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成绩差,掌握这3个方法,让孩子重拾自信与学习乐趣

我们每天都在教孩子学习各种知识,在教孩子的过程中,我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发现: 在教孩子某个词时,我们反复说反复说,孩子好像并没有听进去,也不肯说。等我们把这件事早已忘记时,孩子突然冷不丁地清晰地讲出这个词,让我们着实一惊。

原来孩子的学习过程与我们的想的并不一样,是有很多规律可循的。

1.学习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重要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他把学习分为图式,同化,顺化,平衡4个过程。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图式是通过同化和顺化而不断发展的,以学习新知识和适应新的环境。

其实简单的讲,就是孩子从接触一个新知识,提取知识的架构,然后通过不断的有意义的重复重复,把知识内化吸收并能够推理出类似的知识要点的过程。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要有大量有理解的练习,而不是简单的量的积累。

就拿孩子学习英语这件事来讲,我们以为孩子去上个英语辅导班就能把英语学好了,其实作为语言尤其是一门需要环境的课程,很重要的是除了课堂在家里也能让孩子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即使没有条件也可以利用现代网络的发达而创造条件。

同时对于某一句式的学习,不是学会某句话就好了,而是提炼出这句话的句型,然后学习将它用于多个场景,也就是皮亚杰理论中的顺化,最后才能得心应手的掌握这一类知识点,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这些同样适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孩子学习成绩差,掌握这3个方法,让孩子重拾自信与学习乐趣

2.学习中注重孩子的感受和体验。

孩子大脑发育还不够完全,其逻辑运算能力在幼年时还不是很好。他们真正学习知识很多来自于他们的感受体验,所以我们在教孩子时要多结合孩子的感受,尽可能的调动他们的能动性。

如在学习数学运算时,我们就可以多结合生活中的食物或是孩子喜欢的玩偶进行模拟,这样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有更直观的体验。再比如教孩子学习“苹果”这一词语时,比较一下哪种方法孩子学习得更快。图画上的苹果,现实中的苹果,苹果园去摘苹果,肯定是最后面这个过程孩子学习的最快,因为它几乎调动了孩子全身的机能,想不学会都难。

可孩子们学习一个新鲜事物,我们不可能都给他提供一个苹果园,但我们可以尝试着创造更多的机会,如角色扮演,现场模拟等各种方法来调动孩子的感官和更多的可能性,那么孩子自然也会学得更积极投入,更为自己所用。

孩子学习成绩差,掌握这3个方法,让孩子重拾自信与学习乐趣

3.接纳孩子的不同。

很多家长在孩子入学后,就会特别担心孩子成绩差,心里总会有不平,为什么别的孩子能拿高分,我的孩子总是考的不理想?是不是孩子太笨了?结果我们越来越焦虑,孩子也越来越没有信心,便形成了恶性循环。

很大原因是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自己心目中的标配型孩子,学什么一学就会,考试一考就考满分。可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不同和特质,他学习吸收知识的途径和内容也不同,自然在考题同样的情况下考分也不同。只有认清和接受我们孩子与其他孩子不同,才能在面对结果时做出更理性的分析和思考。

孩子学习成绩差,掌握这3个方法,让孩子重拾自信与学习乐趣

很重要的就是要有积极的反馈,不管孩子考得好与差,我们都要给孩子做积极的反馈。就是说好在哪里,如何继续保持,差在哪里,下次如何改进与突破,哪怕一点点也是进步,这样孩子才能沿着自己的成长轨迹,不断地通过有效的学习,一点点的去积累,成就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