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類存在而設計的宇宙,我們是虛擬存在還是實驗小白鼠?

從古至今,我們都在思考一個問題,我們這個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它是烏龜馱著的一塊土地還是一個以地球為中心封閉的球體?

科學發展到今天,我們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宇宙觀,但是知道的越多,卻遇到了越多的疑問。這個宇宙來源是什麼?這個宇宙有沒有更高一級的承載空間?這個宇宙是無邊無際的嗎?這個宇宙是真實的嗎?等等。

在所有問題中,最大的疑惑應該就是人類的存在,因為科學研究發現人類的誕生需要宏觀微觀各個層級的多種因素的精心調校,一個層級的

為人類存在而設計的宇宙,我們是虛擬存在還是實驗小白鼠?

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這個宇宙似乎是為了讓人類存在而刻意設定了各種參數。

例如,質子是非常微小的粒子,它是帶正電的亞原子粒子,它和中子一起組成了原子核,原子核的外部圍繞著帶負電荷的電子軌道,原子核和電子共同構成了原子。但奇妙的是,質子的大小剛好是電子的1836倍,如果他們稍大一點或者稍小一點,那麼原子就無法形成分子,人類或者說生物就無法存在。奇怪的是,這個數恰到好處,不是100倍也不是1萬倍,儘管它們的大小懸殊,但它們恰到好處的達到了平衡。

宇宙的膨脹速度也“恰到好處”,如果這個膨脹速度稍微快一點,物質就會四散飛開,也就無法形成恆星、星系,反過來,如果膨脹速度稍微慢一點,引力就會把所有的物質都拉到一起,宇宙將坍縮成一個奇點。但事情顯然很巧妙,我們的宇宙膨脹正好處於臨界速度,這個速度準確度達到10^55層級。

再有就是萬有引力常數,科學家通過用計算機模擬得出,萬有引力常數也是恰到好處,如果它小一點,那麼星系引力將無法束縛自身,星系也會分崩離析,如果大一點,又無法形成穩定的星系。

再者,強相互作用力即使比現在的值小1%,鐵原子以上的元素都將無法形成,碳元素也變得不穩定,人類產生的基礎將不復存在!

還有其他很多很多宇宙參數,都不能哪怕改變一點,否則就是宙毀人亡!

地球位置設置的如此舒適

為人類存在而設計的宇宙,我們是虛擬存在還是實驗小白鼠?

再考慮生命的搖籃地球。

目前我們已經知道,太陽系只有地球適宜生命生存,水星、金星比地球靠近太陽,地表溫度極高,大氣都在沸騰,液態水無法存在,生命也就無法生存;反之,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又因為離太陽遠,變得非常寒冷,水都變成了冰,生命更加無法生存。

顯然地球處於一個非常溫暖舒適的區域,這個區域也被稱為宜居帶(目前認為,距離太陽0.95至2.4個天文單位的範圍是太陽系的宜居帶)。

當然處在這個宜居帶裡面的還有火星和月球,但是對它們的探測表明,月球表面沒有大氣,火星表明沒有液態水源,可見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一個囊括所有能產生生命的條件的星球。

你以為這就完了?

我們再看太陽系在銀河系裡的位置,你更吃驚,因為銀河系居然也存在宜居帶這個概念,而且太陽系正好處於銀河系的宜居帶內。

為人類存在而設計的宇宙,我們是虛擬存在還是實驗小白鼠?

如果太靠近星系中心,物質就變得十分密集,它們圍繞銀心運轉速度更快,恆星位置變動頻繁,引力環境複雜,可以說,這裡經常發生的一些事件都是可以分分鐘毀滅人類的,比如經常有不明隕石砸過來,或者有大量的脈衝星不停用高頻X射線和伽馬射線掃滅生命,那些超新星和伽馬射線暴對生命的危害更不用說,還有銀河系中心那個巨型黑洞,一邊吞噬物質,一邊還狂噴伽馬射線。

離星系中心近不行,遠離星系中心也不行,銀河系的外圍就像銀河系的郊區,冷冷清清、無人問津,物質資源極為匱乏,形成生命所需的金屬元素(除了氫和氦,其他都算金屬元素,這些元素一般都在恆星內部或超新星爆發中形成)極少,所以在這裡誕生生命更加不可能。

所以,太陽系的位置優勢就突出了出來,既有生命產生所需的足夠物質,又有生命發展所需的穩定的環境。

為人類存在而設計的宇宙,我們是虛擬存在還是實驗小白鼠?

