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龍當年為何輸給張本,詳細剖析張本智和為什麼成為國乒頭號勁敵

隨著一記反手快撕斜線,馬龍拿到了2015年波蘭公開賽正賽第一輪比賽的最後一分。4:0的比分對於巔峰的馬龍來說早已是家常便飯,馬龍還是像往常一樣,禮貌性地微微抱了抱面前這個只有十二歲還稚氣未脫的日本小孩,面對年齡和比分如此懸殊的結果,馬龍還是不好意思的低頭笑了笑。

但馬龍或許沒有想到,這個當時只有十二歲的小孩兒在未來會對自己造成難以想象的威脅。而那個日本小孩兒卻在那一刻記住了面前這位世界排名第一的運動員並在心裡暗下決心。

馬龍當年為何輸給張本,詳細剖析張本智和為什麼成為國乒頭號勁敵

2015年馬龍第一次與張本智和交手


這個十二歲的日本小孩兒正是如今的日本男乒一哥張本智和,張本智和的名字如今不管是資深乒乓球愛好者還是剛拿起球拍的新手來說恐怕都是印象特別深刻的。2003年出生的張本智和如今也已17歲,雖然只是日本仙台的一名高中生,但卻已經成為了一個具有15年球齡的乒乓球巨星。從2015年叩開國際賽場的大門開始,張本智和便開啟了他“天才”般的成長之路。

張本智和有多強?

從2015年波蘭公開賽出現在國際視野開始,張本智和刷新了多個參賽最小年齡的記錄。

2015年波蘭公開賽十二歲的張本智和創造了國際乒聯男單正賽最小參賽記錄,2016年日本公開賽u21比賽中十三歲的張本智和創造了國際乒聯最小年齡的u21級男單冠軍,同樣是2016年,張本智和又成為了世青賽史上最年輕的男單冠軍,2017年,十三歲零二百三十七天的張本智和成為了國際乒聯總決賽單打決賽最小年齡的運動員,而在2018年全日錦標賽上張本智和拿下了當時的日本一哥水谷隼成功登頂,成為了該賽事最年輕的冠軍得主。2018年的6月10日,張本智和連贏馬龍和張繼科成為日本公開賽史上最年輕的冠軍。

據統計,如今只有十七歲的張本智和已經拿到了6個世界級的男單冠軍。(包括2016年u21日本公開賽,2016年世青賽,2018年日本公開賽,2018年度總決賽,2019保加利亞公開賽,2020匈牙利公開賽),種種跡象表明這都不像個普通黑馬所能達成的成就,張本智和自出道以來持續穩定的發揮也成功登上了國乒男隊頭號對手的位置。

馬龍當年為何輸給張本,詳細剖析張本智和為什麼成為國乒頭號勁敵

張本智和在比賽中


與其說張本智和橫空出世,不如說張本智和一步一個腳印把自己送進了世界乒壇頂尖球員的行列。而當年的馬龍或許也沒想到當年不堪一擊的小張本成長會這麼快,甚至直接把自己拉下了神壇。

2018年日本公開賽讓馬龍徹底認清了張本智和的實力,一邊是半決賽波爾因傷退賽張繼科直接晉級決賽,另一邊是全滿貫遇上張本智和,在所有人看來這都是一場實力懸殊的比賽,在大家都覺得馬龍穩贏張本智和並實現中國隊包攬男單冠亞的時候,張本智和的表現可以說讓所有人驚掉了下巴。大家萬萬沒想到一向發揮穩定的馬龍居然輸給了只有十三歲的張本智和,按理來說不應該啊!緊接著就是各種猜測,有人說馬龍放水的,也有說馬龍老了打不過張本智和的。

馬龍當年為何輸給張本,詳細剖析張本智和為什麼成為國乒頭號勁敵

2018年日本公開賽馬龍半決賽2:4輸給張本智和


然而,那場比賽馬龍真的放水嗎?球徒哈尼今天從技術和理論上帶你揭開馬龍為什麼會輸給張本智和的原因:

1·馬龍主動失誤太多。

首局馬龍便以6:11的比分輸給張本,馬龍發球和相持變化均不佔優勢。馬龍主動失誤偏多,而張本主動失誤則很少。

首局相持變化數據分析:

