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我们最近的“Ai”你知道多少

1956年夏季,以麦卡赛、明斯基、罗切斯特和申农等为首的一批有远见卓识的年轻科学家在一起聚会,共同研究和探讨用机器模拟智能的一系列有关问题,并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术语,它标志着“人工智能”这门新兴学科的正式诞生。IBM公司“深蓝”电脑击败了人类的世界国际象棋冠军更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一个完美表现。从1956年正式提出人工智能学科算起,50多年来,取得长足的发展,成为一门广泛的交叉和前沿科学。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的目的就是让计算机这台机器能够像人一样思考。如果希望做出一台能够思考的机器,那就必须知道什么是思考,更进一步讲就是什么是智慧。什么样的机器才是智慧的呢?科学家已经作出了汽车,火车,飞机,收音机等等,它们模仿我们身体器官的功能,但是能不能模仿人类大脑的功能呢?到目前为止,我们也仅仅知道这个装在我们天灵盖里面的东西是由数十亿个神经细胞组成的器官,我们对这个东西知之甚少,模仿它或许是天下最困难的事情了。

当计算机出现后,人类开始真正有了一个可以模拟人类思维的工具,在以后的岁月中,无数科学家为这个目标努力着。如今人工智能已经不再是几个科学家的专利了,全世界几乎所有大学的计算机系都有人在研究这门学科,学习计算机的大学生也必须学习这样一门课程,在大家不懈的努力下,如今计算机似乎已经变得十分聪明了。例如,1997年5月,IBM公司研制的深蓝(DEEP BLUE)计算机战胜了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洛夫(KASPAROV)。大家或许不会注意到,在一些地方计算机帮助人进行其它原来只属于人类的工作,计算机以它的高速和准确为人类发挥着它的作用。人工智能始终是计算机科学的前沿学科,计算机编程语言和其它计算机软件都因为有了人工智能的进展而得以存在。

这些年,看着行业里一个个“风口”的潮起潮落,我的心态也渐渐的从追捧到平静。很多一闪而过的科技创业风口,甚至让我怀疑这种科技本身的价值和它的未来。但是,其中有一个风口,我能够感受到它本身无论是近阶段还是长远阶段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改变,那就是人工智能(简称AI)。

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人工智能是包括十分广泛的科学,它由不同的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这种“复杂工作”的理解是不同的。

目前AI相关企业在描述他们产品时,都为大家展示了非常美好的未来。所以,几乎全球人都知道AI很了不起,“Alpha Go”击败顶尖围棋手之类。但是作为老百姓,又有几个知道实际生活中,现在我们和AI的距离有多远呢?今天这篇文章,我们不聊AI的未来,我们只聊今天大家生活中触手可及的人工智能,看看我们与AI在今天的真实距离。

AI与医疗相结合,辅助医学影像,利用大数据来分析病人的情况

距离我们最近的“Ai”你知道多少

医疗AI发展快速,据统计,目前医疗数据中有超过九成来自医疗影响,已经成为医生诊断必不可少的证据之一,对于广泛提升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准确率都有很大帮助。如:

阿里健康、万里云联合开发智能影响诊断产品“Doctor You”,其CT肺结节智能检测引擎将医学知识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自动识别并标记可疑结节,提高医生工作效率,降低了误诊率和漏诊率。

腾讯觅影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聚合了医学专家、人工智能和产品支持团队,把图像识别、深度学习等领先的技术与医学跨界融合,辅助医生对癌症进行早期筛查。

汇医慧影利用人工智能打造智慧影像云平台,已经对胸部X光的气胸、肺结核、肿块的自动诊断准确率已经达到95%。脑核磁肿瘤的自动识别率超过85%。胸部CT中肺结节的识别率超过85%。

AI结合医疗是大势所趋,希望未来AI能把医生从一些简单重复的高强度劳动中解放出来,让医生有更多时间做研究、给病人以温暖,也让患者节省看病成本。

距离我们最近的“Ai”你知道多少

图:人工智能将让机器人从事更复杂的工作,比如日本这种购物助理机器人正为顾客服务

距离我们最近的“Ai”你知道多少

图:Face++专注于图像处理和人脸识别

谷歌在2018年的谷歌开发者大会上做了一个简单但却惊艳四座的Demo。他们展示了人工智能根据主人的一句指令,自主的给餐厅打电话预约座位,餐厅服务员从头到尾都没有发现跟自己在通电话的不是真人。这个人工智能不仅语言语调酷似人类,而且还诙谐幽默,彷佛带有感情。这也引起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该不该这么像人”的讨论。

最近内地智能手机的一匹黑马─“锤子科技”发布了一款把人工智能融入系统内部的电脑桌面操作系统“TNT”。以往我们制作类似于PowerPoint这样的文档,不仅需要构思内容,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调整字体颜色、大小,版面排布等等,而在“TNT”系统里,只要一句话,我们就可以快速轻松的完成一系列的排版操作,而且人工智能在我们制作PowerPoint内容之前就已经预测好我们可能会进行的操作,并且提前展示出来供我们选择。回想过去,我们依赖键盘和鼠标操作电脑已经有三四十年的历史了,而锤子科技的这次尝试,的确让人眼前一亮,看到了未来人工智能可能会改变人和电脑的交互方式。

理论上来讲,数据量越大,人工智能就会越聪明,而中国13亿多人口,每天生产巨量的数据,这些数据让很多国外人工智能企业和这个行业的从业者羡慕不已。

人工智能正向你走来

一项技术,从它的发明到被大家接受往往要经历“技术研发测试”到“技术应用”最后到“技术普及”这几个阶段。而在这些过程中,一般消费者对这个技术的“心理上的距离”也会从排斥到观望,然后到接受,最后到追捧。我觉得,目前,一般消费者与人工智能在心理上的距离在“观望”和“接受”之间,而社会和行业则是在“追捧”阶段。今天,我们能够触手可及的那些人工智能其实还没有我们想象那么智能,而那些科技企业为我们展示的未来的人工智能正在快马加鞭地走近我们的生活。

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整个人工智能行业的角度,企业们纷纷向我们展示着他们的AI前沿技术,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彷佛未来就在眼前。但是,实验室里的技术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还需要经历很长的过程,需要很多时间。从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的角度,虽然把技术商业化是中国的强项,但当我实际体验过一些人工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硬件软件产品的时候,我发现这些实际的产品应用的质量、稳定性都是让人堪忧的,我们应该可以做得更好。

距离我们最近的“Ai”你知道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