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的冒險人生

硅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的冒險人生

第一章馬斯克的世界:跨領域創造

在硅谷,馬斯克因其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被奉為神人,連佩奇這樣的CEO說起他時都是一臉虔誠的表情,而那些剛起步的創業者更是想成為“像埃隆一樣”的人,就像很多年前仿效喬布斯的熱潮。

“你覺得我瘋了嗎?”

他一坐下來就和我握手寒暄,在椅子上坐了好幾分鐘才讓自己進入狀態並放鬆下來。

我告訴馬斯克為什麼應該讓我深入他的生活,並且作為對我的回報,在此期間他不能干涉我。我還說明了加入註腳的固有缺陷、如果這麼做會令他看起來像個控制狂,而我作為記者的職業操守也會被質疑。

令我感到驚訝的是,幾分鐘後,馬斯克打斷了我,簡短地說出了一句話:“好的。”馬斯克最關切的問題塵埃落定了。他尊敬那些被拒絕之後仍堅持不懈的人。之前有許多記者跟他說過出書的事情,我是其中唯一一個不顧他的初衷堅持己見的人,他似乎喜歡這樣的人。

瞭解馬斯克

移民火星是馬斯克堅定不移的人生目標,他全力以赴要把它變為現實。

在硅谷,馬斯克因其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被奉為神人,連佩奇這樣的CEO說起他時都是一臉虔誠的表情,而那些剛起步的創業者更是想成為“像埃隆一樣”的人,就像很多年前仿效喬布斯的熱潮。

馬斯克使空間探索、汽車和清潔能源領域取得了近幾十年來的最大進展,而這一切都像是在一瞬完成。

我認為現在有非常多的聰明人都在致力於互聯網、金融和法律,”馬斯克在路上說,“這是我們沒能看到更多創新的部分原因。”

馬斯克之地啟示錄

在接下來的幾年,人們的目標已經從冒險創造全新的行業和偉大想法,變成通過取悅消費者,以及批量生產簡單應用和廣告來賺快錢。

不同於那些陷入不安的同行,馬斯克沒有繼續待在硅谷,而是搬到了洛杉磯。當時人們普遍認為,明智的選擇是——深呼吸,耐心等待下一個重大機遇到來時伺機而動。馬斯克拋棄了這一邏輯,而是向SpaceX投資1億美元,向特斯拉投資7000萬美元,並向太陽城投資3000萬美元。

除非製造出金錢粉碎機,馬斯克再也找不到一個更快的方法來毀滅自己財富。他變成了一個獨行俠、高風險投資家,在世界上成本最昂貴的兩個地方——洛杉磯和硅谷,打造極度複雜的實體產品。馬斯克的這些公司儘可能從零開始,嘗試重新思考航空航天、汽車和太陽能產業那些約定俗成的做法。

馬斯克所具備的世界觀,同時也是硅谷很多創業者所缺乏的。他是擁有遠大抱負的天才。與其說他是追求財富的 CEO ,不如說他是指揮軍隊取得勝利的將軍。當扎克伯格希望幫助你分享寶寶照片的時候,馬斯克則是希望將人類從自我毀滅和意外災難中拯救出來。

從這個意義上說,馬斯克更像是湯姆斯·愛迪生而非愛德華·休斯。他是個可以把偉大想法變為偉大產品的明星發明家、企業家和實業家。他僱用了成千上萬的人來到位於美國的工廠裡鍛造金屬——這在當下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儘管出生在南非,馬斯克現在無疑是美國最富有革新精神的實業家、獨樹一幟的思想家和最有可能讓硅谷重新變得雄心勃勃的人。

因為馬斯克,美國人10年後可能會擁有世界上最現代的高速公路:一個由上千座太陽能充電站和往來行駛的電動車組成的交通系統。到那時,SpaceX可能每天都在發射火箭升空,將人和貨物運往幾十個太空基地,為未來的火星移民做準備。

這些展望在難以預估的同時又似乎必將發生——只要馬斯克擁有足夠的時間去實現它們。正如他的前妻賈斯汀所說:“他隨心所欲地做他想做的事,併為之不懈努力。這就是埃隆的世界,而我們其他所有人都與之息息相關。”

第二章出生地非洲:冒險無極限的基因

從馬斯克的成長經歷當中,我們能夠很容易理解他所追尋的目標。他出生於1971年,在比勒陀利亞長大。這是南非東北部的一個大城市,與約翰內斯堡只有一個小時車程。像馬斯克家族這種富裕的白人家庭,他們在南非的生活方式雖然殷實但有汙點。

馬斯克在童年時期去國外旅遊時,就已經體會到外人是如何看待南非的。南非的白人孩子在這段時間裡明顯會感到羞愧,他們明白自己的國家做了錯事。

埃隆坦承,他非同尋常的冒險性格直接來源於他的外祖父。在最後一次播放幻燈片多年以後,埃隆試圖尋找並買回那架紅色的貝蘭卡飛機,但未能如願。

作為一個小男孩兒,埃隆性格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他對讀書如飢似渴。從很小的時候開始,他似乎就書不離手。“他每天讀書10個小時是家常便飯,”金巴爾說,“如果是週末,他可以一天讀完兩本書。”全家人去購物的時候,經常發現埃隆中途不見了,梅耶和金巴爾就跑到最近的書店去找,總能看見埃隆坐在地板上全神貫注地看書。

馬斯克說,“大概是在三年級或四年級的時候。我試圖勸說圖書館員幫我訂更多的書。之後,我就開始閱讀《大英百科全書》,這讓我受益匪淺,我發現自己不知道的東西太多了,而所有的一切都在書裡。”

雖然埃隆和金巴爾都拒絕透露更多細節,但這些年與父親共同生活的經歷無疑是刻骨銘心的。他們都談到需要忍受某種形式的精神折磨。

男孩兒們最大膽的一次冒險是從比勒陀利亞到約翰內斯堡的旅行。20世紀80年代,南非暴力事件頻發,而比勒陀利亞到約翰內斯堡的35英里車程,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危險的旅程。在金巴爾看來,這次火車之旅對他們的成長影響深遠。“南非不是一個隨心所欲的幸運之地,並且這會對你產生影響。我們見到了一些非常野蠻的行為。這成為我們不同尋常成長曆程的一部分——這一系列瘋狂的體驗,改變了我們對風險的看法。我們很難接受長大後僅僅為了一份工作而活著,因為這很無趣。”

出於某種原因,他們決定無休止地糾纏我。這讓我在成長過程中飽嘗艱辛。那些年,我根本沒有喘息的機會。這群人不停地糾纏,每次都把我打得狼狽不堪,然後我回到家裡,但家裡的氛圍也同樣可怕。這種恐懼似乎永無止境。

