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是什麼意思?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是什麼意思?


治理天下合乎“道”,就可以做到太平安定,把戰馬退還到田間給農夫用來耕種,(老百姓)趕著馬來肥田。治理天下不合乎“道”,連懷胎的母馬也要送上戰場,在戰場的郊外生下馬駒子。【出處】

《道德經》第四十六章

原文: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故知足之足,長足矣。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是什麼意思?


白話文:天下有道便會太平,戰馬被農夫用來耕田;天下無道便會發生戰亂,連懷胎的母馬都被送上戰場,只得在野外生下小馬駒。 人世間最大的禍害是不知足,最大的過失是貪得無厭,因此,懂得知足常樂的人,永遠是富足的。

“天下有道”就是天下有了人道。 “天下無道”就是天下沒有人道。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是說天下有了人道,卻將馬約束起來,按人道去行走,致使馬連撒糞都不得自由撒在人道上。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是說天下沒有人道,戰馬就不需要在戰場上馳騁,可以到荒郊野外自然生存。 老子的社會觀,是十分理想的社會觀,不是以某種特殊為特殊,也不贊成某種特殊就可以為特殊。物物平等,也就是“無為”的社會體制。這種社會體制,在人與自然萬物是平等的,人不可以特殊。 應當遵循自然的“無為”的法則去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