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双方实力均衡吗?

贱萌表情


身在闹市,心向青山


拿破仑战争之后,欧洲形成了维也纳体系,普鲁士(德)、奥地利、俄罗斯组成“神圣同盟”,确保对法国的优势。


而由于普鲁士的强大和法皇拿破仑三世的志大才疏,法国和普鲁士在打破维也纳体系上有了共同语言。最终俾斯麦一统德意志,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建立了德意志帝国。


1,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形成

19世纪末,统一后德国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了大英帝国。如此以来,原本围堵法国的欧陆平衡便被打破了。

俾斯麦对德国深处法国、意大利、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包围的地缘环境很清楚,所以其纵横捭阖的外交策略保证了德国不被围攻。

可是,年轻的德皇威廉二世即位后,改变了这一局面,他罢黜了俾斯麦,拒绝了俄罗斯帝国的再结盟,实行德奥优先的策略,在奥匈帝国和俄罗斯在巴尔干半岛的争端上坚定的站在了奥匈帝国的一边。

俄罗斯惧怕德奥联手,于是寻求与法国结盟。

法俄结盟后,德皇威廉二世试探着与英国结盟的可能性,但大英帝国坚定的不结盟和保持欧陆均势策略使德国失望了。

于是,威廉二世决定让英国了解一下德国的实力,于是开始扩建海军,海外扩张。英国可以容忍德国在欧陆扩张,但不能接受德国在海外侵犯大英帝国的利益,于是英国与法国、俄罗斯走到了一起。

2,一战开始的形势

英法俄是协约国,意大利原来与德奥同盟。但一战爆发后,英法给的参战条件更好,于是意大利加入了协约国。

与此同时,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组成了同盟国。

英法俄意VS德奥奥保,这便是一战的开局。

应该说本来也是势均力敌的,只不过德奥明显是被英法俄包围的状态。

德国也始终避免不了东西两面作战的局面,一战二战都是如此。

如果说德国同时对战法国、俄罗斯还有一丝希望的话,那么英国强大的海军始终是德国的噩梦,没有强大的海军便无法击败英国,这是德国的软肋。

一战过程中,随着美国、日本加入协约国,后来巴西还有中国等也加入了协约国,一战变成了全球对战德奥奥保,同盟国的战败遂不可避免。


心向青山


首先,扯个题外话,公司生产所用的聚四氟乙烯乳液是进口的美国杜邦公司的,而美国杜邦和陶氏化学这两个巨头在2015年合并后成为世界第二大的化学企业。第一是谁?德国巴斯夫。


回归正题,一战德国的力量是极其强悍的,一战德国的相对实力比二战要远远强得多,而且这种力量增幅来源于迅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想象一下今天很多中国人在国力军事上过于膨胀的信心,就可以想到当初德国人是有多么自信。

殖民地少正是德国想要改变的现状,就像日本当初面对中国,会说,哎呀中国土地这么大,我好怕这种话吗?不会,因为土地正是日本侵略者所垂涎的东西。

德国并未想到美国参战,因此预想中主要的对手就是英法俄,可以说,没有美国,同盟国的力量比协约国只是稍逊一筹。接下来看数据表。

人口表

钢铁产量表

能耗表

制造业份额表

国民收入表

阵营实力对比表

我们可以看到,德奥加起来并不比英法俄差很多,甚至在钢产量上还略有优势。

俄国人多,工业化水平和人均差,法国人少,工业化水平和人均略高。但最强的还是英国。因此,德国在一战中给自己的方案就是在俄国的力量动员起来前干掉法国。

一战当然均衡,在意大利反水的情况下,德国把法国揍出了心理阴影,后来搞起了马奇诺,让法国人变成了厌战主义者和防御论者,把英国揍得疯狂往美国借钱,让英国揍成了人人热爱和平的绥靖主义者,把俄国人揍得签了带有耻辱妥协的不平等条约《布列斯特和约》。



最后,在国内闹革命,协约国军队还没打到德国国境线的情况下,德国准备搞个停战协议,没想到搞成了无条件投降。

士兵和民众首先反对战争,这给了希特勒一个启示,最终,一个独裁专政,恐怖洗脑的政党在德国诞生,在20多年的战争中,德国人疯狂地打到了最后。


普鲁士之魂


均衡啊,刚打时很均衡,协约国有英法俄,同盟国有德奥匈奥斯曼。开战原因是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夫妇在塞尔维亚被杀,导致德奥匈对塞宣战,英法俄帮助塞尔维亚对德奥匈作战。日本趁西欧内乱占领德国在山东的势力范围,也就是说,日本跟英法俄是一路的。然后1914年德国在马恩河受到英法西线和俄国东线两面夹攻,速战速决计划失败,就成了阵地战、堑壕战,双方筑垒互殴。之后1917年由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俄国退出一战,英法此时应该是实力大削的,但美国、中国等国此时也加入了一战,英法实力大增,然后德国理所当然地 失败了。

为什么德皇威廉二世要发动二战?一是因为大多数当皇帝的都是脑残,二是一战前德国是西欧领土最大的国家,要是不考虑其他大洲的支援,德国完全可以慢慢吞并欧洲诸国。但欧洲诸国会求援,宁死不从德国人,所以德国人屡战屡败。而且英国皇室多由女性掌握,女皇拉援助比男皇容易多了。所以,不善于利用女性也是德国的败因之一。


喜欢预言的刘成宇


很不均衡,特别是经济实力差距太大。德国方面的优势就是陆军,由于德国率先建设了参谋系统,因此在指挥效率上高一些。但是德国方面只有德国一个国家有战斗力,其他的像奥匈帝国就是渣。相反协约国方面有英国,法国和俄国,人口,经济实力都是远超德国。所以只要战争进入相持,德国就输定了。


鬼谷先一


看了很多回答,有些没有写到提问者的关键求知点:

德国的信心来源于对自己军队能力。皇帝觉得,像普法战争一样,按施里芬计划,德国觉得只要把法军打懵了,俘虏一批法军,法国就会乖乖议和的,根本不用占领首都,打一场全面战争,所以毫无顾虑地开战。

但是俄国的参战和法国极快的动员速度是没有料到的。法国常备军100万,动员后一年内迅速增长到800万左右,几乎三分之一的法国男性都当兵了。法国的仇恨和英国远征队的快速抵达让施里芬计划破灭。

坦克什么的都是不重要的,德国后来也有坦克,而且战损比英法少得多。

重要的是铁路,一战初,欧洲各国已经搭建好了庞大的铁路网,从而快速运兵,哪里被突破了,快速填上,逐渐从突破战变成堑壕战。

再谈经济

奥匈工业产量是法国三分之二。

俄帝跟奥匈差不多。

最后,5次皇帝攻势下,德国都差点摸到巴黎了。两方明显势均力敌。就是美国这个占便宜者来了,德国发生内乱,不得不降

再加一点:8月初德法开战时,英国是中立的,英法矛盾也很深。但是德国入侵了德英法三国保证独立的比利时,英国不得不参战。比利时国土在整个一战期间都没有完全沦陷,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邹天佑123


力敌势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