梅耶從一位母親的角度,見證了馬斯克那些年的高中生活,並且講述了他大量的驚人學術成績。“他開發的計算機遊戲,”她說,“令許多比他年長且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感到震驚。”他優異的數學成績和他的年齡極不相稱。他的記憶力令人難以置信。他之所以沒有從其他男孩兒裡面脫穎而出,僅僅是因為他對學校規定的科目缺乏興趣。

但有些科目,比如物理和計算機,我會盡我所能取得最好的成績。取得的每一個成績都是有原因的。我寧願玩計算機遊戲、寫代碼和讀書,也不願意去獲得那些沒有意義的 A 等。

毫無疑問,為了去美國,馬斯克已經深思熟慮了很長時間。馬斯克早期對於計算機和科技的興趣使他對硅谷產生了強烈的嚮往。而那些海外之旅又令他深信美國是成事之地。相反,南非為創業者提供的機會少之又少。就像金巴爾所說的,“南非對於埃隆這樣的人來說就像是監獄”。

馬斯克逃離南非的機會終於來了,調整後的法律允許子女繼承梅耶的加拿大國籍。在互聯網問世之前,馬斯克在煎熬中等待了三個星期才拿到機票。一拿到機票,他便毫不猶豫地離開了家,再也沒有回來。

第三章挺進加拿大:追尋太陽的人

馬斯克真正突出的地方在於,他將複雜的物理概念與商業計劃相結合的能力。不僅如此,他還顯示出了將一項科研成果轉化為營利性企業的非凡才能。

之後的一年,馬斯克一直在加拿大各地打零工。他先在另一位表兄位於小鎮瓦爾德克的農場裡種植蔬菜和打掃糧倉。

當馬斯克以自己的方式遊歷加拿大的時候,他的弟弟、妹妹和媽媽正在想辦法前往加拿大。最後,他們在加拿大團聚了。當金巴爾終於和埃隆在加拿大重聚時,他們的固執和頑皮本性也重新綻放。1989年,埃隆終於進入了位於安大略省金斯頓的皇后大學。

1992年,在皇后大學待了兩年之後,馬斯克獲得獎學金後便轉學到了賓夕法尼亞大學。馬斯克希望這所常青藤名校可以幫他打開更多的機會之門,於是主修了雙學位——首先是沃頓商學院的經濟學學位,然後是物理學學士學位。

而賈斯汀則待在皇后大學,追尋著她的作家夢想,並跟馬斯克展開了異地戀。有時候她會去探望馬斯克,兩人會在紐約度過一個浪漫的週末。

馬斯克對於太陽能領域的長期興趣和在利用新能源領域的探索始於賓夕法尼亞大學。1994年12月,他要為一門功課撰寫一份商業計劃書,題為“太陽能的重要性”。

教授的評價非常中肯。馬斯克可以像邏輯學家那樣清晰簡潔地表達,同時非常準確地從一個要點轉移到下一個要點。但馬斯克真正突出的地方在於,他將複雜的物理概念與商業計劃相結合的能力。不僅如此,他還顯示出了將一項科研成果轉化為營利性企業的非凡才能。

正如他所說的,他在皇后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經常思考未來世界的可能性,最後得出下面這個結論:他認為互聯網、可再生能源和太空探索這三個領域正在發生鉅變,並且自己可以在這些領域有所作為。

“我的確在大學期間就開始思考這些事情,”他說,“這不是事後編造出來的故事。我不想被看作一個新手,我不喜歡跟風和投機。我不是投資者。我喜歡把那些對於未來真正重要和有價值的技術,以某些方式變成現實。

第四章第一次創業:征服網絡世界

馬斯克似乎從來沒有離開過辦公室。他通常就在辦公桌旁的睡袋裡席地而睡,跟狗沒什麼兩樣。“幾乎每天都這樣,我7點半或者8點到辦公室的時候,他還在睡袋裡睡覺。”

他們一路上嬉笑打鬧,和許多20歲的年輕人沒什麼兩樣,但這次旅行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去做一場資本家的瘋狂白日夢。萬維網開始向公眾開放,這要感謝像雅虎這樣的門戶網站以及像網景(Netscape)這樣的工具瀏覽器。馬斯克兄弟開始將目光轉向互聯網,思考如何成立一家公司在互聯網上做一點事情。

從加利福尼亞到科羅拉多,再到懷俄明、南達科和伊利諾伊,馬斯克兄弟輪流開車,其間談天說地,不斷進行頭腦風暴。他們就這樣一路向東開,好讓馬斯克回到學校迎接秋季開學。

馬斯克發現,硅谷就是他一直在尋找的樂土,這裡遍地都是機會,能夠實現他的野心。他連續兩年都在夏天回到這裡,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拿到雙學位後,便一路向西來到這裡並永久定居下來。

他最初打算在斯坦福大學攻讀材料科學和物理學博士學位,希望能夠推進他在品尼高從事的關於超級電容器的工作。但隨著故事的發展,馬斯克在斯坦福大學待了兩天就退學了,因為他無法抗拒互聯網的誘惑。他勸說金巴爾也搬到硅谷,這樣他們就可以一起征服網絡世界。

埃羅爾·馬斯克資助了他的兩個兒子28000美元,幫助他們度過創業初期,在租用辦公室、獲得軟件許可以及購買設備之後,他們手中的錢已經所剩無幾了。在Zip2成立後的前三個月,馬斯克和弟弟住在辦公室裡。他們有一個小衣櫃可以存放換洗的衣物,然後到基督教青年會洗澡。

Zip2是一家瞄準了信息時代的互聯網公司,但它也需要接地氣、傳統的挨家挨戶上門式推銷。推銷員需要向企業宣傳網絡的優勢,並勸說企業付費購買那些對他們而言很陌生的服務。1995年年末,馬斯克兄弟開始進行第一次招聘,組建了一支雜牌的銷售團隊。

“就好像任何事情他都要全力以赴,如果沒有全力以赴,就會錯失良機,”海爾曼說,“我認為風險投資人都看在眼裡 —— 他願意賭上身家性命去建立這個平臺。”實際上,馬斯克對一個風險投資人說過類似的話,他說,“我具有武士精神。我寧願切腹,也不要失敗。”

“對於埃隆而言,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而他也期望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抱持相同的態度。”馬斯克也會時不時地對更高一級的管理人員發火。“你會看到有人從會議室出來後面露不悅,”銷售人員莫爾說,“如果你一直當好人,就永遠也無法取得埃隆現在這樣的成就,他對於成功的決心和自信就是這麼強烈。”

