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草书传承

为了准确的书写行书、草书,历来有不少人投入了毕生精力进行研究。东晋王羲之在完成了楷书的同时,提出了以单笔和独立字两个研究单位并存,以形象组合为基本思维方式,以歌诀为表达方法,写出了《草诀歌》,并开启了形象记忆之先河。于佑任继承了唐宋以来研究成果,提出:以部首为研究单位,以同类化一为思维方式,以部首代表为表达方法,创立了以统一部首书写的标准草书学说,使草书、行书研究大大前进了一步。

尽管王羲之的《草诀歌》方便了记忆,于右任的《部首代表》减化了记忆,但王羲之的《草诀歌》二百言,于右任的部首代表四百二十三个(说文部首五百四十个,字汇部首二百一十四个,演变成423个部首),记忆量仍然很大。

唯河东任汉平,作为于右任寓居台湾后的侍役官和摄影师,早晚侍奉于右任研习书法,于右任便将自己毕生书法心得倾囊传授,于右任生前曾对任汉平说:“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唯颜回一人独传。吾一生醉心于草书,也都独授与你,望你以后能释草传世,继往开来。”于右任去世后,任汉平秉承于右任遗愿,以"知其然书者善书,不知其然书者乱书"为理念。潜心研习于右任留赠他的原始书法资料,创研出十组释草符号,部分地揭示了草书形成过程的基本原理,成果初成后,他先后在台湾多所高校开设草书研习班,传播释草符号,讲授于氏草书。他用坚实的双肩肩负起了世间的正道情义,他用灵活的双手书写了流芳百世的诗文篇章,他用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人生华丽的乐章。

黄军胜、黄洲胜两兄弟作为于右任书法第二代嫡系传人,黄氏兄弟不仅在书法理论上与于学一脉相承,在书法创作上也深得于氏真传,他们深谙于右任“学我法则生、学我形者死”的道理,其个人作品,体例规范、法度谨严、组象巧妙,运笔流畅。既遒健潇洒、又隽永清新,更深解书法形、神、韵的融合,对书法中“五韵”,特别是“墨韵与纸韵”的掌握运用精湛纯熟,他用专用淡墨、特选纸张独创的淡墨技法作品,在当代书坛别具一格,独有风貌。

黄氏兄弟深得于右任草法精髓,在草书理论上又能综合历代书家之大成,更上层楼,开创了以“汉字楷书草化计算设计”为核心的释草、写草新体系。那么,究竟什么是“汉字楷书草化计算设计”呢?

所谓“汉字楷书草化计算设计”,即书写汉字时,以楷字为基本母体,将楷字拆解为独立笔、交接笔、围合笔、同形笔、曲拐笔、总原则、取形法七类基本字素,先推导字素由楷到草的渐变流程,再推导由字素组成的整字的渐变流程,并将这些渐变流程总结成珠算口诀式的计算法则(即成果直述法),再按照法则将汉字省略运算和设计,从而得出准确的行书、行草书、草书字体的全过程。

为何以组合字素为计算单位?汉字有声系、部首、元件、字组、独立笔等多种解析单位,以某一种单一单位解析汉字,各有不足,唯有以独立笔、交接笔、围合笔、同形笔、曲拐笔、总原则、取形法结合的组合字素作为研究楷书草化的基本单位,才能更清晰地解释清楚汉字字体的渐变过程。所以用字素法解析楷书草化,能涵盖前人开创的草书符号学说,能囊括现今所有汉字字库。

为何称为成果直述的计算方法?所谓计算就是通过已知数推知未知数的过程,国际通用的计算方法有十进制、二进制等必然方法,在中国还有二五制、十六进制、珠算成果口诀等方法。黄氏兄弟的楷书草化法则,以字素为计算单位,总结汉字字体渐变流程的变化规律,简化为珠算口诀类似的计算设计口诀,是一种推演规律的实用性口诀,知道口诀,即可直述字体变化的成果,掌握任何一个字由楷到草的所有书写方法。

什么是楷书草化的计算口诀?黄氏兄弟经过多次检验和修订,形成的完备的口诀是:“笔变线,长变短、再变点。交叉照写,接头拐弯。宀头无左、方口作伴。同形组连,曲拐不变。连省借捷做指南,四周全势字内从简,特定法则流程推演”。

为何称为设计性书写法则?黄氏兄弟的写草法则精炼至极,仅五十余字,每一句都代表一类字素的演变规律,或代表字素组合的演变规律,学书人只要花上几小时时间,看看或听听黄氏兄弟写草法则的代表释例,就能完全掌握整个法则,进而能举一反三地加以应用,就能谙熟每一个字由楷到草的各种写法,真正实现自由自在的书写。相对于传统的记忆性书法、临摹式书写而言,称为快捷的设计性书写法则,应毫无疑问。

以楷书草化计算设计为核心,黄氏兄弟还从汉字制作学角度对楷书、草书、行书等相关书法名词给予了本质性定义,阐明了由楷书到行书再到草书字体流变的具体界标,从而确立了书法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科学框架。

黄氏兄弟作为于右任精神的传承人,感到无上的荣耀与自豪,他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追求“纳古今于方寸,纵千里于一纸”的艺术境界,实现了“方寸之间见风韵,翰墨丹青写春秋”的人生梦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