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岁考中秀才,六十五毒发身亡,揭秘神机妙算刘伯温

今天,知闻君给大家讲讲助朱元璋一统天下的军师刘伯温。

十二岁考中秀才,六十五毒发身亡,揭秘神机妙算刘伯温

公元1311年7月1日,刘伯温出生在了浙江文成的一个中产家庭,刘家是耕读传家,刘伯温的父亲是县教育局的领导,所以刘伯温六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一起读书识字,因为天生聪颖,所以刘伯温学什么都很快,一般的字只要看一遍就可以写出来,七岁便可以独自博览群书,阅读速度一目十行,十二岁的时候就把刘家祖传的藏书反反复复看了十几遍。

十二岁考中秀才,六十五毒发身亡,揭秘神机妙算刘伯温

那个时候的中国与现在不同,因为读书的人少,所以书籍很珍贵,而且也没有图书馆,很多书籍都是私人珍藏,无书可读的刘伯温便决定去参加童生考试,结果十二岁的刘伯温一举便中了秀才。

十二岁考中秀才,六十五毒发身亡,揭秘神机妙算刘伯温

十四岁的时候,刘伯温进入府学读书,主要学习《春秋》,这本儒家经典一般的成年人来看都会觉得晦涩难懂,但是十四岁的刘伯温却读的津津有味,甚至可以引经据典举一反三,这种违反常理的行为让他的老师大为震惊,接连感叹这刘伯温生来就是读书的料。

到了十七岁的时候,府学的藏书也被刘伯温反反复复读了十几遍,因为实在无书可读,而且府学的老师们也感觉刘伯温的知识储备远远超过了他们,实在是教不动了,于是这些老师便联名给当时的处州名仕郑复初写了一封推荐信,少年刘伯温便带着这份推荐信拜在了程朱理学大家郑复初的门下,系统的接受儒家通经致用的教育。

十二岁考中秀才,六十五毒发身亡,揭秘神机妙算刘伯温

郑复初

据明史记载,因为刘伯温表现太过优异,所以郑复初十分好奇是怎么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这样勤学好问天资聪颖的孩子,于是便到刘家进行了一次家访,最后郑复初对刘伯温的父亲说:“一定是您的祖先福德深厚,所以刘伯温才会如此的出众,以后你们刘家一定会因为刘伯温而光耀天下。”

郑复初作为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藏书自然也是浩瀚如海,刘伯温因此而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做了深入的钻研。

十二岁考中秀才,六十五毒发身亡,揭秘神机妙算刘伯温

公元1333年,二十三岁的刘伯温赴元大都参加会试,一举考中进士,原本按照正常的程序,元朝廷应该封官赏赐,可惜生不逢时,赶上元末兵荒马乱战火不断,朝廷自顾不暇,就打发刘伯温回家等通知。

十二岁考中秀才,六十五毒发身亡,揭秘神机妙算刘伯温

刘伯温在家等了三年,朝廷的委任状才发了下来,封他为正八品的县丞,喊他尽快到江西省高安县去报道,所谓的县丞,其实就是县长的秘书兼副县长,作为县里的二把手协助县令处理政务。在职期间刘伯温勤于职守,执法严明,深入乡间,体察民情,很快就作出了政绩,因为为人刚正不阿,做事公平公正,所以很受百姓的拥护,但是因为同情和维护百姓的利益,得罪了很多当地的乡绅地主,严查贪腐的时候又得罪了县里的大小官员,刘伯温在高安干了五年副县长之后,便辞去了铁饭碗,回到了老家浙江文成。

十二岁考中秀才,六十五毒发身亡,揭秘神机妙算刘伯温

在老家赋闲两年之后,公元1343年,朝廷一纸诏书将刘伯温任命为江浙儒副提举,兼任行省考试官,所谓的江浙儒副提举,相当于现在江苏省和浙江省的教育厅副厅长,兼任行省考试官的意思就是负责浙江和江苏两省的省考事宜,但是从副处级变成副厅级的刘伯温并没有因为官职的升迁而与其他官员同流合污,在元末腐败的官场来说,刘伯温始终是一个坚守原则刚正不阿的另类,一年后,因为实名举报顶头上司徇私舞弊,被周围的同僚排挤,所以便再次辞官归隐。

十二岁考中秀才,六十五毒发身亡,揭秘神机妙算刘伯温

从公元1344年到公元1352年的8年间,刘伯温时而归隐田园,时而云游四海,结识了很多闻名遐迩的文人,其中就包括欧阳苏、月忽难、陶凯、竹川上人、照玄上人、刘显仁、郑士亭、熊文彦等名士。

公元1352年7月,红巾军首领徐寿辉攻破杭州,朝廷第三起用刘伯温为江浙元帅府都事,协助当地政府平定贼匪叛乱,主要消灭目标为方国珍的起义军,不久方国珍就被刘伯温活捉了,但是此时元朝的左丞帖木儿想诏安方国珍,刘伯温则认为方国珍作为起义军的头目一定要斩首示众以儆效尤,结果方国珍为了活命,花重金贿赂元朝各级官员,在重金诱惑之下,帖木儿和各级官员越看刘伯温就越不顺眼,毕竟目前也就只有刘伯温一直叫喧着要杀了他们的财神爷方国珍,于是这些贪官就合起伙给刘伯温穿小鞋,最终方国珍不但保了一命,还被封官加爵。

