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消失180天后,我看到了最噁心的一幕

胡歌消失180天后,我看到了最噁心的一幕

這個七月,胡歌又消失了。

直到近照曝光,大家才知道他去了青海,沿著青藏線,一路撿拾垃圾。

胡歌消失180天后,我看到了最噁心的一幕

不愛上綜藝,不喜歡炒作,也不關心自己終身大事的胡歌,卻將這份事業默默堅持了6年。

談及初衷,他說,我想為自然生態環境,為我們可愛的動物朋友,為我們的後人盡一份綿薄之力。

作為“長江源環保公益行”的志願者,胡歌堅守的背後,藏著令人不寒而慄的殘忍真相。

1

前些天,一段網友自稱在三峽拍攝的“水怪”視頻,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

視頻中,一個體型碩大的黑色物體正扭動著身軀,像一條巨龍一樣在水面上遊動。

胡歌消失180天后,我看到了最噁心的一幕

視頻下的文字赫然寫道:湖北省宜昌市三峽壩區出現疑似“水怪”的巨型神秘水生生物。

一時間,國內多家媒體進行了跟進報道,網友專家們紛紛猜測“水怪”的真實身份。

胡歌消失180天后,我看到了最噁心的一幕

所幸,傳媒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們不用再像面對尼斯湖水怪那樣,將謎底和恐懼延伸千年。

9月17號,經過打撈,“三峽水怪”原形畢露。

胡歌消失180天后,我看到了最噁心的一幕

既沒有發生在網傳的三峽壩區,也並非什麼所謂的“水怪”,而是安徽池州碼頭附近的一個廢棄橡皮氣囊。

面對這樣的真相,我們似乎也沒什麼理由以“鬧劇”的視角看待它。

水怪雖是假的,背後的長江塑料汙染問題卻是真的。

2017年6月,英國《自然•通訊》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地球海洋中有90%的塑料垃圾是通過10條河流進入的,其中就包括長江。

每年,長江的塑料垃圾輸送量高達33萬噸。

長江的“痛”,珠峰和茶卡鹽湖同樣感同身受。

曾經的珠峰,是最聖潔的雪域淨土。

胡歌消失180天后,我看到了最噁心的一幕

如今的珠峰,卻成為了海拔最高的垃圾場。

胡歌消失180天后,我看到了最噁心的一幕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數據,上世紀50年代以來,共有140噸垃圾被留在這裡,要花10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全部清理乾淨。

胡歌消失180天后,我看到了最噁心的一幕

上個月,尼泊爾當局就表示,珠峰地區將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

今年年初,中國也禁止了珠峰核心區的旅遊,原因同樣和生態保護有關。

胡歌消失180天后,我看到了最噁心的一幕

茶卡鹽湖,新一代的網紅景區。

自從被抖音帶火後,許多人慕名而來,領略這個宛若童話的夢幻世界。

胡歌消失180天后,我看到了最噁心的一幕

然而,隨著遊客越來越多,當地自然生態遭受了嚴重的威脅。

一些不法商販兜售一次性塑料鞋套,有些遊客買了鞋套不僅違規穿著它下湖,甚至將它們隨意丟棄在景區裡。

胡歌消失180天后,我看到了最噁心的一幕

“天空之鏡”,一片狼藉。

“塑料垃圾,正在一點點地把我們心中的聖地拉下神壇。”

2

跟著遭殃的,還有那些無辜的動物。

2017年1月,挪威西南海岸出現了一頭“一心求死”的鯨魚。

它不停地撲向海岸,試圖將自己擱淺,人們最終不得不對它實施“安樂死”。

胡歌消失180天后,我看到了最噁心的一幕

經過解剖,讓這頭龐然大物如此痛苦的原因逐漸浮出水面:在它的體內,有大約30個大小不一的塑料袋,其中最長的有2米半。

胡歌消失180天后,我看到了最噁心的一幕

塑料的自然降解需要很長時間,一旦在體內堆積,等待這些鯨魚的,只有痛苦又漫長的死亡倒計時。

若非面臨的是萬劫不復的折磨,一頭鯨魚又怎會決然赴死?

