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一瞧看一看,崑曲是這樣的藝術

崑曲是中國戲曲的劇種之一,發源於元末明初的蘇州府崑山縣,起初流行於江南一帶,而後風靡全國;盛清時,上至宮廷貴族、下至販夫走卒皆熱愛崑曲。有俗諺雲:“家家‘收拾起’,戶戶‘不提防’”,[3]即反映當時崑曲廣為普及且深入人心的程度。

崑曲以曲唱為中心,唱唸使用之語音為“中州韻”,主要以曲笛、鼓、板等樂器伴奏,風格纏綿婉轉,如石磨中的流水一般細膩,故又有“水磨腔”之雅稱。其舞臺演出形式亦稱“崑劇”,因表演手段豐富、身段具備高度舞蹈性,與唱腔、曲詞扣合得嚴絲合縫,形成精緻的藝術規範,影響所有後出之地方劇種,故素有“百戲之母”之美譽。

瞧一瞧看一看,崑曲是這樣的藝術

雜劇興起於金朝和元朝時的中國北方地區,而南戲則源於建炎南渡時期前後的南方地區。明太祖洪武年間,雜劇與南戲交流融會,形成傳奇體裁,即為崑曲劇本的主要來源。

元末,南戲演出流傳至崑山地區,與當地民間曲調相結合,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聲腔,並在音樂家顧堅推動下而有長足發展,顧堅因此被譽為崑曲之創始人。

明太祖朱元璋曾留意到崑曲的盛行,可見當時崑曲已有一定之發展規模。正德、嘉靖年間,清曲唱家魏良輔繼承古來“以文化樂”的傳統,改良崑山腔,採用中州韻,依字行腔,“調用水磨,拍捱冷板”,使崑腔發揮其細膩婉轉的特色,因之有“水磨調”、“水磨腔”之稱。而後以崑腔演唱的《玉玦記》、《鳴鳳記》、《浣紗記》等傳奇新作問世,崑腔始風行大江南北,成為明代戲曲四大聲腔之一。

崑曲腳色以生、旦、淨、末、醜、外、貼七個家門為基礎,其中又有更細膩之劃分:“生”又分為巾生、官生、窮生、雉尾生;“旦”分有正旦、刺殺旦(四旦)、閨門旦(五旦)、貼旦(六旦)、老旦、武旦等;淨和醜分有大面、白麵、二面、小面等。而後七“家門”又細分為“江湖十二腳色”,意指具備此十二個家門之演員,即可成立戲班闖蕩江湖了。清嘉慶、道光年間,崑曲腳色行當又發展為更加豐富的“二十家門”。

瞧一瞧看一看,崑曲是這樣的藝術

崑曲在江南定型之後,不斷蕃衍發展,在明萬曆初傳入北京。崑曲在當時被尊為“官腔”,從萬曆鈔本《缽中蓮》中可看到,凡劇中之神佛及“正面人物”俱唱崑曲,而一些妖鬼、奸邪與被醜化的角色,則唱地方小調。足見崑曲很早就被認作是“正統”、“嚴肅”的聲腔了。康熙中葉以後,《長生殿》、《桃花扇》兩部傳奇名著寫成並盛演於京師,在制曲和唸白方面嚴守中原音韻,採用了北京官話,俗語,音樂上大量使用了北曲並溶入了弋腔的成分,極大地適應了北京聽眾,對崑曲起到承先啟後的作用,推動了北京崑劇的一個高潮。

明嘉靖至清乾隆之間二百多年乃崑曲全盛時期,其舞臺藝術於此時發展成熟。乾隆時期崑曲家葉堂的“葉派唱口”影響尤其深遠。此後花部興起,以崑曲為代表的雅部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秋,由高朗亭率領的三慶徽班入京後,接踵而至者有四喜、和春、春臺,以及啟秀、霓翠各班,這些戲班都兼演崑曲。入京不久,啟、霓報散,二班中專唱崑曲者皆入四喜,其它歸入三慶班。當時“四大徽班”中四喜以演崑曲著稱。此外,京錢一帶班社中專演崑曲藝人尚多,而程長庚獨以《回頭岸》及《釵611記》之大審稱最,後期孫菊仙之李若水即得程之真傳。光緒十年以來,程長庚、楊鳴玉、梅巧玲、朱蓮芬諸人相繼萎謝,此後崑曲雖有王楞仙、陳德霖等著稱,實際已成強弩之末。

瞧一瞧看一看,崑曲是這樣的藝術

然而薪盡火傳,民間曲社唱曲活動綿延不絕,成為保存曲唱傳統的主力。崑曲教學講究“口傳心授”,民國時期成立的崑劇傳習所的“傳”字輩學員尚可演出四百多出摺子戲。吳梅還曾把崑曲帶入大學,使其成為正式科目。但由於戰亂和政局動盪,藝隨人亡,今日傳統劇目的數量急劇減少,保存與傳承成為當務之急。

1956年,浙江崑蘇劇團根據傳奇《雙熊夢》改編《十五貫》登臺,周恩來觀賞演出後發言:“你們浙江做了一件好事,一齣戲救活了一個劇種。《十五貫》有豐富的人民性和相當高的藝術性。”從而引發了一連串搶救崑曲的文化活動。

2001年,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