為了增強團隊凝聚力,馬斯克、阿布拉斯,以及其他幾個同事和朋友在某個週末騎自行車穿越位於聖克魯斯山的薩拉託加峽谷。

200萬美元和1500萬美元。馬斯克從未想過繼續供職於康柏旗下的這家公司。“當他得知公司被收購已成定局時,就已經把心思放在下一個項目上了。”普羅蒂昂說。這次事件後,馬斯克學會了一定要為公司控制權和CEO的職位而戰。

第五章PayPal黑幫大佬:發動國際金融革命

成功出售初創企業Zip2公司讓埃隆·馬斯克信心倍增。就像他喜歡的視頻遊戲裡的角色那樣,馬斯克升級了。他已經破解了硅谷並且成為那個時代人人都想成為的那種人——互聯網百萬富翁。他的下一次冒險必須跟上他那極速膨脹的野心。

馬斯克於是開始尋找資金充裕且效率低下、可為他和互聯網所用的行業。馬斯克想起他在新斯科舍銀行實習時的經歷——他從那份工作中取得的最大收穫就是,銀行家富有但愚蠢,他認為那個領域蘊藏著巨大的機會。

不到10年時間,馬斯克從一個加拿大揹包客成為一個27歲的百萬富翁。他坐擁2200萬美元資產,很快便從和三個室友同住的宿舍搬了出來,購買了一套總面積1800平方英尺、裝飾一新的公寓。他還買了一輛價值100萬美元的邁凱倫F1跑車和一架小型螺旋槳飛機,並開始學習開飛機。馬斯克還把結交名人作為他互聯網百萬富翁生活的一部分。

馬斯克一直在努力為X.com籌集資金,他不得不向風險資本家坦承公司的人才所剩無幾。紅杉資本公司的著名投資人邁克·莫里茨(MikeMoritz)決定無條件地支持這家公司,並在馬斯克和他所剩無幾的公司身上賭一把。

馬斯克再次開始在硅谷網羅人才,試圖用他對未來互聯網銀行的激情演講吸引工程師加盟。斯科特·安德森是一個年輕的計算機科學家,在工程師集體出走後沒多久,他因看好這一領域的發展前景,於1999年8月1日加盟公司。

馬斯克和莫里茨敦促董事會拒絕大多數的收購要約,並採取觀望態度以獲得更高的價格。 PayPal 每年有 2.4 億美元的營收,有望成為一家獨立公司並尋求上市。

馬斯克和莫里茨的堅持獲得了回報,而且收購價格提高了。 2002 年 7 月, eBay 出價 15 億美元收購 PayPal ,馬斯克和董事會其他成員接受了這筆交易。馬斯克從出售給 eBay 的交易中淨賺約 2.5 億美元,交完稅後還有 1.8 億美元。這筆錢足以實現他的那些狂野夢想。

在消費類互聯網時代初期,他展現了自己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 —— 洞察人心與技術發展趨勢。當別人還圍繞著互聯網的各種可能性裹足不前時,馬斯克已經有了目的明確的進攻計劃。

之後,正在人們習慣於在亞馬遜和eBay上購物之時,馬斯克打造了完善的網絡銀行,並在這個領域取得了飛躍。他將標準的金融工具引入互聯網,讓這個行業實現現代化,並注入很多新概念。他表現出了對人性的深刻洞察,幫助他的公司在營銷、技術和財務各方面獲得出色的表現。馬斯克在創業者遊戲中已經達到了最高等級,他與媒體和投資者打交道的能力也無人能出其右。他是否曾炒作並冒犯他人?當然,而且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了。

而PayPal的創始團隊也堪稱硅谷歷史上最偉大的商業和工程天才的組合。無論是馬斯克還是蒂爾,都有著發現工程師領域青年才俊的敏銳眼光。初創企業如YouTube(視頻網站)、LinkedIn(職場社交平臺)和Yelp的創始人都在PayPal工作過。而另一批人——包括裡德·霍夫曼、蒂爾和博塔,則成為科技行業的頂級投資人。

PayPal員工為打擊網絡詐騙而首創的技術最後成為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追蹤恐怖分子的基石,這些軟件還被世界上最大的銀行用於打擊犯罪。這群才華橫溢的員工成為所謂的PayPal黑幫(PayPalMafia)——他們如今或多或少可稱得上是硅谷的統治階層——而馬斯克是其中最功成名就的成員。

第六章太空召喚:建立SpaceX創新大軍

他感覺大眾好像已經喪失了對未來的雄心和希望。他希望激發大眾的興趣,使他們重拾對科學、征服未知和技術創新的熱情。

脫離收入豐厚但競爭激烈的生活環境的想法變得越來越有吸引力。馬斯克終生都在追逐一個更大的舞臺,而帕洛阿爾託似乎更像一塊墊腳石而非最終目的地。於是馬斯克夫婦決定舉家南遷,在洛杉磯開啟家庭和生活的新篇章。

馬斯克用了幾個月的時間研究航天工業及其背後的物理原理。通過更低的太空探索成本,馬斯克可以激發人們重新思考太空探索。

雖然馬斯克知道成立一家火箭公司會面臨多大的風險,但至少有一個理由支持著他,讓他覺得自己能在別人失敗的地方爬起來。這個理由就是湯姆·米勒(Tom Mueller)。

米勒出生在愛達荷州的聖瑪麗小鎮,父親是一名樵夫。他是小鎮上有名的怪人。冬天,當別的孩子都在樹林裡探險時,米勒一個人坐在暖和的圖書館裡看書,或者在自己家裡看《星際迷航》。他還會精修器件。

結果米勒和馬斯克聊了好幾個小時。米勒邀請馬斯克下週末到他家裡做客,繼續討論之前的話題。馬斯克意識到,他終於找到了一個真正對製造火箭細節瞭如指掌的人才。

米勒在馬斯克的表格中增加了新型低成本火箭性能和成本方面的參數,並在其他團隊成員的幫助之下,重新完善了這一構想。

他的火箭直接瞄準太空產業的一大理論,即如果一家公司能夠大幅降低每次發射的成本並定期進行發射的話,將會為商用和科研使用有效載荷打開一個全新市場。馬斯克對於他的想法能夠走在潮流的最前沿很得意,並努力成為航天新時代的主力。

馬斯克很快把就依據自己的風格重新佈置了SpaceX的辦公室:在水泥地板塗上一層環氧樹脂塗層,牆上刷的是白色乳膠漆。整個工廠以白色系為主,這樣看起來既乾淨又敞亮。

辦公桌四散在工廠裡,這樣一來,畢業於常春藤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家、負責機器設計的工程師和負責製造硬件的電焊工、機械師都可以坐在一起。這一安排在業內算是一個重大突破,因為傳統的航空公司都會讓工程師和機械師分開工作,他們會在房租和人力都便宜的地方設立工廠,工程師和機械師往往相隔千里。

