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學不好?80%的老師沒有做到這三點

著名數學家羅巴切夫斯基說過:不管數學的任一分支是多麼抽象,總有一天會應用在這實際世界上。可見,數學於我們生活的重要性無需多言,換句話說,無法掌握數學科學的人,也很難立足於當今社會。

然而,數學學習並非一朝一夕之事,它要經歷一個長久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首要也是極其重要的一點就是基礎要牢固。作為一名從教三年的小學數學教師,對小學生如何打好數學基礎略有感悟。

在之前的教學中,我一直擔任的是六年級數學教學。在高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分化程度已經相當明顯。一部分學生不管是學習新知還是複習舊知,都顯得尤為輕鬆;還有一部分學生,不管如何吃力地去學習,教師如何去引導,都無法掌握學習要點,甚至最後會選擇自暴自棄。面對這種現象,大家都很清楚其中原因:數學基礎沒打好。

小學數學學不好?80%的老師沒有做到這三點

我能想到有些學生的基礎沒有打好,但至於為什麼基礎沒打好,又或者如何築牢學生的數學基礎,這些問題在之前我從未過多思索,直到這個學期,由於學校人事變動,我突然接手一年級數學教學,我才開始認真分析這些問題。

大多數學老師都會有一種共鳴,就是越低年級的數學越難教。說實話,剛接手一年級數學的時候,我也非常頭疼。面對20以內的加減法類似平時我們脫口而出的問題,我也曾手足無措,就好像我一定要告訴孩子們,一加一為什麼等於二。

頭疼歸頭疼,但問題一定有解決的方法。再次回想曾經帶過的六年級,為了避免再次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此時,便是問題解決的源頭。我決定潛心反思這些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我對自己教學中的一些感悟與方法談一談個人愚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小學數學學不好?80%的老師沒有做到這三點

其實,不管是數學還是其他學科,興趣都是第一位的。如果說孩子在一年級都沒有對數學產生興趣,那麼對於未來的學習生涯是非常不樂觀的,相反,學生一旦對數學產生了興趣,即便未來的數學難度有所加深,學生也不會感到吃力。我覺得,作為低年級數學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1、 導入過程中積極創設各種情境。創設情境的方式有很多,例如播放多媒體、張貼掛圖、甚至是談話講故事,都是簡單而有效的導入方式。有趣的情境可以讓數學走進生活、貼近生活,可以讓學生明白我為什麼要學習數學。

2、 教學過程中研究更多學生更容易接受的學習方法。作為教師,我們要從教材出發,但不能拘泥於教材本身,要不斷鑽研更適合學生使用的學習方法。這樣不但能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更能使學生喜歡上學習。拿20以內的退位減法為例,教材中是使用小棒引出的破十法,然而具體做題的過程中孩子是無法使用到小棒教具的。對此我一直在研究一個學生能夠輕易解決問題的方法。在一次做題的過程中,我無意中看到一個孩子在掰手指,掰手指本是很笨的方法,我卻在其中受到啟發:手指不正是孩子最容易拿到的教具嗎?於是我改進掰手指的方法:一隻手握拳代表十位,另一隻手伸出各位的數字,做減法的時候用握拳的“10”去減,減完之後再加上另一隻手的數字,這樣用雙手代替小棒完美地解決了20以內退位減法的破十法。學生很明顯也接受並喜歡這種方法,之後的做題,每當看到孩子們伸出雙手,我的內心十分欣慰。

3、 班級內建立小組模式。新課改提倡新的教學模式是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在班級內建立小組正是迎合了新課改的要求。教學中出現的新問題,首先拋給學生自主思考,然後小組內探究,這種模式不但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競爭意識。

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觀

小學數學學不好?80%的老師沒有做到這三點

教學中,教為主導、學為主體,學生永遠是學習的主人。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每個人的學習情況都不一樣,有的學生接受快,有的則一直踏步不前;有的學生喜歡更為直接的教學,而有的則需要教師更多的引導。面對各種情境,教師一定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材施教。

我們班上有一個孩子,表現不同於其他學生。每次自習的時候,別人在埋頭做題時,她總是眼睛直勾勾地盯著我,從不做題。幾次相同的情況出現後,我單獨與她進行了交談。我問:“你為什麼總是不做題?”她的回答讓我哭笑不得:“因為題太多了。”聲音低得好像是說給自己聽的。很明顯,這個學生並沒有對學習產生興趣。經過短暫的思考,我和她達成約定,只要下次成績有所進步,老師就單獨給她獎勵。果然之後的學習過程中她的行為有了明顯的改觀。

尊重學生、和學生做朋友,勝過千百句大道理。

一個都不能少

小學數學學不好?80%的老師沒有做到這三點

最後我想說的一點是,低年級教學,千萬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學生。想一想未來幾年,我不想讓我教過的學生被說成“基礎不好”。而此時就是打基礎的時候,因此一個都不能落下。

一年級數學有一個單元是《認識鐘錶》,孩子們初次接觸鐘錶,著實是一個難點。這個單元雖然只有一個信息窗,可是幾天的學習下來,仍然有部分學生不能正確讀出鐘錶上的時間。我內心雖然有些著急,但仔細想想,我不能為了進度而教學。於是,我不惜拿出一節又一節的課,一個接一個的學生去提問,只要還有一個學生學不會,我就不會向下進行。千萬不要讓學生的學習還沒開始就已結束,這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數學是一座華麗的宮殿,宮殿的基石必須堅固。每位老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贏在起跑線,當然每位老師也都有各自有效的方法。相信不管用什麼方法,只要教師有愛心、有信心、有恆心,每個學生都能夠建造出屬於自己的數學王國!

(作者:老李,小學教師,愛好籃球、音樂、書法、打麻將。分享身邊教育趣聞,解答小學數學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