這不是個例。

去年6月,一頭領航鯨在泰國南部海域擱淺,死前它反胃吐出5個塑料袋,解剖後人們在其胃裡發現的塑料袋重約8公斤;

今年3月,菲律賓,一頭柯式喙鯨體內被發現有40公斤重的塑料袋,因為無法進食,飢餓致死;

同樣的時間,意大利撒丁島海灘出現一頭懷孕抹香鯨的屍體。它的肚子裡塞滿了44斤塑料垃圾,和一個已經有3米長的胎兒;

……

胡歌消失180天后,我看到了最噁心的一幕

鯨類,也只是萬千受害海洋生物的冰山一角而已。

據聯合國估計,迄今為止已經有約1億噸塑料杯傾倒入海洋,每年至少10億個海洋生物,因塑料製品而失去生命。

胡歌消失180天后,我看到了最噁心的一幕

這是一隻已經死去的信天翁,它的肚子裡面藏著的是各種塑料瓶蓋、吸管、牙刷、甚至還有鋒利的硬片。

胡歌消失180天后,我看到了最噁心的一幕

這是一頭北極熊,和我們印象中那隻白絨絨的龐然大物不同,它骨瘦如柴,雙目無神。廢棄鐵桶裡有泡沫、塑料袋和舊鞋子,唯獨沒有食物。

胡歌消失180天后,我看到了最噁心的一幕

附近的冰山早已融化,它們只能在垃圾堆中,苟延殘喘。

胡歌消失180天后,我看到了最噁心的一幕

這是一隻海獅,一隻脖子已經被勒得血肉模糊,眼睛裡寫滿無助和絕望的海獅,罪魁禍首是一根塑料線。

胡歌消失180天后,我看到了最噁心的一幕

這是一隻鱷龜,身體正被塑料環緊緊勒住。可憐的它,一直在這樣的折磨中成長。它腰部的甲殼永遠無法恢復,脊柱也將進一步拉伸變形,直至死亡。

一幕幕令人揪心的畫面,讓先生感到慚愧和憤怒。

“給它們帶來無盡痛苦和折磨的,就是被人類隨手扔掉的塑料垃圾啊。”

3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環境和動物們遭受著厄運,你以為人類就能安然地置身事外了嗎?

2018年,颱風“山竹”以摧枯拉朽之勢過境,積水退去,那些被丟在海里的垃圾,盡數“還”給了人類。

胡歌消失180天后,我看到了最噁心的一幕

“蝴蝶效應”理論中,亞馬遜雨林的一隻蝴蝶扇動翅膀,可能在兩週後引發美國得克薩斯的一場颶風。

大自然這次的報復,我們不知道能不能讓那些忽視環境保護的人幡然醒悟。

但事實上,雪山崩塌之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你知道嗎?經過水流運輸和碰撞的塑料垃圾,最終會分解為微塑料和塑料碎渣。

它們進入水、食品以及與人類密切相關的其他物質,並通過食物鏈和生態鏈進入人體。

去年10月,奧地利科學家就宣佈,首次在人類的大便樣本中發現有塑料微粒。


胡歌消失180天后,我看到了最噁心的一幕


魚體內的塑料碎片

從被我們隨手丟棄,到再次回到我們肚子裡,塑料沿著生物鏈完成了一個完美的循環。

研究表明,僅僅因為吃鹽,平均每個成年人每年就可能吃到多達2000個的微塑料顆粒。

儘管微塑料對人體的危害尚無完全的定論,但有結論認為,足量後可能會致癌、致畸,或干擾內分泌。

胡歌消失180天后,我看到了最噁心的一幕

雨果說,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

那些人類在大自然身上施加的罪孽,最終只能由自己來承擔。

4

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行動起來了。

阿賢、阿信、Claudia是三個好朋友,他們會為海灘上撿來的垃圾拍攝肖像照。

胡歌消失180天后,我看到了最噁心的一幕

從這些照片中,人們能真切地感受到海洋垃圾帶來的視覺衝擊。


胡歌消失180天后,我看到了最噁心的一幕


胡歌消失180天后,我看到了最噁心的一幕


阿賢說,塑膠的東西再這樣往海里扔,魚吃了它,它遲早是會回到我們的餐桌的。現在人得癌症、腫瘤的幾率太高了,影響有沒有可能來自於塑膠?應該要好好想想。

撿垃圾是一件很小的事,每個人都可以做,一個人影響另一個人,不需要一大幫人去參加海洋淨灘活動,只要你拿出兩分鐘撿撿身邊的垃圾,就夠了。

是啊,儘管一個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我們可以通過行動影響身邊更多的人。

少用塑料吸管;

使用可反覆使用的布袋和飯盒;

少點外賣;

隨身攜帶水杯;

多用鋼筆;

用玻璃器皿儲存食物;

……

大自然不需要人類,人類需要大自然。

別等到災難近在咫尺,再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那時已經太遲了。

紀錄片《塑料海洋》結尾說,是關切帶來改變。

先生相信,你的每一次轉發就像一團星星之火,藏著一個燎原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