公司的預算僅夠發射三四次,一旦接連遭遇失敗,導致爆炸,便無法從頭再來。“大家都覺得我們瘋了,”米勒說,“在 TRW 公司,有一支團隊來做這項工作,並且有政府的資金支持。但現在我們只有幾個人,要製造一枚低成本的火箭,我們幾乎是白手起家。沒有人相信我們會成功。”

2002年7月,馬斯克沉浸在成立新公司的喜悅中。eBay展開攻勢,以15億美元收購PayPal。這筆交易讓馬斯克獲得了一筆流動資金,他向SpaceX投入了1億多美元。

有了這麼一大筆投資,再沒有人能夠像當初收購Zip2和PayPal那樣把SpaceX的控制權從馬斯克手中奪走了。對於那些堅定地忠於馬斯克、願意和他一起完成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的員工來說,這筆投資如同及時雨一般,足以支持他們之後好幾年的工作。

這筆資金也增強了馬斯克的自信和聲譽,讓他在和政府官員會面時能夠平起平坐,並對供應商們發號施令。

SpaceX的普通工程師都是年輕的小夥子,他們在學校時成績優異。馬斯克會親自到頂尖大學的航天學院打聽成績最好的學生。他經常會打電話到宿舍找這些學生並直接聘請他們到自己的公司工作。

SpaceX 的雄心壯志傳遍業界,許多喜歡冒險的頂級工程師紛紛從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軌道科技公司離職,來到這家行業新貴工作。

霍爾曼一直在做這種工作,他是個全才,但他不是唯一一個能做到這點的人。出於必要和冒險精神,這群頭腦敏捷的年輕工程師個個都擁有跨學科的本領。“這一經歷令我們痴迷,”霍爾曼說道,“儘管你才二十四五歲,但他們那麼信任你,會讓你覺得充滿力量。”

馬斯克不能忍受的是找藉口推脫或者缺乏明確的工作計劃。埃隆對於沒有達到他標準的員工也一樣苛刻。“他總是說,‘如果你想解僱某人,就應該馬上解僱,否則只會浪費彼此的時間。’”斯派克斯說道。

第七章全電動車:超酷超快的特斯拉

特斯拉第一次將硅谷變成了底特律真實存在的威脅,至少在汽車概念上來說的確如此。

斯特勞貝爾說,“我們的想法是,如果把一萬塊這樣的電池串聯起來會發生什麼?我們計算了一下,然後發現這足夠汽車行駛大約 1000英里。這真的是一個很有書呆子氣息的奇思妙想。後來我們都睡著了,但是這個點子卻一直縈繞在我腦海裡。”

當發現馬斯克對此並無太大興趣的時候,斯特勞貝爾向他展示了自己的非正式項目 —— 電動汽車。這個瘋狂的點子一下子就撥動了馬斯克腦中的一根弦 —— 他思考電動汽車的潛在可能性已經有數年了。

2003年7月1日,艾伯哈德和塔彭寧組建了他們的新公司。幾個月前和妻子在迪士尼樂園約會的時候,艾伯哈德就想到了特斯拉電動汽車這個名字。之所以取這個名字,一方面是為了紀念偉大的發明家和電動機先驅尼古拉·特斯拉,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這個名字聽上去很酷。

在和眾多汽車交易市場從業人員交流之後,特斯拉團隊決定不經過經銷商,而是自己面向消費者直銷。在確定了這些初步計劃之後, 2004 年 1 月,這三人便開始尋找風險投資了。

從一開始,艾伯哈德和塔彭寧腦海中的主要投資人候選名單上就有埃隆·馬斯克的名字。在幾年前斯坦福召開的火星社區會議上,他們聽過馬斯克的演說。在那場演說中,馬斯克展示了他關於將老鼠送上太空的宏偉構想。也正因為如此,在他們的印象中,馬斯克是那種擁有與眾不同想法的人,他或許會對電動車這個想法持開放態度。

這個斯坦福的本科生表示願意退學,免費去給特斯拉掃地 —— 如果這是他能在特斯拉謀得一份工作所必須做的事的話。創始人們很讚賞他的這種精神,於是在會面結束之後決定聘用他。

“我們最初的想法是進行最低限度的改造,使得其在外觀風格上有別於蓮花汽車,而且是電動的,”塔彭寧說,“在這個過程中,馬斯克和其他董事會成員說,‘你們只有一次機會來做這件事,最終的結果必須得讓買車的人感到驚喜,而現在的蓮花汽車在這方面做得還不夠。’”

特斯拉的商業策略:從少量高價產品入手,然後隨著核心技術水平和製造能力的進步,逐漸向大眾負擔得起的車型過渡。馬斯克和艾伯哈德是這項商業策略的忠實信徒,他們見過許多電子設備公司的成功案例。“手機、電冰箱、彩電,最初並不是為大眾設計的低端產品,”

馬斯克希望車子具有更高的舒適度,要求對座椅和車門做出調整。他將碳纖維的車身放在了首位,然後要求在車門上安裝電子傳感器,這樣一來,人們便可以通過手指觸摸而不是拉動手柄去解鎖。

特斯拉在控制員工成本方面做得還不錯。他們選擇僱用年薪只需4.5萬美元的斯坦福大學應屆畢業生,而不會選擇那些已經混出了點名堂的人,因為即使每年能拿到12萬美元的年薪,這些人也不會認真工作。

特斯拉的員工很快就見識到了那個SpaceX公司員工早已習以為常的馬斯克。當有突發事件的時候,比如Roadster的碳纖維車身出了問題,馬斯克會親自處理這件事。他會乘他的私人飛機去英國蒐集一些用於車身面板的新原料,並親自送到法國的工廠,以確保不會影響Roadster的生產進度。Roadster的成本模稜兩可的日子也過去了。

有一個員工因為孩子出生而錯過了一場活動。馬斯克馬上發來一封連珠炮似的郵件:“這不是藉口。我感到非常失望。你需要弄清楚,什麼對你來說更重要。我們正在改變世界、改變歷史,如果你不打算全力以赴,那你就別幹了。

