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錫米巷文創空間 老建築新元素

將文創空間設置在被歲月洗禮的老建築中,不僅重塑過去歷史的痕跡,亦能注入嶄新元素與活力。

怡保錫米巷文創空間 老建築新元素

錫米巷文創空間,自去年起佇立在充滿歷史人文足跡的怡保舊街場,處身在怡保三奶巷毗近的錫米巷(Lorong Bijeh Timah)。

怡保錫米巷文創空間 老建築新元素

錫米巷文創空間藏身在怡保舊街場,遊客可嘗試尋幽訪勝,尋找其古色古香的2間老店。

怡保錫米巷文創空間 老建築新元素

據該空間發起人陳開力透露,2間店鋪的前身分別是售賣香菸與製造牌匾行業。

陳氏與夥伴在籌劃設立文藝空間時,該店的牌匾老師傅因健康問題而退休收山,於是陳氏團隊便把該店連同隔壁店租下,以該老店作為新起點,招攬文創工作者進駐。

團隊將店後方原本堆積的牌匾重新整理,掛放在店面,至於其他空間則提供給本地文創者落腳,其文創內容有書館、有機產品、六堡茶館、燕窩飲品等等。

怡保錫米巷文創空間 老建築新元素

定期辦活動展覽

樓上的空間則供定期舉辦交流和文創活動使用,也用於擺放曾在此舉辦藝術活動製成的藝術品展覽。

該文創空間由2間店打通,外表經過修飾上漆,內部則保留著能在許多怡保老店可見的灰水牆。此種牆面經過歲月和雨水的沖刷後,綻放出藍黃色的斑駁痕跡。

怡保錫米巷文創空間 老建築新元素

​為了讓訪客瞭解該老店的歷史,上述團隊也特在一些要點地方,如柱子和牆壁,放置解說牌,告知訪客相關歷史的見證,譬如在樓上走廊有一解說關於有一柱子曾被燻黑是因二戰時日軍發射火焰彈掉落鄰店而殃及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