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户王德林:只要肯下苦就会有收获

  谷雨时节的镇安县丰河村满目苍翠,到处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天微亮,王德林已经在烟地里出了一身细汗,身后是一行行间宽齐整,已经覆盖上了薄膜的烟垄,沿着河边的梯田一直延伸到山脚下。今年是他脱贫的第6个年头,也是他决定将烤烟种植面积从50亩扩大到70亩关键的一年。几十年来,他从13岁双亲早逝,一次次直面生活苦难,负重前行,逐渐成为全村的烤烟大户和致富能人。

脱贫户王德林:只要肯下苦就会有收获

  1979年王德林出生在米粮镇丰河村西山的一户贫困家庭里,当时西山只有一条下山的羊肠小道,山上没水没电,条件非常艰苦,不过有父母的疼爱和小伙伴的陪伴,他的童年生活虽清苦却快乐,但幸福时光并未伴随他长大成年。王德林七岁的时候母亲突发脑梗,在床上躺了两年去世了。不久后,父亲也去世了,从此他一个人生活。

脱贫户王德林:只要肯下苦就会有收获

  2005年,对居住在西山的村民来说发生了一件大事件,下山的公路修通了,王德林抓住这个机会,向亲戚朋友借了一万块钱,买了西山第一辆农用车,帮乡亲拉柴、拉煤、拉水,成为了西山与外界联系的纽带,同时也给他生活带来了希望。不料有一次突然刹车失灵,车翻到沟里,幸运的是他没有大碍,浑身擦伤,最后村上找了30个劳力把车抬上来,媳妇儿说是不要跑车了,但是不跑车家里就没有经济来源。

脱贫户王德林:只要肯下苦就会有收获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德林和妻子贺永芳一边种地,一边跑运输,两次性命攸关的事故都未能动摇他自强不息、走出贫困的信心和决心。

  2014年,丰河村全面开展扶贫工作,王德林被纳入贫困户,在扶贫干部帮助下,王德林从条件艰苦的西山脑搬到村委会附近的安置点;2014年,丰河村开始试种烤烟,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在妻子的支持下,租地30亩开始种烟;为了盖房和发展产业,当年王德林欠下20万元的债务。

脱贫户王德林:只要肯下苦就会有收获

  30亩的烤烟,在王德林精心照顾下,在汗水中抽芽,在心田里成长,抛开生产成本,王德林就净赚了2万元,当年便申请退出了贫困户,但比钱更重要的收获是他不再是之前惴惴不安的种烟“门外汉”了。

  2015年,他开始使用旋耕机,种烟面积扩大到40亩,净赚4万元,将信用社5万元贷款还清。2017年,在西山同样种植烤烟的连善龙突发脑梗,30亩烤烟无人种植,王德林主动上门,帮他种植、收叶,一天山上山下来回跑。烤烟的2个月,他更是白天在自家烤烟炉前忙,晚上在山上继续开炉烤烟,几个月下来,王德林变得又黑又瘦,却赚到了8万元,他依照之前约定,将4万元送到了卧病在床的连善龙手中。

脱贫户王德林:只要肯下苦就会有收获

  2018年王德林把20万彻底还清了,2019年种烟用工达到七八百个,成为村上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这年,他还买了一辆崭新的四驱越野车,过上了有车,有房,有产业的幸福生活。

脱贫户王德林:只要肯下苦就会有收获

  一路走来,王德林感受最深的是:“种烟和生活一样,虽然会有困难,但只要掌握方法,肯下苦,就总会有收获,曾经的失护孤儿,如今的致富能人,王德林在40年的岁月里遍尝人世的生死离别、酸甜苦辣,却矢志不渝地奋斗再奋斗,泪干了,就用希望去滋润双眼,家碎了,就用血汗一点点拼起来。(镇安手机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