费者出行受限制,不仅新车购买减少,消费者到店维修保养也大幅度降低。疫情之后,许多消费者把生存放在第一位,手中的资金本就不充足的,便不再把车辆当作刚需。另外,以往消费者多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车,而今年许多消费者收入也受到影响,面对车贷压力,选择有钱就买车,没钱“再忍忍”。

在一家美系合资品牌4S店,负责人介绍,3-4月该店已全面复工,但一季度相比2019年一季度,销量和收入下滑超过50%。自2017年以来,汽车行业一直处于低迷状态,销量连年出现大幅跌落。受此次疫情影响和购买力下滑影响,汽车行业无疑是“雪上加霜”。

针对探访的情况,记者昨日来到信阳市汽车经销商商会。商会党委书记余自锋介绍,日前他们对车企进行过走访,自3月16日信阳汽车行业复工以来,百余家汽车经销商均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16日至31日的半个月里,往年能卖70台左右的经销商,如今却是个位数。三四月份本身是旺季,今年却面临重大危机。”余自锋坦言。

据了解,信阳4S店加上汽贸公司共有130余家汽车经销商,包含汽车销售、配件、维修、洗车贴膜等行业,从业人员万余人。“依照目前情况来看,如果没有相关政策扶持或相应举措,许多经销商将面临兼并或退出。”据信阳市汽车经销商商会会长郑为国介绍,目前,许多车企实行员工分批复工机制,做好各区域消毒等各项防疫措施的同时,尽量将销售活动暂时由线下转至线上。“2003年非典之后,我国的互联网产业开始腾飞;这一次的疫情之后,也肯定会催生一批新的经济体。对于汽车产业来说,面对着挑战,也同时有着机遇,希望在我们的团结下,早日迎来汽车市场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