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歲國寶級天文學泰斗,與新冠鬥爭2個月終獲勝利,韓天芑是誰?

引言:98歲高齡勇鬥新冠

4月16號,有報道稱,此前因新冠病毒住院的韓天芑正式出院,回到家中進行居家隔離。據悉,

韓天芑今年已有98歲高齡,是公開報道的最大的新冠肺炎患者。2月中旬左右,韓天芑夫婦因確診為新冠肺炎在武漢協和醫院腫瘤中心接受治療。期間病情一度惡化轉入ICU,而醫院也曾下達病危通知書,讓不少人為他們捏了一把汗。

98歲國寶級天文學泰斗,與新冠鬥爭2個月終獲勝利,韓天芑是誰?

但是之後韓天芑夫婦病情得到控制,並逐步改善,現在距離他們入院已有兩月,在如此高齡並且患有基礎疾病的情況下,通過醫護人員的悉心診療與自身頑強毅力的配合,二老終於挺了過來並相繼出院,這確實可以說是一個奇蹟。

那麼這位與病毒頑強作戰的韓天芑是誰?除了年齡最大之外,他為何獲得這麼多的關注呢?

98歲國寶級天文學泰斗,與新冠鬥爭2個月終獲勝利,韓天芑是誰?

我國大地測量的開創者

提起這位韓天芑老人,在天文學界與大地測量行業極負盛名。他是我國著名的大地天文學和天文地球動力學家,同時也是我國天文大地測量學科的開創者之一。公開資料顯示,韓天芑生於1923年2月11日,浙江省象山縣人,早在解放前就已經參加了大地測量工作,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在解放後,他又全身投入到新中國的測繪事業之中。他在有關天文大地測量理論和實踐方面緊緊圍繞國家需要,做出了切合國家安全測繪保障需求,又具有指導性和前瞻性的重要貢獻。1957年9月,中國科學院地理所大地測量組遷到武漢,並改建為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他作為研究員和室主任一直負責天文大地測量方面的工作,所以也就終生呆在了武漢。此外,他還在天文領域成就斐然,是我國天文地球動力學研究的開拓者之一,在世界時服務、地球自轉變化和恆星光干涉技術的研究中都取得了重要成果。

98歲國寶級天文學泰斗,與新冠鬥爭2個月終獲勝利,韓天芑是誰?

中國的金格爾法

1953年底,我國開始使用進口經緯儀為黃河進行一等天文測量,韓天芑就在這一任務組之中。在外國專家的幫助下,他很快學會了這一儀器的使用方法,並將其用在了測繪之中。在連續測繪任務中,敏銳的他發現這一機器手工操作比較複雜,計算繁瑣,作業時間長,勞動強度仍然大的缺點,在不懈努力下,他得出了適於全能經緯儀的簡化計算公式,使得工作效率提高了5倍,而他的簡化公式,也很快得到國家測繪總局的肯定,被編進"天文測量細則"中。以此為契機,他又在50年代末期,提出了T4全能經緯僅利用接觸測微器按雙星等高法(即"金格爾法")測時的方法,實現天文測時的半自動化記錄,大大地提高了測時的精度,被天文界稱為"中國的金格爾法"。這項科研成果,一直為我國測繪部門用作施測高精度天文座標的重要方法之一。這期間,韓天芑還組織編算了我國大地天文測量的2628顆恆星平位置表、金格爾星對錶、天文基本點測定的最優技術方案等,為天文界專家所注目。

98歲國寶級天文學泰斗,與新冠鬥爭2個月終獲勝利,韓天芑是誰?

60年前勇登"世界屋脊"

1960年5月,我國開展了青藏高原天文測量工作,以韓天芑為組長,韓天芑帶領隊員們,克服了高原反應等一系列困難,在拉薩堅持奮鬥了一個月,首次在工作中解決了天文方位角測定中的人儀差問題,為研究分析天文大地網提供依據。他們建起的高原上第一個天文基本點,精確度高,誤差僅一米多,為普通天文點位誤差的十五分之一左右。填補我國天文測量史上的一項空白,為社會主義建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當代郭守敬:主持一流授時站

1962年底,韓天芑又負責籌建武昌時辰站。準確的授時是國家精密地圖的編制、遠程航空與航海、人造衛星的觀測等工作的必備條件。因此,籌建武昌時辰站,對我國有著重大的實用價值。經過一年的奮戰,韓天芑負責籌建的武昌時辰站保質保量提前竣工。實踐證明,武昌時辰站達到了國內第一流水平。此外他還利用武昌時辰站,從事我國綜合時號改正樓、地球自轉等研究,在國內首先提出在星表系統差中應計入固體潮效應的改正,為我國綜合時刻系統的建立和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做出了貢獻。1980年,我國國際地球自轉聯測,武昌時辰站與國內其他天文臺的經典光學儀器的觀測精度達到了國際前列。

98歲國寶級天文學泰斗,與新冠鬥爭2個月終獲勝利,韓天芑是誰?

康復不忘感恩

可以說,沒有韓天芑的貢獻,我國的天文觀測與大地測量便不可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果。而韓天芑夫婦出院後,也對救助他們的醫護人員感激有加,還委託家屬向幫助治療過他們的浙江、福建醫療隊贈送錦旗,錦旗上寫道:視病人如親人,弘揚醫德醫風。

98歲國寶級天文學泰斗,與新冠鬥爭2個月終獲勝利,韓天芑是誰?

韓老有這樣的學識與人格,著實讓人心生敬佩,這才是德藝雙馨。為科學家點贊!祝老英雄健康長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