他會不斷挑戰你,如果你能經受住考驗,他就會決定是否可以信任你。他必須知道你和他一樣瘋狂。公司上下都理解他的這種價值取向,而且大家馬上就意識到馬斯克是認真的。

他還見過精疲力竭、承受著極大壓力的馬斯克將咖啡吐在了會議室的桌子上,因為咖啡是冷的,然後馬上要求員工更加努力地工作,做更多的事情,犯更少的錯誤。和其他了解這些事情的人一樣,他因無法忍受馬斯克的性格而選擇離開,但是他極其敬佩馬斯克的眼界和極強的執行力。

現在,馬斯克如果想要將特斯拉從這個兩難的泥沼中解救出來,他只能冒著失去全部財產,並讓自己瀕臨精神崩潰的風險。

第八章痛苦、磨難與新生:現實版鋼鐵俠的商業版圖

在《鋼鐵俠》上映後,導演費弗洛聲稱馬斯克為唐尼詮釋託尼·史塔克這個角色提供了許多靈感。這有點誇大其詞,因為馬斯克並不是那種在阿富汗的軍事護送行動中,坐在悍馬後面喝蘇格蘭威士忌的人。

然而媒體卻對這個說法照單全收,導致馬斯克在公眾面前的曝光率不斷增加。漸漸的,馬斯克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由“創建PayPal的那個傢伙”,逐漸轉變為SpaceX和特斯拉背後的一位特立獨行的富商。

馬斯克十分享受曝光率的增加,在滿足了他自尊心的同時又帶來了許多樂趣。他和妻子賈斯汀在貝萊爾買下了一棟房子。

一般人很難想象馬斯克是如何跟弗朗西斯這樣臭名遠揚的人做朋友的,但他們相處得還不錯。馬斯克受邀參加了弗朗西斯在遊樂場舉辦的生日派對,之後又跟去弗朗西斯家中繼續狂歡。

“埃隆雖然在那裡待了好一會兒,但他其實覺得有點無聊。他去過好多次 NN 別墅裡的派對,最後卻感到十分不自在。埃隆說,‘派對裡總是有一群好色之徒,在人群中穿梭獵豔。我可不想被別人當作他們之中的一員。’”當弗朗西斯決定買一輛 Roadster 時,他直接到馬斯克的家裡遞上一個裝著 10 萬美元的黃色信封。

賈斯汀講述了馬斯克和託尼 · 布萊爾以及理查德 · 布蘭森一起去內克島旅行的故事。在媒體曝光的三人合影中,馬斯克看上去有些心不在焉。

當時間從2007年邁向2008年時,馬斯克的生活變得更加動盪不安。特斯拉基本上必須從頭開始Roadster項目,而SpaceX還有許多人住在誇賈林環礁等待著“獵鷹1號”的下一次發射。馬斯克的資金被這些項目迅速榨乾,導致他不得不變賣自己的邁凱輪跑車和其他私人財產來換取更多的資金。

馬斯克會盡量避免員工受到當前財政狀況的影響,親自監管公司裡每一筆大型支出,並且鼓勵員工們好好工作。同時,馬斯克也開始訓練僱員們在金錢和效率之間做出正確的選擇。對於許多SpaceX的員工來說,在金錢和效率之間進行權衡是一個新鮮的命題,因為傳統的航天公司總是能從政府得到大筆資助,不會有這樣的生存壓力。

萊莉只在加州待5天,當他們一起躺在貝弗利山莊半島酒店的床上聊天時,馬斯克決心讓他們的關係更進一步。“他說,‘我不希望你離開。我希望你嫁給我。’我記得我當時笑出了聲。然後他繼續說道,‘我是認真的,只是很抱歉我現在沒有戒指。’於是我說,‘如果你願意,那我們可以用口頭約定代替。’於是我們約定了。我並不記得自己當時是怎麼想的,我只能說那時候我才22歲。”萊莉回憶起當時的場景時這樣說道。

萊莉體會到了如火一樣的愛情的洗禮。這如颶風般突如其來的愛情讓萊莉覺得自己嫁給了一個出手闊綽、征服世界的億萬富翁。理論上來講,這是對的,但是現實卻不容樂觀。當7月逐漸步入尾聲,馬斯克意識到他的現金只夠勉強撐到年底。SpaceX和特斯拉都需要資金注入以支付員工們的工資,但當時的世界金融市場一片狼藉,所有的投資都被迫暫停,沒有人知道這些錢該從哪裡來。如果公司裡的項目進展得順利,馬斯克就會對籌集資金更有信心,然而這些項目都不盡如人意。“他每天回家後都會帶回一些不好的消息,”萊莉說,“他當時正經歷著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那真是可怕的回憶。”

整流罩在發射後大約3分鐘時打開並落回地面。最終,在9分鐘的旅途過後,“獵鷹1號”按計劃停止工作,世界上第一枚私人建造的火箭完成了此次壯舉,進入了軌道。500個人花費了6年時間——比馬斯克原計劃多了四年半,終於創造了這個現代科學和商業的奇蹟。

他告訴投資人他可以再次從 SpaceX 借 4000萬美元來完成這輪融資。他的戰略奏效了。“如果機會變得稀缺,那麼自然而然,人就會變得貪婪並且更感興趣,”尤爾韋松說,“這也更便於我們回到公司說,‘現在情況就是這樣,投還是不投?’”這輪融資最終完成於聖誕前夕,再遲幾個小時特斯拉可能就要宣佈破產。當時馬斯克只剩下幾十萬美元,甚至無法第二天給員工支付薪水。

2008 年12月23日, SpaceX 卻收到了一個巨大的喜訊。 NASA 裡的工作人員不斷給格里芬做工作並最終成功幫助 SpaceX 成為國際空間站的供應商。 SpaceX 因此收到了 16 億美元的款項,作為為國際空間站提供 12 次運輸的費用。

“他比我認識的任何人都更刻苦,並且能夠承受更多壓力,”格雷西亞斯說,“他在 2008 年所經受的一切可能早就讓其他人崩潰了。他不僅僅生存了下來,並且持續專注於他的工作。”在危機中依舊專注工作的能力讓馬斯克在其他管理人員和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第九章騰飛:被顛覆的航空業

SpaceX的做事原則是全情投入你的工作並把事情搞定。等待指導或詳細指示的人將會舉步維艱。習慣得到反饋意見的員工也是一樣。而最嚴重的錯誤,就是告訴馬斯克他的要求是無法實現的。

對於埃隆·馬斯克來說,這種場面已經司空見慣。SpaceX公司已經從航空業的笑柄變成最穩定的運營商之一。SpaceX大約每月發射一次火箭,為某家公司或者某個國家運載衛星;或為國際空間站補充供給。

SpaceX 每次的發射費6000萬美元,比歐洲和日本的收費低得多,甚至比俄羅斯和中國的收費還要低,尤其是這兩個國家還具有額外的優勢:兩國政府數十年對航空項目的投資和本國廉價的勞動力。