十二岁考中秀才,六十五毒发身亡,揭秘神机妙算刘伯温

公元1353年,对元朝贪污腐败的政府失望透顶的刘伯温第三次辞官,自从辞官回家后,刘伯温就发现随着红巾军的起义,元朝政府开始逐年加大对老百姓的赋税徭役,看着民不聊生的天下苍生,刘伯温只能暗自叹息。

直到公元1360年,朱元璋得知刘伯温的人品及才干后,便亲自恭敬的将他请到了南京,拜为军事,刘伯温分析时局之后,写了一篇堪比诸葛亮《隆中策》的计谋,名叫《时务十八策》。

十二岁考中秀才,六十五毒发身亡,揭秘神机妙算刘伯温

有了刘伯温的辅佐,朱元璋便如开挂一般,先铲除陈友谅,后灭了张士诚,同时摆脱了小明王韩林儿的道德绑架,自立为王,建立大明王朝,天下归心。

朱元璋得了天下,开始论功行赏,刘伯温被封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也就是现在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副院长兼国家图书馆馆长,也算是位高权重的大明统治阶层的核心成员。

十二岁考中秀才,六十五毒发身亡,揭秘神机妙算刘伯温

论功行赏

作为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副院长,刘伯温在建国初期就十分重视法制建设,所以徇私枉法之徒非常惧怕刘伯温,这其中就包含丞相李善长的心腹李彬,李彬时任中书省都事,因为贪图享乐便纵容下属为其强抢民女,最后还杀人灭口毁尸灭迹,这种行径按照大明律是要斩立决的,但是因为李善长的庇佑,导致李彬可以逍遥法外为所欲为,刘伯温得知此时之后,便暗自将李彬的罪证搜集好交给了朱元璋,得到朱元璋授权后,刘伯温便在祈雨的时候斩杀了李彬,从此与百官之首的李善长反目成仇。

而刘伯温祈雨之后的数月一直没有下雨,天下大旱,于是李善长便以刘伯温在祈雨时杀人惹恼了上苍为由,请求朱元璋治刘伯温的罪,恰逢此时刘伯温的发妻去世了,刘伯温自知扳不倒李善长,于是便乘机告老还乡,办了退休手续溜回了老家。

明朝的时候,每年元旦当天,所有的退休高官都要到京城去上朝觐见皇帝,刘伯温虽然退休了,但是每年元旦还是要去见朱元璋一面,李善长块退休的那一年元旦,朱元璋单独召见了刘伯温,列出了三位宰相人选,分别是时任副宰相杨宪、副宰相汪广洋以及时任宰相助理胡惟庸,要征求刘伯温的建议,结果刘伯温说着三人都不合适,特别是胡惟庸,千万不可委以重任,要知道,胡惟庸当时可是刘伯温的铁杆粉丝,对刘伯温是非常的尊敬的。

十二岁考中秀才,六十五毒发身亡,揭秘神机妙算刘伯温

朱元璋听到刘伯温的回答后,就说看来宰相人选只能是你刘伯温了,刘伯温停了连连拒绝,直言自己为人太过刚硬,不会变通,不适合做百官之首。

后来朱元璋权衡利弊之后便将胡惟庸定位了宰相,而胡惟庸也从朱元璋身边的小太监那里知道了刘伯温极力反对自己做宰相的事情,对此胡惟庸很气愤,对刘伯温的敬仰也转变成了憎恨。

公元1375年,刘伯温因为风寒卧病在床没有参加当年元旦的早朝觐见活动,朱元璋得知消息后,便派宰相胡惟庸带上太医前去看望,太医按照胡惟庸的指示开除了药方,结果刘伯温吃了药之后,感觉腹胀难耐,十分痛苦。

十二岁考中秀才,六十五毒发身亡,揭秘神机妙算刘伯温

二月的时候,刘伯温抱病赴京觐见了朱元璋,委婉的将吃了太医开的药之后身体不适的情况讲给了朱元璋,这明显就是一场政治阴谋,结果朱元璋听了之后只是喊他在南京城内安心调养,瞬间就寒了刘伯温的心,刘伯温知道,杀了很多开国功臣的朱元璋是打算对自己下手了。

到三月下旬,刘伯温已经毒入骨髓,无法下床行走,便让儿子将自己送回老家,到老家之后,刘伯温拒绝服用任何药物和粮食,四月十六日,坚持了半个多月的刘伯温最终毒发身亡,享年六十五岁。

十二岁考中秀才,六十五毒发身亡,揭秘神机妙算刘伯温

刘伯温去世138年之后,大明王朝才赠其为太师,赐谥号为文成。156年之后,大明王朝研究决定让其配享太庙,同年,朝廷加封刘伯温的九世孙刘瑜为伯爵。

刘伯温目前传世的作品有《诚意伯文集》,共二十卷,包含赋、骚、诗、词共计一千六百余篇。他的故居位于这件事文成县的南田镇,共有五间房,1311年6月15日,刘伯温出生在这里,1375年4月16日,刘伯温毒发而死在这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伯温的故居也被称为天下第六福地,作为历史上堪比诸葛亮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完成一统天下的宏图霸业,被后人尊称为立德不朽、立功不朽、立言不朽的伟大存在。

十二岁考中秀才,六十五毒发身亡,揭秘神机妙算刘伯温

大明军师刘伯温的故事就说到这里,下期知闻君给大家讲讲封建王朝的科举制度,看完下期内容,你就知道为什么刘伯温在十二岁考中秀才便闻名故里的原因了。

本文纯属原创,未经允许严禁任何形式的抄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