馬龍:主動變化(1分)+無需變化得分(5分)=6分

張本:主動變化(2分)+無需變化得分(9分)=11分

首局發球數據分析統計:

馬龍發球:左側旋球(7分)+右側旋球(0分)+其它(2分)=9分

張本發球:左側旋球(6分)+右側旋球(2分)+其它(0分)=8分


馬龍當年為何輸給張本,詳細剖析張本智和為什麼成為國乒頭號勁敵

馬龍接發球冒高被張本智和直接搶攻得分


單就第一局來看,馬龍主動失誤的球多達八個,如果說第一局是在試探,那麼接下來的幾局內馬龍失誤過多的情況依然沒有得到改善,前三局調動不夠充分,四五局的思路基本上是控制對方反手但近臺反手硬碰硬張本智和也絲毫不落下風,而馬龍的技戰術一直沒有得到及時調整,雖然在大比分0-3落後時追回2局,但還是總比分以2-4輸給了張本智和。

2.馬龍準備不足,比賽不夠專注。

在賽後專訪時,馬龍揭開了輸給張本智和真相:“我自己打得太差了,下場後回想,是準備得不夠好,才造成在賽場上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一開始我把他想得太強,但一到比賽裡感覺不是想象中的樣子,這時候自己有點瀉了勁兒,人沒有一直繃著,也沒能調整到自己的節奏上。拼沒拼起來,守又確實守不住。”具體到這場球,與張本上一次交手還在三年前,現張本已是今非昔比。沒有面對實際的戰況,所有大腦想的,都與現實有距離。距離有大有小,當馬龍面對現實的張本,發現距離比較大時,從緊繃的一個極端又到放鬆的另一個極端,氣一洩,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場上那股氣確實是非常的重要。

馬龍當年為何輸給張本,詳細剖析張本智和為什麼成為國乒頭號勁敵

2018年日本公開賽馬龍輸張本後接受採訪


3.張本智和主場優勢加持。

根據主場優勢效應觀點來看,運動員在主場比賽時取勝幾率要高於在客場比賽時的取勝率。而張本智和就恰恰佔盡了主場優勢,作為日本球員在自己的地盤上比賽,張本智和首先就省去了時間和空間上舟車勞頓的消耗,而這對於職業球員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舉個例子,小編高考考點恰好在本校,不但省去了父母在考點旁租房子的費用,同時也佔據了心理優勢,高考的那幾天也和往常一樣,沒有過度焦慮而導致發揮失常。而同樣心理優勢對於場上的運動員來說極為重要,有的球員很容易被現場的氣氛所感染到,觀眾越是亢奮越是為自己加油鼓勁越是能激發自己的潛力,像之前2019世錦賽許昕輸給西蒙高茲一樣,越是大賽,觀眾越是加油吶喊,球員打的越來勁,而張本智和便是如此。在家鄉父老的歡呼的鼓舞中,張本智和搏殺的失誤率簡直低到嚇人,不管是反手位短球的擰拉還是正手位的搶攻都讓馬龍猝不及防,手上的感覺出奇的好,正是因為如此馬龍才會有賽後感言“防也防不住”的感嘆。

馬龍當年為何輸給張本,詳細剖析張本智和為什麼成為國乒頭號勁敵

2018年日本公開賽張本智和奪冠瞬間


那麼張本智和到底具有什麼優勢,竟然能打敗馬龍成為國乒頭號對手呢?小編覺得有以下幾個優勢:

1.近臺快攻打法,發球搶攻速度快。

張本智和作為右手橫握球拍,兩面弧圈結合快攻打法,以快制勝,一般都是在來球的上升期就果斷出手,往往不會給對手太多反應的時間。以2018日本公開賽半決賽張本智和和馬龍的比賽為例,張本智和在整場比賽中發球搶攻階段得分率是最高的,得分率達到了55.2%,這就說明張本智和發球搶攻能力比較強。而張本智和在獲勝的四局比賽中,發球搶攻的得分率則達到了60%以上,說明

