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髮”原來從唐朝時期就開始流行了?

中國人戴假髮的傳統十分悠久。莊子在著作裡說從堯舜時代就開始了。這也許是臆想,但在他生活的戰國肯定有假髮。不然說不出這句“有虞氏之藥瘍,禿而施髢”。“髢”就是假髮。

“假髮”原來從唐朝時期就開始流行了?

中國古代漢族婦女的髮型隨著年齡和身份的變化而變化,年幼時以梳丫髻為多,成年後則改梳丫鬟,出嫁時將發鬟改為髮髻,再配以金、銀、花鈿、珠寶裴翠等首飾形成一種富麗華貴,雍容富態的裝飾風格。

但從“唐代婦女髮髻樣式對比圖”中可以看出,唐代婦女的髮髻花樣翻新、層出不窮,眾多造型美麗的髮髻引來了唐代及後世文人的由衷讚美。妝臺記》中有半翻髻,又梳反綰髻、樂遊髻、開元中,梳雙鬟、望仙髻及回鶻髻、貴妃作愁來髻。貞元中,梳歸順髻,帖五色花子,又有鬧掃妝髻。

“假髮”原來從唐朝時期就開始流行了?

初唐時的婦女一改隋代的平雲式,髮髻一般都纏得比較緊,高高的立在頭頂上,元微之在《李娃行》曾提及“城中皆一尺,非妾髻鬟高”。

又如李賀的“峨髻愁暮雲”等來形容當時高髻之高度。當然一般的婦女的頭髮不足以達到這種高度,所以假髮非常流行,在頭髮中加墊上木頭做的假冠、發墊等,把頭髻墊高。據史書記載,中唐時大量人發從中國東北和朝鮮送至長安,其中一項用途就是用來製造假髮髻,名為義髻。

“假髮”原來從唐朝時期就開始流行了?

義髻源於漢代的巾幗,漢時用木、紙或布帛製作,用時戴於頭上。唐人經過改進,增加了毛髮編織一項。傳說楊貴妃就偏好義髻,“常以假髻為首飾”。

後來出現了所謂的蟬翼,即將鬢角處的頭髮向外梳開,形成極薄極開擴的一層,然後在頭頂上做成一個高髻。這時還有在頭頂上盤成的球形雙髻和扁形的斜髻,也有把頭髮向左右梳開後在耳邊梳成兩個水滴狀的垂髻。有趣的是,唐人使用假髮和現代人的方式基本相同。先將頭髮束至頂部,再將義髻套扣,以簪子固定。只不過現代人用的是卡子。

豐滿的身軀,寬鬆的衣裙,多姿多彩的髮式,優雅自信的神情,構成了大唐仕女的全部。李賀有詩云“峨髻愁暮雲”,高大的峨髻與暮雲共分晚來愁思,憂鬱中又含有幾分浪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