在未來的幾年內, SpaceX 預計將價格降至對手的 1/10 。火箭可回收是價格得以降低的主要原因,同時也將使 SpaceX 形成強大的競爭優勢。

憑藉其成本優勢, SpaceX 有望承攬全世界大部分的商用發射任務,而且有證據表明,公司正在朝這個目標挺進。迄今為止,它已為加拿大、歐洲和亞洲的客戶完成了 18 次衛星發射任務。

一直以來,那些能力出眾的大學畢業生不得不在慢節奏的軍工承包商和有趣但缺乏影響力的初創企業之間做出艱難抉擇。

不同,這是一家時髦又極具遠見的公司,而且為古板的航天產業帶來了硅谷創業公司的精華 —— 酸奶冰激凌、股票期權、快速決策和扁平化的公司結構。

像許多高科技公司一樣,SpaceX的應聘者面臨嚴格的面試和考試。有些面試是隨意的聊天,目的是增進雙方的瞭解;另一些面試則設置了一系列的題目,其中有些題目難度極大。業務員和銷售人員雖然也要飽經摺磨,但工程師們卻往往要經歷最嚴格的考驗。

那些預期只需要做標準題目的程序員會被不留情面地潑冷水。一般企業的面試題目,是要求軟件工程師現場寫十幾行代碼來解決問題;而SpaceX的標準面試題目則需要工程師寫500行甚至更多代碼。

那些進入最終面試環節的候選人,會被分配另一項任務:給馬斯克寫一篇文章,說明自己為什麼想為SpaceX工作。

SpaceX的前1000名員工,包括門衛和技工,幾乎都由馬斯克親自面試。隨著公司員工隊伍不斷擴大,他仍然親自面試工程師。在與馬斯克面談之前,每位候選人都會被告知面試時間可能會持續30秒至15分鐘。

馬斯克最開始的火箭知識主要來自於教科書。但是,在SpaceX聘請了一個又一個的天才之後,馬斯克意識到這些人的知識可以為己所用。

他會在SpaceX工廠裡攔住一個工程師,然後開始追問有關閥門或某特殊材料的問題。“剛開始我以為他在考我,看我是不是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公司的早期工程師凱文·布羅根說,“後來我才發現他想要學知識。他會不停地提問,直到學會你所掌握知識的90%。”

和馬斯克長期共事過的人都可以證實,他具有出色的學習能力和完美的記憶力,這是他最顯赫並且令人生畏的技能。孩童時代的馬斯克就可以快速學習書本中的知識,而現在,這項技能與童年時期相比毫不遜色。

在經營SpaceX幾年後,馬斯克成長為一名航空專家,很少有技術公司的CEO在各自領域的專業程度能達到他那樣的水準。布羅根說,“他教給我們時間的價值,我們教給他火箭知識。”

“‘我需要這項艱鉅的任務在週五下午 2 點前完成,你能做到嗎?’”布羅根說道,“然後,如果你說了‘能做到’,那麼你勤奮工作的原因就不再是因為他的要求,而是為了你自己。

SpaceX花了4年時間設計“龍”飛船。這可能是航空史上同類項目中完成速度最快的。項目最初由馬斯克和幾個工程師(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不滿30歲)一起開展,巔峰時期團隊規模達到100人。[5]他們借鑑了過去的宇宙飛船,閱讀了NASA和其他航天機構發表的關於“雙子座”和“阿波羅”號宇宙飛船的所有論文。

SpaceX的做事原則是全情投入你的工作並把事情搞定。等待指導或詳細指示的人將會舉步維艱。習慣得到反饋意見的員工也是一樣。而最嚴重的錯誤,就是告訴馬斯克他的要求是無法實現的。

如果有人告訴馬斯克,比如,作動器絕對不可能降到他的心理價位,或者在他確定的截止日期前無法造出某個部件。“埃隆會說,‘好吧,這個項目跟你無關了,從現在開始我是項目的CEO。在擔任兩家公司CEO的同時,你的工作也由我來做,但我可以完成。’”布羅根說,“最瘋狂的是馬斯克真的這麼做了。每次他解僱了某個人,他都會接替那個人的工作,而無論是什麼項目,他都能完成。”

肖特維爾在 SpaceX 將第一枚“獵鷹 1 號”送入軌道前,就設法與政府和商業客戶簽訂了十幾次火箭發射合同。她的業務能力在與 NASA 談判一系列鉅額合同期間發揮得淋漓盡致,讓 SpaceX 在最艱難的時期賴以存活,其中包括 2006 年 8 月的一份價值 2.78 億美元的合同 —— 建造可以運送物資到國際空間站的運載工具。

肖特維爾取得的一系列成功,使她成為馬斯克在 SpaceX 的頭號親密知己,並且在 2008 年年底成為公司的總裁兼首席運營官。

肖特維爾強調,和傳統航天公司相比, SpaceX 在精益創新方面極具優勢。“我們的對手被我們嚇破了膽,”肖特維爾告訴大家,“其他航天巨頭將不得不想方設法與我們競爭。而我們的職責就是超越它們。”

正如肖特維爾所說,SpaceX公司的最主要目標,就是儘可能提高發射頻率。公司從來不指望一次發射大賺一筆。它寧願每一次發射只賺一點並通過多次發射形成良性循環。

為了研製出這樣的火箭, SpaceX 的員工需要有效率並富有進取心。肖特維爾說,“確保你的產出是高水平的,掃清你前進路上的一切障礙。”

商業太空競賽已經變成了 SpaceX 和中國之間的你爭我奪,從大局上來說,這場競賽關係到了人類的生死存亡。

SpaceX 又完成了一個史無前例的壯舉,成為第一個完成國際空間站對接的私有企業。幾個月後, SpaceX 收到了來自 NASA 的 4.4 億美元撥款,用於將“龍”飛船打造成載人航天器。

第十章電動車的復仇:毫不妥協換來最好的時機

ModelS打敗了包括保時捷、寶馬、雷克薩斯、斯巴魯等在內的11家勁敵,並被雜誌稱為“美國仍然具有偉大創造力的有力證明”。《汽車族》將ModelS評選為第一個獲得此殊榮的非內燃機引擎車,讚揚它擁有賽車的駕馭感,駕駛體驗堪比勞斯萊斯,握持體驗比肩雪佛蘭Equinox,節能性媲美豐田普銳斯。

