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击-6空射反舰导弹—让中国空军首次具备超视距攻击能力

上世纪70年代,南海问题开始紧张,此时的中国空军手里却没有一款合适的武器满足对海对地攻击的需求。当时的国内形势还比较混乱,早些年设想的风雷一号空射反舰导弹还停留在纸上,科研队伍也早已散伙。

直到75年9月,上级终于同意轰-6导弹载机项目继续进行。同年11月,国防工业部门要求以风雷一号导弹的原设计方案为基础,尽量选用现有成熟的零部件,以最快速度研制出新导弹提供部队装备。至此,空射反舰导弹的研制工作又重新启动。

克服困难,研制工作走上快车道

1977年4月,海军和主管部委在青岛联合召开空射反舰导弹系统方案审定会及配套定点协调会,近60家科研单位参会。会议明确了研制程序和研制配套生产分工,会议决定,新型空射反舰导弹定名为鹰击6号空舰导弹,载机采用轰-6甲的改进型轰-6丁,轰-6丁两侧机翼下各挂载一枚鹰击-6导弹。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国空射反舰导弹的研制进入了快车道。

鹰击-6空射反舰导弹—让中国空军首次具备超视距攻击能力

最终定型的鹰击6虽然气动布局与海鹰系列非常类似,但由于前后拖了近十年,技术上有不少进步。该型弹弹体长7.36米,直径0.76米,梯形的主弹翼面积较大,翼展达2.4米,使得该弹的飞行性能相当不错。弹尾为二次曲线旋转体,在弹体腹下有一腹鳍,内装电缆和导管等,三个尾翼安装在弹体尾部,它们之间的夹角为120度,每一尾翼后缘都有一个操纵舵。

新型单脉冲体制末制导雷达

与海鹰导弹相比,鹰击6导弹最大的改进是导航/末制导系统。原先上游1号和海鹰导弹采用的是圆锥扫描雷达,圆锥扫描体制大致可以描述为以一束与天线中轴线成很小角度、宽度只有1-2度的笔形波束围绕天线中轴旋转来确定目标空间位置,扫描范围类似一个圆锥的目标扫描方式。这种扫描方式早在二战期间就已经应用,优点是结构相对简单,缺点是无法对抗角度欺骗干扰。

鹰击-6空射反舰导弹—让中国空军首次具备超视距攻击能力

而鹰击6导弹的末制导雷达采用了新型单脉冲体制末制导雷达。早在70年代初,我国就成功研制出了单脉冲末制导雷达,并开始在海鹰导弹上进行改装试验。但由于时代的混乱让试验荒废了多年。因此研制鹰击6时,单脉冲雷达的许多项目试验都是从头再来的。从1977年起,三年间研制了9套DM1A单脉冲末制导雷达进行试验。1981年改进了抗干扰电路后命名为DM1C。经过1982年的几次试验后,单脉冲末制导雷达整机终于定型,并最终装上鹰击6号使用,这也是我国第一种实用化的单脉冲末制导雷达。

鹰击-6空射反舰导弹—让中国空军首次具备超视距攻击能力

与上游、海鹰相类似,鹰击6也非常重视打击威力,采用500千克聚能爆破型战斗部,只需要1到2枚,就可以将敌人的6000吨级的水面舰艇击沉。引信系统包括两套电引信和一套机械引信,三套引信均为触发式引信,且都有三级安全保险装置,从而保证了导弹的安全性和作战效能。

海空军首次具备超视距攻击能力

1982年6月19日,一架轰-6丁轰炸机搭载鹰击6导弹在渤海靶场进行打靶试验。飞机在2000米高度发射了第一发鹰击6,导弹射出后在800米左右高度自动点火,导弹按照装定诸元自动转向射击航向和将高度降低到100米改为平飞,呼啸的超低空飞行。在到达预定航程后,弹上末导雷达开机自动搜索,不到2秒即捕捉到了海上的标靶,监测末导雷达的仪器听到了嘟嘟的搜索雷达信号变成了急促上升的呼哨声,弹上自动驾驶仪随即控制导弹加速俯冲,直接命中这个靶标,导弹炸起的水柱有100多米高。

鹰击-6空射反舰导弹—让中国空军首次具备超视距攻击能力

鹰击6导弹的成功试验,宣告了空军终于有了一样能拿得出手的对海对地导弹。试射成功之后,鹰击6导弹随即正式服役,并迅速批量装备部队。轰六丁轰炸机的作战半径为1800-2000千米,挂载的鹰击6最大有效射程110千米,发射扇面正负12度,从沿海机场出动,可以封锁500-600平方千米的海域,具有了一定的超视距攻击能力。

鹰击-6空射反舰导弹—让中国空军首次具备超视距攻击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