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查出胃癌,醫生卻說要恭喜我”

“今天我查出胃癌,醫生卻說要恭喜我”

正在吃飯的您看到這個標題是否會吃驚,這是個什麼劇情?

被確診為早期胃癌,卻說恭喜我?

我有一位很久沒聯繫的老朋友張林,突然有一天,他連續給我打了四個電話,語氣激動、聲音顫抖,而且四個電話都在反覆說著同一個問題。原來,張林無意中查了個胃鏡,沒想到竟然被診斷為早期胃癌。

“今天我查出胃癌,醫生卻說要恭喜我”

看到老朋友如此慌張,我就半認真、半開玩笑地說了這樣一句話:“你檢查出早期胃癌,我要恭喜你哦”。張林聽完這句話非常驚詫,甚至認為這是幸災樂禍。但這句話真的不是在和他開玩笑。

因為在咱們國家,能夠早期發現胃癌的患者,只有差不多15%左右,而大多數的人查出胃癌時,幾乎都是中晚期。

這主要是兩個原因造成,一是胃癌在早期幾乎沒有症狀能夠表現出來,所以很難察覺到;二是老百姓對胃癌的篩查並不重視,很少有人能夠像張林這樣,主動去做個胃鏡檢查一下。

為何到中晚期才會有症狀?

胃癌很兇險,大多數患者都是到了中晚期才會出現胃脹、噁心、燒心、嘔吐的症狀,所以張林能在早期發現真是“不幸中的萬幸”。您知道為什麼胃癌一般發現較晚嗎?其實,這與腫瘤的大小、侵犯的深度以及腫瘤長的位置都有很大的關係。

腫瘤可以長在胃的任何位置。但相比之下它最喜歡長在胃竇這兒,在胃竇發生腫瘤的患者能夠佔到40%。腫瘤第二偏愛的就是胃體,有約30%的患者是在這個位置長的腫瘤,張林的腫瘤就是長在了這兒。

還有一個部位,腫瘤也很喜歡駐紮,就是賁門。就是老百姓老唸的“噴門”!其實人家不叫“噴門”,而是“賁門”,別搞錯了!有20%的患者,腫瘤是長在了賁門上頭。

到了醫院,醫生會藉助CT和磁共振檢查給腫瘤這傢伙“相相面”,看看它長得多大、侵犯的深度、長在了胃的什麼位置、有沒有往全身“跑”。

“今天我查出胃癌,醫生卻說要恭喜我”

胃壁解剖結構

胃壁一共分為六層,由外及裡一共分為六層。依次是黏膜層、黏膜下層、斜肌層、環肌層、縱肌層、漿膜。

如果通過檢查發現,腫瘤侵犯到了黏膜層和黏膜下層,就還尚屬早期;若腫瘤侵犯到了更深的位置(斜肌層、環肌層、縱肌層、漿膜),甚至發生了全身多處臟器的轉移,就已經是中晚期了。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吃得太撐、太飽的時候,胃會脹得很難受很想吐。而當腫瘤長到足夠大的時候,比如長在了胃竇,隨著腫瘤越來越大,胃竇這個部位原本的空間就會變得越來越狹窄,甚至完全佔據了胃竇的所有空間,造成胃裡有一大堆消化不掉的食物無法排空下去,所以到了中晚期胃癌就會出現胃脹和嘔吐。

其實,張林那時也並沒有什麼不舒服的感覺,只是無意中做了一次胃鏡檢查,結果發現了這個致命隱患,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後來通過微創的內鏡黏膜剝離手術,50分鐘就切除了他的腫瘤。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胃癌如果能夠在早期就被發現,治療並不棘手。經過科學的治療都會有非常好的預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