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工程

球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已正式通車運營近一年。它的建設創下多項世界之最,被英國《衛報》評為“新世界七大奇蹟”。其中,島隧工程項目是該工程難度最大的部分。10月16日,在首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上,

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總工程師林鳴表示,中國大工程建造已到可以選擇設定最高目標的時代,“可以帶給人們過程與結果的美好體驗”。


港珠澳大橋工程


時代決定大工程的建造目標。林鳴說,大橋自身的建設和運營一直秉承著綠色和可持續的理念。港珠澳大橋的鑄造技術,減少了近千萬方的海上挖泥量,縮短了近3年的海上作業時間,保護了瀕危物種中華白海豚。工程中首創的半剛性沉管結構,突破了過去世界範圍內“非剛即柔”的沉管結構體系,節省了數十億元的工程維護費用。“通過不斷超越世界先進的工程理念和技術,我們可以為全球可持續發展不斷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林鳴說。

他認為,當今中國具備很多創新機會、較好的創新條件、較大的創新空間和自由。不過,創新意味著向未知邁進,未知,就意味著風險。在大工程建設中,如何平衡創新和風險的關係?林鳴說,中國總結出的方法,是堅持科研先行、堅持實驗先行。在工程存在重大風險的地方要先進行科研攻關,在可以允許失敗的地方先進行驗證實驗。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建設期間,工程直接建設費的4%投入了科研攻關,總共進行了136項驗證實驗,確保了大橋高質量、高速度、高效益完成。“我的體會是,中國大工程建造技術,通過創新能夠超過世界已有的同類技術。

”林鳴說,有這種底氣,充分條件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國家體制,必要條件則是中國幾代工程師與科研人員在實踐中總結出的科學的工作方法,以及可以為我所用的世界先進科技。

當然,在大工程建造管理上,還有需要注意的問題。林鳴強調,在科技高度發達、工程條件極大改善的情況下,認識問題其實比解決問題更難。“要在認識上下功夫,不斷補短板;也要重視細節。”此外,還需要培養更多高素質工程師,更多高技能工人。

林鳴回憶起建設島隧工程時的艱難。這一工程需要的外海沉管隧道安裝技術,只有少數幾個發達國家掌握。建設港珠澳大橋前,中國在此領域的技術積累幾乎為零。安裝33節、重約八萬噸的沉管,如此大規模、高強度的海上安裝作業,在世界上也是首次。“我們抓住了這次機會,通過自主攻關,突破了核心技術。”林鳴說,建設過程中經歷了一系列意外波折,曾兩次停工超過100天。但是,工程團隊依然做到了零事故、零傷亡。“大工程管理需要全員深度參與工程風險的辨識與排查,需要全國各專業頂級專家參與工程方案的審查,進行技術支持,也需要現代科技帶來的信息化手段。”

林鳴說,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科學,以人的安全和綠色可持續為發展主線,就能找到大多數的工程的認識問題和細節問題。“有些問題用現有技術就能解決,對那些現有技術無法解決的問題,我們也能集中力量辦大事,站在全球高度,整合全球資源,並最終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核心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