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槍》:我抓捕的罪犯就是自己?


不知道為什麼,很多實力派導演剛拍電影時,雖然作品青澀,甚至有的時候稍顯稚嫩,但還是會讓我們不同程度的驚豔,可後來,不知道是因為要迎合市場迎合觀眾,還是商業化失敗的結果,資金投入加大了,電影的質量卻下降了不少。

清嘉最近看了陸川的處女作《尋槍》,姜文、寧靜主演。作為處女作,何止是及格一詞以蔽之?清嘉推薦大家看看,還挺值得。

《尋槍》:我抓捕的罪犯就是自己?


電影的主角是一個名叫馬山的邊遠村莊警察,他前天晚上去了妹妹的結婚宴,喝大了,第二天醒來發現自己的槍不見了!!!於是開始了尋找“槍”的進程。在尋找的過程中,他昔日的戀人小萌被人殺害,死因正是被他丟的槍發出的子彈。

《尋槍》:我抓捕的罪犯就是自己?


電影的第一個特色,是第一視角和快節奏剪輯。這極具迷惑性,尤其是迷惑觀眾,讓我們分不清現實還是想象。清嘉一直在跟隨馬山的視角看世界 。

《尋槍》:我抓捕的罪犯就是自己?


在馬山丟槍之後,我們逐漸看清這樣一個事實:

人在社會中的地位影響他人的判斷。

馬山丟槍後來到派出所,正趕上年度表彰大會,他也因以往出色的表現被評為先進。

得知馬山槍丟後,派出所出動所有人員找槍,槍如果被壞人使用,公眾安全受到威脅,必須馬上找到。

《尋槍》:我抓捕的罪犯就是自己?

因小萌被殺,在馬山被捕後,大家表示相信馬山槍被竊的說法,紛紛安慰馬山,兒子送來了福爾摩斯探案集(據兒子說是同事拿來的),村民打周小剛(與小萌同居的人),認為是周小剛讓馬山背黑鍋,馬山此時也有生命危險。

派出所警察讓馬山穿上了周小剛描述兇手穿的雨衣,周小剛立刻說,“就是他!他是兇手!”但看清是馬山的臉立刻改口,“這是馬山兄弟,絕對不是兇手。”

甚至所裡的人,也都認定周小剛有嫌疑。

《尋槍》:我抓捕的罪犯就是自己?

但是,清嘉注意到唯一表現和眾人不同的,是馬山的妻子,“那天晚上你確實不在床上一段時間。”“我不應該吃你和小萌的醋。”

親近之人往往會認識得更為真實。對其判斷也不會被刻板印象影響。馬山到底有沒有殺人?妻子是否已經知道馬山殺人的事實?

影片的另一個特色是超現實&意識流的表現手法。表面上好像是馬山喝酒斷片,實際上正是馬山殺人後的自我逃避,選擇性失憶忘記當夜的全部事情。自我保護系統開啟,拒絕接觸殺人後的工具——槍。

《尋槍》:我抓捕的罪犯就是自己?


“沒丟,不見了。”馬山反覆重複這句話,意識中明確槍這一存在並沒有消失,但眼前的槍的的確確“消失”了,在馬山視角的消失。而此時我們跟隨者著馬山的視角,所以我們也看不到槍。結尾,真相大白,殺人的是劉結巴。

可是結巴真的是現實存在的人嗎?還是馬山自身的投射?電影中只有馬山接觸結巴的鏡頭,沒有其他人和結巴同框,在其他人口中也沒有提到結巴。結巴真的存在嗎?

馬山見到結巴就說他結巴,但結巴和他說話卻並不結巴。結巴是不是馬山幻想投射出的另一個自己呢?那個作為殺人犯的自我。

《尋槍》:我抓捕的罪犯就是自己?


結巴說殺人是因為周小剛辦假酒廠,家裡人喝假酒中毒,家破人亡。小萌是被誤殺。

假酒廠是馬山知道的事,其他人並不知道。或者說因為馬山破獲假酒廠案,大家才知道那原來是假酒廠。但小萌死於案件破獲之前,結巴殺人的動機“存在”嗎?

電影中有個細節很有意思,結巴送羊肉粉,馬山給所長送飯,結巴殺馬山,馬山把結巴拷起來,但結局馬山一個人倒在在地上 。這些是不是馬山所映射的現實“塑造”了結巴呢?

《尋槍》:我抓捕的罪犯就是自己?


最後,馬山一個人穿過人群離開,是否象徵馬山已經“覺醒”,他的自我回歸,已經不再需要結巴的存在了?

陸川的《尋槍》,從電影劇情來看,懸疑、刺激,當然姜文出色的表演大大為影片加分。而從電影深層思想看,陸川所要表達的是什麼?這是否就是我們的“逃避”意識呢?

很多人把弗洛姆的《逃避自由》和這部電影掛鉤,也許弗洛姆也給了我們一種闡釋:個人逃避機制,人的異化。

這確實是一部值得思考的電影,清嘉真誠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