如果我們瞭解的更多的話,你肯定知道,地球的優越性和特異性表現在方方面面。

地球磁層阻擋了太陽風中的高速粒子流

地球的大氣層氣體含量正好合適,太多,就會發生失控的溫室效應,太少又會讓生命暴露於奪命的宇宙射線中。

地球表面的反射率恰到好處,太高保存不了溫度,就會發生冰川期,太低,又會引發失控的溫室效應。

地球磁場也恰到好處,它太弱,我們就會被宇宙射線摧毀,它太強,我們又會被電磁風暴摧毀。

為人類存在而設計的宇宙,我們是虛擬存在還是實驗小白鼠?

地球溫度恰到好處,因為生命生存必須的水在地球這個溫度段內正好是液態,而且性質穩定,可以承載生命的新陳代謝,太熱太冷,生命都會失去生存的基礎。

再有就是地球公轉傾角,這個傾角的存在確保了地球上的四季變化,而能夠讓這個傾角保持穩定的一個最大因素就是月球的引力作用,在進一步說,月球的存在也是如此特異,月球和太陽實際大小與離地球距離的比值都是107左右,所以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和太陽大小一樣,這種特異配置在全太陽系都是獨一無二的。

所以說,地球的位置真是得天獨厚,通過精巧的地日、地月作用,相互制約並達到某種和諧狀態,它們通過共同的努力締造了生命的神話。由此也可以看出,我們所在的地球真的彌足珍貴!

生命誕生髮展是個奇蹟

地球生命演化示意圖,時間縮放到一天時間

為人類存在而設計的宇宙,我們是虛擬存在還是實驗小白鼠?

即使上面的條件都滿足了,生命的出現也還是一個奇蹟。

宇宙自大爆炸後,產生的都是氫、氦等元素,這些元素需要在太陽這種恆星中聚變才能生成更重的元素,但是普通的恆星核聚變到達鐵元素就降溫了,因為恆星的重力無法維持鐵元素繼續融合,而只有超新星才能繼續坍塌爆炸,並聚變為金元素等高密度物質,然後留下一顆中子星或者黑洞,其餘物質拋灑至周圍,只有出現這些較重的元素,生命出現才有了物質基礎。

氨基酸分子的結構,根據R的不同,可分很多類

但是這些物質還都是基本的元素和簡單的化合物,只有經過某些特定的物理和化學過程,這些簡單的化合物才能進一步搭建出糖、氨基酸、核苷酸、鹼基等更為複雜的化合物。

為人類存在而設計的宇宙,我們是虛擬存在還是實驗小白鼠?

而這些更加複雜的化合物又需要更加複雜的過程和苛刻的條件,才能產生了多聚核苷酸(RNA)和蛋白質分子等具有基本生物特徵的極其複雜的化合物。

單細胞生物

蛋白質等大分子複雜化合物又需要經過極其漫長的時間和極其偶然的相互作用,才能自發聚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封閉的整體(也就是單細胞生命),它們在細胞內部合理分工、各負其責,共同維持這個整體的生存。

生物進化樹

這個簡單的生命體出現後,還需要經過隨機的變異、漫長的自然選擇和進化,才能出現當今生物體擁有的複雜高級的功能,比如眼睛、神經系統、循環系統等等。

最不可思議的是,這一堆物質搭建的軀體中居然進化出了人類,併產生了意識這種非常複雜的過程。

這一切的一切就是個奇蹟,一堆物質組成的肉體機器,竟可以思考“我為什麼存在”這樣反視自我的問題。

如果用熵這個概念來衡量生命存在的意義,那麼可以說,沒有生命存在的宇宙,都是在向熵增方向發展,生命的出現第一次宣告低熵體的出現。但沒有意識的生命體也僅僅是在適應環境並維持自身的低熵,只有產生了意識的生命體才會主動改造環境,把低熵狀態向整個周邊環境擴展!

如果你仍然不理解生命誕生髮展過程的不可思議之處,我們可以舉一個不恰當的例子,想象在廚房的桌子上放了幾塊碎玻璃,在臥室的床上放了幾塊碎步,幾天後發現,這些玻璃居然自己變成了精緻的酒杯,這些布自己拼成了一件精美的衣服,而且這酒杯和衣服還產生了意識,能夠認識到自己是酒杯和衣服,還要把廚房和臥室都改造成適宜他們生活的環境,比如搭建自己生活的盒子等等。

是不是感覺這個例子很不可思議,但真實的生命誕生比這過程還奇蹟的多的多,可以說生命的出現就是種種發生率極低的巧合的結果,而人這種有智慧的生命的誕生更是巧合中的巧合。

地球長時間的穩定進化環境極為罕見

從生命到智慧生命,進化週期十分漫長,為了誕生人類地球生命用了約35億年。

這35億年,雖然地球經歷了5次生命大滅絕:我

為人類存在而設計的宇宙,我們是虛擬存在還是實驗小白鼠?