馬斯克成功打造了汽車界的蘋果手機。而底特律、日本與德國的汽車公司高管們只能一邊望著各自公司蹩腳的廣告哀嘆,一邊疑惑特斯拉為何會如此成功。

自此,馬斯克嘗試將每一次公關危機轉化為展現公司無微不至售後服務的機會。而這一策略也每每奏效。

至於馬斯克是否是特斯拉真正意義上的創始人,此時已經無關緊要。如果沒有馬斯克的資金、銷售技能、作為工程師的卓越能力、不屈服的精神與策略,那麼今天是不會有特斯拉這家公司的。實際上,特斯拉的存在反映了馬斯克個人的性格。正如英特爾、微軟、蘋果公司反映了各自創始人的個性一樣。特斯拉另一位聯合創始人馬克 · 塔彭寧在評價馬斯克對於特斯拉公司的意義時說道:“埃隆推動特斯拉取得的進展超乎我們的想象。”

特斯拉通過招聘絕頂聰明的員工來彌補研發資金上的短板,與絕大多數汽車公司依賴的第三方服務商相比,這些員工無論在敬業程度或聰明才智上都更勝一籌洛伊德說:“我們相信,在工程師裡面,一個佼佼者遠勝於三個平庸之輩。”

馬斯克很快便意識到這個悠然自若的應試者不但思維活躍且富有創造力,隨即認定馮·霍茲豪森是自己需要的互補性人才。愛才心切的馬斯克馬上開始極盡所能地遊說後者加入特斯拉。

“廂型車看上去寬敞一些,但實際上 1/3 的入車空間都被推拉門擋住了。只要我們能找到別出心裁的開門方法就能出奇制勝,”馮 · 霍茲豪森說,“我們當天回去就以此作為突破點開始著手設計解決方案,在 40~50 套方案裡面,我們選擇了其中最具顛覆性的一個。”

拿著不同型號的電腦屏幕橫豎比對,最終選擇了 17 英寸的豎式屏幕,幾乎所有的駕駛操作都可以通過控制觸摸屏完成,只有個別功能,例如儲物箱和應急燈的開關裝置,因為法律規定而保留了實體開關。

洛伊德說:“如果沒有美國能源部的貸款,沒有NUMMI的工廠,特斯拉不可能如此快速地踏上正軌。”

僅僅4周前,SpaceX成功往國際空間站運送補給並使太空船安全返回地球,成為首家完成此壯舉的私有企業。SpaceX的成功加上今天的ModelS發佈使硅谷以外的世界對馬斯克這個一直勇於大膽承諾的年輕人有了全新的認識。馬斯克在ModelS發佈會結束後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道,“我也許低估了完成某些任務所需要的時間,但是最終結果一定令人滿意。事實證明,我做到了我承諾的所有事情。”

2012年9月,馬斯克宣佈的一則消息讓反對者和支持們同樣震驚:特斯拉秘密計劃建造充電站網絡,並已經開始初步施工。

情況愈演愈烈,直到2013年2月中旬,特斯拉已經身臨危機四伏之境。如果特斯拉無法改變現狀,提高成交量,那麼工廠將被迫停產,白白耗費鉅額資金。一旦工廠生產進度放慢的消息流傳出去,特斯拉的股價必定會大幅下滑,對消費者的信心造成重大的打擊,賣空特斯拉的投資者將在特斯拉的沒落中大賺一筆。

馬斯克此前對於停滯不前的銷售狀況一無所知,當聽到此消息時馬上採取了他慣有的破釜沉舟的態度,勒令所有員工,無論正在什麼崗位從事什麼職務,都必須拿起電話充當銷售業務員的角色去推銷產品。

馬斯克告誡員工道:“如果我們無法把這些車輛儘快銷售出去,我們就徹底完蛋了。我不在乎你之前的職務是什麼,現在你的新工作是銷售汽車。”

與此同時,馬斯克解僱了許多表現平平的高層領導,並提拔了許多業績顯著的新人。

正當馬斯克與佩奇以及谷歌律師們為收購而周旋,一個奇蹟降臨改變了特斯拉的命運。被馬斯克強行轉變為銷售人員的500名員工出其不意地超額完成了預計的成交量,僅僅14天前銀行存款僅夠存活不足一個月的特斯拉終於懸崖勒馬,扭虧為盈。

向公眾交付的第一季度財報顯示,這是一家呈爆炸型增長趨勢的企業。2013年5月8日,特斯拉便公佈了562億美元的交易額和高達1100萬美元的盈利,這是特斯拉上市以來的首次盈利。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讓特斯拉的平均股價在兩個月內從30美元飆升至130美元。

隨著銷售奇蹟出現,特斯拉迎來了“馬斯克之夏”,整個夏天關於馬斯克與特斯拉的消息傳聞不絕於耳,這當然也是馬斯克帶領的團隊通力合作的結果。這段時間公關團隊精神高度緊繃,為了配合馬斯克的要求一週發佈一則特斯拉的消息,儘管讓團隊應接不暇,但發送消息的頻率密集且從未間斷。

無論是起火事件還是負面評論,都對特斯拉的銷售和股價毫髮無損。馬斯克的名氣日益壯大,特斯拉股價格也直線飆升,其市值相當於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市值的一半。,

“軟件逐漸成為新一代汽車體驗的核心,無論是動力系統還是警報裝置,都必須通過軟件系統以適當的方式表達,而特斯拉在軟件與硬件的有機結合上花了很多心思,造詣非凡,我們都以之為行業標杆。”

但許多特斯拉的性能更新都能以軟件更新的形式進行,令所有客戶都能體驗到最新的功能,這對現有客戶來說是極大的驚喜。

“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在車賣出去以後便再也不需要對其進行維修。而經銷商們則是通過返修和賺取零件的差價來獲得利潤,顧客為了避免麻煩也常常願意支付額外的費用讓經銷商修車。而特斯拉的利潤來自一次性的銷售收入以及可供選擇的收費軟件服務。這是截然不同的服務理念。”

讓特斯拉得以領先對手的原因是團隊有充足的能力和魄力,毫不妥協地執行馬斯克提出的標準,分毫不差地達成當初設定的目標。

第十一章埃隆·馬斯克的統一場理論:下一個10年

6年後,太陽城已經成為美國國內最大的太陽能板安裝企業。公司完成了最初的目標,讓安裝太陽能板不再費時費力。不斷有競爭者加入這一行業,模仿太陽城的業務模式。

在中國的太陽能板製造商帶著各自的產品大量湧入市場後,太陽能板的價格大幅跳水,太陽城也因此獲益,其他業務也從個人客戶擴展到了像英特爾、沃爾格林藥房、沃爾瑪這樣的企業,簽訂了更大型的安裝項目。

