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心血管病患者如何進行自我健康管理

這個春天,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在各地蔓延,防控形勢日益嚴峻。而早前《新京報》報道在分析了40例感染病例資料後統計出:其中有23例(57.5%)提及了既往病史,其中60.9%合併有高血壓、47.8%合併有糖尿病、21.7%有外科手術史。

在疫情防控個關鍵期,如何心血管病患者如何進行自我健康管理、提高免疫力、預防疾病?我通過以下幾個問題來和大家進行一下疫情特殊時期的心血管病患者的注意事項。


面對疫情,心血管病患者如何進行自我健康管理


1.怎麼看媒體對於40例病例的統計?心血管病患者是否免疫力會相對較差?


在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初發階段,症狀嚴重的多是一些高齡患者,他們身體基礎情況較差,合併症多,感染後容易出現重症情況,甚至死亡,因此在本次疫情中,感覺老年人易感。但是隨著疫情 發展,很多中青年人發病,至於心血管病的患者是不是免疫力較差呢?其實面對此次的疫情,不管你的免疫力好壞,普遍易感,因為人群普遍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無免疫力,正如中醫所說“不論男女老幼,觸之皆病”,但是如果心血管病的患者本身體質較差,合併症多,預後自然會不良。


2.春季為什麼會傳染病流行?中醫對此有哪些說法?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季是萬物復甦,生髮的季節,在這個季節,氣候逐漸轉暖,天氣潮溼溫暖,同時也是細菌、病毒極為活躍的季節,在每年的冬春之交,都是流感等流行性疾病的高發季節,此次的新冠疫情正是發生在這個季節。中醫自古以來對於瘟疫的認識也是不斷深入和提高的,張仲景寫《傷寒論》,在《序》中就提到“餘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說明在那個時代,對於傳染病的治療水平非常低下,死亡率奇高,但是後世醫家不斷總結前賢的經驗,從而出現了溫病學派,出現了葉天士、吳鞠通、王孟英等溫病大家,對於傳染病的治療起到了重要作用。


3.在春天傳染病高發的時期,中老年人尤其是心血管病患者容易受到哪些影響?


春季不但是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同時心血管病的患者也容易出現血壓波動,因為春季忽冷忽熱,容易造成血壓不穩,易出現頭暈、頭痛等症狀,冠心病的患者也容易出現心絞痛等症狀,從而造成心血管病患者的門診就診,因為春季中醫認為是萬物復甦,主升發的季節,肝氣旺盛,肝喜調達,肝主升發,因此春季血壓會升高,情緒容易波動。


《真實案例》:2月3日晚上10點多,鄭州市人民路街道辦事處兩位巡防隊員在街道一小區門口控制疫情對出入居民做體溫測量,突然小區內一居民向隊員求助。這名居民說,自己母親一直在家從未出門,因疫情恐慌導致心臟病發作渾身顫抖,已經撥打120。

兩名隊員聽到求助後,一人在門口等候救護車,一人到老人家中拿體溫計,對老人體溫進行測量。測量結果顯示,體溫屬正常狀態。

隨後,救護車趕到院門口,巡防隊員協同家人幫忙把老人攙至救護車上。經醫院醫生確認,老人並未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只是心裡恐慌,導致心臟不適。


面對疫情,心血管病患者如何進行自我健康管理


4.怎麼看故事裡的情節?疫情之下,如何調節自己的心理?


經過一段時間的隔離,大家都減少了外出,將自己封印在家中,本來在春節期間是走親訪友,大家團聚 的時刻,但是由於此次的疫情,大家只能自己過節,鬱悶的心情可以理解,老年人看到疫情發展迅速甚至有些恐慌都是正常心理反應。在這種情況下,有幾點建議給大家:主要應對措施包括做好個人防護、調整心態、主動應對負面情緒。一是合理關注疫情,但不要把注意力一直放在手機、電視的信息上,否則情緒就會隨著信息起伏波動。二是保持社會聯繫,彼此給予支持。面對疫情帶來的風險之中,密切的家庭聯繫和社會支持是“安全感”的重要來源。每天保持至少一次和親友之間的聯繫,瞭解自己的朋友此時正在做些什麼,找到互相幫助的方式。三是維持穩定健康的生活方式。儘可能維持原有的規律作息,按照原先的節奏生活,按時起床,在家裡學習、辦公,按時吃飯,按時休息,保證睡眠,不要試圖通過使用菸酒來緩解緊張情緒。


5.特殊事情的情緒調節是否心血管病患者更加需要注意?過度焦慮會對心血管病患者產生哪些影響?


對於心血管病的患者來說,情緒對於病情有著明顯的影響,特別是焦慮、抑鬱的情緒可以使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從而誘發頭暈、頭痛、心絞痛、心悸等諸多不適,因此,廣大心血管病的患者在居家隔離期間,要儘量情緒樂觀,不要焦慮恐懼,和家人多多溝通,互相安慰,互相支持,共度難關。


6.近期提倡大家不去醫院,心血管病患者如果原定近期要複查,建議最近去醫院嗎?有些患者的降壓藥等藥物快吃完了,但又不想去醫院,怎麼辦?


由於最近疫情比較嚴峻,各個醫院都有發熱的患者,存在交叉感染的風險,因此,不主張廣大心血管病患者隨意去醫院就診,儘量避免交叉感染。剛剛廣東省對於慢性病患者出臺了可以處方3個月藥物的通知,方便廣大患者在非常時期可以保證自己的慢病藥物的供應。此外,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很多常用心血管藥物也已經齊備,大家可以就近在社區取藥。另外可以在藥店或者有資質的網上藥店購買自己的常用藥。


7.對自身免疫力有哪些建議?中醫有哪些辦法可以借鑑?

很多疾病的發生發展都和患者自身的免疫力有很密切的關係,其實中醫的治療很大程度上就是通過調節自身免疫力來戰勝疾病的,正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但是中醫的治療是有明確針對性的,講究“三因制宜”——因時因地因人制宜,講究個體化,中醫的特色——辨證論治都是強調個體化的診療模式。因此,中醫對於每個患者都有獨特的治療方法和手段,建議平時免疫力低下,或者體質不好的患者可以找正確的中醫進行相應的治療和體質調節。


面對疫情,心血管病患者如何進行自我健康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