第一次:奧陶紀大滅絕。距今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事件:導致大約85%的物種絕滅。原因,冰川期以及冰期結束後的氣候反彈;

第二次:泥盆紀大滅絕。距今3.65億年前的泥盆紀後期,70%的海洋生物遭受了滅頂之災。原因,海洋缺氧事件,海平面上升和全球變冷;

第三次:二疊紀大滅絕。距今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事件:導致超過96%的地球生物滅絕。原因,極度乾燥和炎熱,大型火山噴發導致大量二氧化碳噴入大氣,導致了溫度上升和海洋酸化。此後地球生命經歷了一千至兩千萬年的恢復期。也有有些科學家認為,隕石或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了二疊紀末期的生物大滅絕。

第四次:三疊紀大滅絕。距今2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發生了第四次生物大滅絕,76%的生物滅絕,爬行類動物遭遇重創。極端的火山噴發,盤古超大陸裂開,全球升溫,大洋酸化。原因尚有爭論。

第五次:白堊紀大滅絕或恐龍大滅絕。6500萬年前,白堊紀晚期,70%生物滅絕,侏羅紀以來長期統治地球的恐龍滅絕。原因,海平面降低,火山活動導致了百萬年尺度的生物數量減少。災害導致酸雨和氣候變冷。大型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進一步的滅絕。

但是,無一例外,這些大災難都留下了生命的種子,也就是說從地球出現生命到現在,這35億年,生命的發展過程一直能夠延續並最終進化出人類這種高級智慧生命,這是多麼的不可思議,這麼長時間的穩定環境其發生的概率本身就非常低,不信的話,看月球上的隕石坑就知道了。

為人類存在而設計的宇宙,我們是虛擬存在還是實驗小白鼠?

那麼你有沒有問過自己,為什麼這裡能維持35億年的平靜歲月(平靜是相對超新星爆發、伽馬射線暴、巨型隕石等滅絕所有生命的事件而言)?外星生命為何從未出現

如果考慮人類的特殊性,我們還要討論另外一個事,那就是費米悖論,1950年的一天,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家費米在和別人討論飛碟及外星人問題時,突然冒出一句:“他們都在哪兒呢?”這句看似簡單的問話,就是著名的“費米悖論”。

它隱含的意思是,銀河系恆星如此之多,即使用各種苛刻條件去篩選,仍然還有數量龐大的恆星系可供生命演化,假設人類只要用100萬年的時間能飛到銀河中各個星系,那麼外星人只需要比人類早進化100萬年,現在就應該來到地球了,然而,迄今為止人類並未發現有任何外星人的蛛絲馬跡,所以在人類還沒發現外星文明之前,費米悖論都無法被打破。

而回答費米悖論的其中一個解釋就是,人類是如此特殊,以至於在宇宙中是根本無法複製的獨一無二的存在。

為什麼人類如此特殊?

為人類存在而設計的宇宙,我們是虛擬存在還是實驗小白鼠?

那麼,我們人類為什麼這麼特殊?為什麼周圍的一切都像是精心調校的結果?為什麼人類的出現像是偶然,但更像是必然?

目前,對這一切解釋比較合理的就是“人擇原理”,當然還有其他一些大腦洞解釋,但這些解釋無一例外都無法證實,所以大家也不要過多糾結這些理論的真實性。

人擇原理

對於人類這種種巧合,科學界也有很多思考,其中比較靠譜的解釋就是人擇宇宙學原理,或簡稱“人擇原理”,它是由鮑羅和泰伯拉提出。這條原理很複雜,但簡而言之,就是說正是人類的存在,才能解釋我們這個宇宙的種種特性,因為宇宙若不是這個樣子,就不會有我們這樣的智慧生命來談論它,這理論聽起來確實還是蠻有道理的。

我們是試驗品嗎?

為人類存在而設計的宇宙,我們是虛擬存在還是實驗小白鼠?

還有一種解釋認為,我們是被精心培育出來的試驗品,其他更高等級的宇宙文明通過營造各種適宜的條件培養出了我們人類這種物種,目的是通過我們測試某種理論的可行性,比如研究文明進化等等;還有人說,人類可能就是高級文明的放牧的牲畜,高級文明圈養我們是為了最終的“收割”或者說“屠宰”!

我們是虛擬世界生命嗎?

另外一種更加腦洞的解釋是,我們可能是生活在虛擬世界的虛擬生物,是更高級文明電腦中圈養的電子寵物,正是他們精心設定的各種宇宙參數,才誕生了我們這種生物,他們圈養我們也許是為了娛樂,也許是為了做某種模擬實驗。

結語,

宇宙如此浩瀚

人類如此渺小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生命不息

探索不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