發球搶攻是張本智和的主要得分手段。

馬龍當年為何輸給張本,詳細剖析張本智和為什麼成為國乒頭號勁敵

張本智和強行側身反拉


2.前三板出手兇且質量偏高。

張本智和在發球上多以側上旋和側下旋居多,弧線低且旋轉強,對手回球基本上以正手長球和反手位短球居多,而

張本智和處理回球上,正手長球直接側身快攻,而反手位短球則是直接擰拉為主。張本智和在於馬龍日本公開賽的那場比賽中,接發球搶攻階段總得分在44.1%,但在獲勝的四局裡得分率能達到50%以上,靠著快速上手且旋轉強的回球迅速佔據主動。

馬龍當年為何輸給張本,詳細剖析張本智和為什麼成為國乒頭號勁敵

張本智和發球搶攻


3.心理素質強,不怕輸且抗壓能力突出。

樊振東在與張本智和交手過後曾經感慨道“不管你之前贏他多少次,他都會全力以赴去拼這一次,會做好全面的賽前準備,一上來就奔著戰勝你的慾望。”樊振東給予了張本智和如此高的評價可見張本心理素質之高,目前中國隊男隊主力除了許昕對戰張本智和八連勝以外,其餘主力都有輸張本智和的經歷。張本智和今年也才十七歲,就是因為什麼大賽冠軍都沒有反倒變得敢打敢拼,初生牛犢不怕虎那股勁一直從小時候延續到了現在,而這股不怕輸不畏難的勁也讓他成為對戰國乒勝率最高的外協會球員。(截至目前張本智和對戰國乒勝率超過50%)

馬龍當年為何輸給張本,詳細剖析張本智和為什麼成為國乒頭號勁敵

張本智和在比賽中


4.年齡優勢,未來無限可能。

張本智和最大的可怕之處就在於他的年齡,劉國樑主席曾經接受採訪表明,張本智和在未來十年乃至更久都會是國乒主要對手,可以說這對張本智和來說是極高的評價了。無論目前許昕對戰張本有多少連勝,在年齡差距上似乎都變得暗淡無光,許昕不可能陪著張本長大,而在馬龍許昕退役之後,樊振東和王楚欽則成為張本的主要對手,放眼全世界其他協會,與張本同齡的佼佼者也不過再加一個林昀儒。張本智和等的也許是東京奧運會也可能是更遠的巴黎奧運會甚至是實現大滿貫的成就,因為他足夠年輕,未來還有無限可能。而他能否實現他的野心也取決於國乒年輕化隊伍的建設。而劉國樑也曾說過,張本智和能有這樣的水平,在中國可能同年齡裡找不到比人家好的,找最好的都可能稍弱一點。我們當然要重視對手。張本智和很棒,但樊振東更棒,要讓對手始終有這樣的壓力。張本智和最多是一個神童,但樊振東是個天才!而且跟他生在一個時代。很顯然劉國樑把張本智和放在了和樊振東一樣的高度,而樊振東則是其拿來對抗張本智和的一張王牌。

馬龍當年為何輸給張本,詳細剖析張本智和為什麼成為國乒頭號勁敵

許昕評價張本智和


作為張本智和的剋星許昕在接受專訪說過這樣的一段話,“我覺得這個選手不能因為他年齡小,我們就會覺得他和其他人有什麼區別,他現在世界排名能夠穩住世界前四已經說明他的實力,這不是曇花一現而是要靠日積月累一點一點打上來的。他每次和我交手都會說一些打敗我的話,這個是十分正常的,這對於我和他來說都是好事,他有野心並且有必勝的信念我覺得是再好不過的事情。輸張本會讓我在熱搜掛一天,但哪怕贏球掛一個小時我也願意選擇後者。”


馬龍當年為何輸給張本,詳細剖析張本智和為什麼成為國乒頭號勁敵

張本智和在比賽中

結語:也許張本智和身上真的具有某些“神童”的特質,但我們都更願意相信努力的人才會取得好的成就,而張本智和每次比賽都能帶來變化和進步,帶著非常要強的態度和向上的拼勁兒,總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對待每一場球和每一位對手。張本智和像極了一個對抗世界的孤膽英雄,帶著對中國隊的衝擊不但迫使中國隊做出創新和改變,而且為乒乓球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不論如何,我們都要謝謝我們的對手張本智和,謝謝那個永不放棄的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