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渡乡垭口村:一头小母猪“脱壳”又脱贫

隆阳区瓦渡乡垭口村原来是个‘空壳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自从保山学院给垭口村送来能繁母猪‘扶贫猪’后,垭口村逐步的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的好势头。

瓦渡乡垭口村:一头小母猪“脱壳”又脱贫

保山学院作为瓦渡乡垭口村的挂包帮单位,在如何帮助垭口村民脱贫上花了不少心思,经驻村扶贫工作队多方调研,学院最终决定利用学校专项扶贫资金27.2万元购买保山的本地猪与杜洛克杂交的二元能繁母猪170头,把猪分散寄养给17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寄养。


保山学院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 李文高:“垭口这个地方资源贫乏,其它产业很难发展,与校领导、村两委商议后,计划由保山学院投入30多万元,为每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一头母猪寄养,然后村里面成立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加贫困户的模式,生产的每头小猪收30元归合作社壮大集体经济。”

瓦渡乡垭口村:一头小母猪“脱壳”又脱贫

瓦渡乡垭口村:一头小母猪“脱壳”又脱贫

在保山学院的扶持下,2018年1月垭口村成立了隆阳区顺畅养殖专业合作社,将170户愿意发展生猪养殖且有养殖条件的建档立卡户吸纳为社员。建档立卡贫困户张以文寄养了两头能繁母猪,其中1头已产幼仔10头,死去1头,剩下9头,按现在市场价来算,每头1000多元,预计目前就有9000多元的收入,每头小猪只需交给合作社30元,剩下的都是自己的,算着这笔账老张开心得乐了。


垭口村村民 张以文:“保山学院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和帮助,我们也要把它管理好、养好。”


瓦渡乡垭口村:一头小母猪“脱壳”又脱贫

瓦渡乡垭口村:一头小母猪“脱壳”又脱贫

张以文说,按每年产2窝幼仔,每窝8头来算,今年他家预计可增收3.2万元,家里4口人,人均达8000元,脱贫完全没问题。


采用“合作社+养殖户+企业”的母猪寄养经营模式,不仅节省了合作社规模养殖需要建设场地、聘请养殖人员等费用,还能增加村集体经济,解决农户前期养殖缺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而且,养殖能繁母猪第一年所要花费的保险、配种费、疫苗费都由专项扶贫资金补贴支付。日常管理中,合作社把“为民服务、教农学技、带农入市、助农增收”工作做细做实,建立了人工配种服务站,用专项扶贫资金购买了种猪1头、人工配种设备,并选拔1名养猪大户负责服务站经营,实行规范化管理,对贫困户社员定期走访,提供技术服务,解决养殖难题。

瓦渡乡垭口村:一头小母猪“脱壳”又脱贫

目前为止,垭口村已收到39户能繁母猪寄养费8670元,预计村集体经济收入一年能达到5万元左右。垭口村能繁母猪寄养项目激发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的内生动力,变原来的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为贫困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保山学院送来的“扶贫猪”让垭口走上了“脱壳”又脱贫的良性发展之路。


瓦渡乡垭口村:一头小母猪“脱壳”又脱贫

记者:宋延龄 田迎丽(通讯员)

制作:张鑫瑞|编审:莽红升 郭巾菱

电话:0875-2160649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瓦渡乡垭口村:一头小母猪“脱壳”又脱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