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聞問切,一步都不能少

2月21日,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發佈通報稱:

2月10日,按照國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成都市一新冠患者符合相關出院指徵要求,准予出院,醫囑繼續居家隔離康復14天,定期接受隨訪和複診。19日複檢核酸呈陽性後,現已收入成都市公衛中心進一步複核。

對此,四川省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感染性疾病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雷學忠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之前出院的病人取的是上呼吸道鼻咽拭子進行檢測,這樣的檢測可能在疾病初期是合適的,但隨著病情後期發展,病毒在下呼吸道(標本)裡檢測到的可能性才是最大的。”

也就是說,不是復發,而是沒有痊癒,只不過提取病原體位置不同,導致病毒沒有檢測出來而已。

這種情況,臨床上確實不是沒有過,但我想說的是,其實老早前就有病人給我們敲向過警鐘了。

目前各地尤其武漢病人基本都能收治住院,剛看到新聞,甚至還有床等人的情況,這是好事。

但前陣子,我在網上看到各種病人求助的信息,提及自己有症狀,其中有相當一部分CT提示肺部明顯病灶,就因為核酸檢測陰性,被拒絕收治住院。

當時也有一線大夫提醒過,不能只認核酸檢測,可惜太亂太忙了,不是那種說話抖三抖的權威人士,根本引起不了反響,好在目前都解決了。

說到這裡,我想提兩句目前中醫診斷的問題。


望聞問切,一步都不能少


新冠臨床檢測出現波折,提醒我們診斷方式不能一條道走到黑,其實別說瘟疫傳染病,就是平時坐診,望聞問切,都要配合著來。

我認識一些人,特別喜歡渲染中醫診斷時的玄乎其玄,尤其脈診,其實我見過一些西醫,只要經驗到位,也能不用驗血拍片就出診斷結果……

這固然能證明醫生的臨床經驗豐富,醫術高明,但是,因個別臨床案例和個別從業人員以及個別診療手段,就斷定某一門醫學的水平高低,是不是太草率了?

老前輩們之所以總結出望聞問切四種基本診斷手法,就是為了讓我們配合著來,以免產生誤診 —— 現代西醫在學習診斷時,望聞問也是不能少的,只不過機械太過便捷,加上有時病人過多,為了快準狠得到結果,大多數問兩句就開單子檢查,久而久之,讓人產生了依賴性。

其實很多臨床案例都在證明,機械檢測的誤診率也不是沒有。

說回中醫,現在很多中醫院,或者大醫院中醫科室,也全都自動化了,美其名曰跟西醫結合,我不反對驗血拍片子,但是,望聞問切真的必不可少。

原因嘛,第一,剛才所說,機械也不沒有誤診過;第二,有時候,拍片展現的是器質性病灶,但病源未必在病灶上。

舉個例子,我有個親戚去省會三甲中醫院體檢,一套西醫程序檢查下來,確診幽門螺旋桿菌,臨走開了西藥和中藥,怎麼說呢,貌似有點效果吧,但半個月的藥喝完,也沒根除,稍稍動點怒,或者吃的多了點,尤其晚上,胃該疼還是得疼。

其實他的問題很好確認,看舌苔,寒溼脾虛,也就是說,抗生素類吃了沒多大用,反而還會加重,易動怒口苦,肝火犯胃,他這問題說大不大,但確實麻煩,溼邪脾虛都得慢慢調理,還有肝氣鬱結,就算一時吃藥緩解,也得自己想開點,不然時間一久,肯定還會再犯。

所以,西醫我就不說了,但中醫,在利用機械檢測過後,最好還是望聞問切過一遍,尤其切脈是看總體,如此才能更準確的找到病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