2012年,太陽城掛牌上市,股價在幾個月內大幅攀升。至2014年,太陽城的市值已經接近70億美元。

和馬斯克的其他風險投資一樣,太陽城更多地表現了他的世界觀,而非商業機會。馬斯克很早以前就通過非常理性的思考認定太陽能是一個可以商業化的行業。太陽在一個小時內照射在地球表面上所發出的太陽能,相當於全世界一整年的能源消耗總量。太陽能板的效率正在穩步提升。如果太陽能註定是人類未來首選的能量來源,那麼這一未來應該來得越快越好。

2014年6月,太陽城以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一家名為賽昂電力(Silevo)的太陽能電池製造商。這一交易標誌著他們在戰略方面的重大改變。太陽城將不再購買太陽能板,而是在紐約的工廠自己生產太陽能板。

現實情況是,太陽城在美國年度能源消耗中僅佔很小一部分,要實現這一目標,公司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毋庸置疑的是,馬斯克希望讓他的公司成為太陽能產業和能源產業的領軍企業。

自2012年起,馬斯克的公司開始對競爭者形成了真正的威脅,想要逐一打敗太陽城、特斯拉或SpaceX變得更加困難。馬斯克的明星力量開始顯現且同時席捲了三家公司。當特斯拉的股價暴漲時,太陽城的估價也會同時上漲。這種樂觀的情況伴隨著SpaceX的成功發射接踵而來。

這些成功證明了馬斯克知道怎麼克服最大的困難,投資者們開始買入馬斯克其他公司的股票。太空、能源和汽車公司的高管與說客們突然發現自己遇到了一位後起之秀——他是一個搞實業的名人。馬斯克的一些對手開始害怕自己是不是站錯了隊。還有一些人開始使用卑劣的手段試圖打敗他。

但馬斯克希望能夠投入更多精力開發特斯拉的第三代汽車——Model3。這輛四門汽車將在2017年上市,售價大約為3.5萬美元,它才是特斯拉準備用來撼動世界的真正法寶。公司打算售出成千上萬輛Model3,讓電動汽車成為真正的主流產品。

斯特勞貝爾所說,出自超級工廠的電池組應該比如今生產的電池組便宜很多,質量也會提高很多,這樣一來,特斯拉不僅能夠達到 Model3售價3.5萬美元的目標,還能為超過500英里續航的電動汽車的上市鋪路。

如今,按賬面金額來看,馬斯克已經是個超級大富翁了。本文出版時他的身價已經達到122億美元。十多年前剛剛成立SpaceX的時候,他手頭可以支配的資金可遠遠沒有那麼多。他不像傑夫·貝佐斯那麼有錢,後者向自己的太空公司藍源公司投入了大筆現金,讓它實現自己的夢想。

如果馬斯克想要到火星上去,他必須把SpaceX變成真正的航天事業才能賺到足夠的資金。這對馬斯克來說是有利的。SpaceX已經學會了製造便宜高效的火箭,並不斷超越航天技術的極限。

“我們得想想怎麼才能一天發射多次,”馬斯克說,“從長遠來看,重要的是在火星上建立一個能夠自給自足的基地。為了能夠在火星上建立這樣一座能夠自給自足的城市,我們需要在那裡安置幾百萬噸的設備,並且可能需要幾百萬人口。所以你說我們得發射多少次呀?這樣好了,如果我們每次送去一百人,那也得發射一萬次才能湊滿一百萬人,就現在的技術而言,光是送一百個人都還是一樁艱鉅的任務。所以,你算一算,我們得花多長時間才能發射一萬次呢?假設你每兩年能去一次火星,那也得四五十年才行。”

蒂爾印象最深的是馬斯克發現人才和招攬人才進公司的能力。“我覺得這段時間他在一些方面有了極大的提升。”蒂爾說,“他找到了航天產業最優秀的人才,讓他們為自己的航天公司效力,在特斯拉也是,如果你是一個有天賦的機械工程師,喜歡汽車製造,那你一定會選擇特斯拉,因為它可能是美國唯一一家能夠讓你嘗試新鮮有趣的新事物的公司。兩家公司在成立之初有抱有這樣的願景:讓很多人才聚集在一起做著鼓舞人心的工作。”

一些人認為,太陽城、特斯拉和 SpaceX 並沒有給產業帶來多少真正的希望,它們並不能帶來某種轟動性的創新。而另一些人則認為,馬斯克有真本事,是未來技術革命中最閃亮的那顆星。

在他的另一本書《再見,平庸世代》(Average IsOver)中,考恩預測未來將是平庸的,貧富差距的分水嶺已經很明顯。在考恩預測的未來中,人工智能的長足進步將終結如今眾多高就業率的工種。在這種環境下還能生存下來的人是很聰明的,能夠有效地補充機器和團隊的不足之處。至於那些失業者,他們中的很多人將最終為富人打工,做他們的保姆、管家和園丁。

破譯了人類基因組並繼續創造人工生命形態的克雷格 · 文特爾,他希望能夠和馬斯克合作,製造一臺能夠帶上火星的DNA打印機。理論上,它能夠讓首批登陸火星的人類自己生產藥品、食物和有用的微生物。“我認為,只有生物遠程傳送機才能真正做到太空殖民,”他說,“埃隆已經和我討論過怎麼去做了。”

佩奇說:“好的點子在被實現之前,人們總覺得那很瘋狂。”他在谷歌也試著應用這一原則。“對於自己不瞭解的事情,直覺不是很可靠,”佩奇說,“埃隆對這種事是這麼說的:你總是需要從一個問題的首要原則開始著手。它的物理本質是什麼?需要花多少時間?需要花多少錢?我要做的話可以便宜多少?你需要一定程度的工程學和物理學知識來判斷什麼是可能、有趣的。埃隆的不同尋常之處就在於他知道這一點,並且他還了解商業、組織、領導力和政府問題。”

可以確定的是,馬斯克不斷地想要做更多事。就在本書即將定稿時,馬斯克公佈了一些重大舉措,其中備受矚目的一項計劃是,發射數千枚圍繞地球運行的小型通信衛星。實際上,馬斯克想要做的是,在太空中打造高速衛星網絡。在這個網絡中,衛星會在足夠接近地球的位置,高速投射頻帶寬度,人們將可以接入高速網絡,可望使數十億從未使用過網絡的人有機會接入互聯網;此外,這個系統還可以作為有效的回程網絡,為企業和消費者提供服務。

馬斯克更進一步宣稱,他認為特斯拉的價值最終可能超過蘋果,而且可能向蘋果發起挑戰,成為首家突破市值1兆美元的公司。有幾個團隊已經著手在加州及鄰近地區建造超級高鐵的原型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