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的佣金高不高?省餐協喊話美團的背後 轉門面網


4月10日,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以下簡稱“省餐協”)聯合省內32家餐飲協會向美團外賣遞交書面交涉意見——《廣東餐飲行業致美團外賣聯名交涉函》,要求該平臺取消獨家合作限制,減免外賣服務佣金等。

26%的佣金高不高?省餐協喊話美團的背後 轉門面網

對此,美團方面在接受南方+採訪時否認了此前一些媒體的回應報道,表示並不是官方回應,“目前暫無回應”。

26%的佣金高不高?省餐協喊話美團的背後 轉門面網

疫情發生後,廣東餐飲企業紛紛加碼開拓線上外賣業務,國內兩大外賣平臺美團和餓了麼也藉此新增大量新商戶和訂單配送業務。但與此同時,部分餐企與平臺的衝突也越來越多。

26%的佣金高不高?省餐協喊話美團的背後 轉門面網

此次,省餐協在交涉函中指出,新開餐飲商家的佣金最高達到了26%。

知名戰略營銷專家小馬宋指出,美團的佣金包括流量費和人力配送費。雙方的衝突背後是渠道和品牌之間的博弈,建議餐企一方面練內功,增強議價能力;另一方面多渠道發展,像部分品牌的私域流量很強,可多方探索。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分析師陳禮騰則認為,國外外賣平臺的費率高達35%-40%。“所以,並不能單純看平臺費率的高低,而是要看平臺的服務能力”。

不同外賣平臺的服務佣金費率不一樣

“我們在一定程度上相當於給平臺打工了。”廣州一家連鎖餐飲企業外賣業務負責人稱,餐飲行業利潤大概維持在30%左右,而外賣服務佣金(配送服務費)大概20%左右,等於利潤的一半要交給外賣平臺。

4月10日,省餐協聯合省內32家餐飲協會發布了一份“致美團外賣”的聯名交涉函,聲稱收到幾百家餐飲企業針對美團外賣的投訴,要求美團立即取消獨家合作限制等壟斷條款,減免疫情期間廣東省內所有餐飲商戶外賣服務佣金5%或以上。

“美團外賣向餐飲企業收取的高額外賣佣金,超過餐飲企業承受能力。”交涉函上介紹,美團外賣在廣東餐飲外賣的市場份額高達60%-90%,已達到《反壟斷法》規定的市場支配地位。

省餐協還指稱,美團涉嫌實施壟斷定價,各類收費層出不窮,持續大幅提升扣點比例,“新開餐飲商戶的佣金最高達26%,大大超過廣大餐飲商家承受的臨界點”。

26%的佣金高不高?省餐協喊話美團的背後 轉門面網


4月11日,小編了解部分廣州餐飲企業,發現不同外賣平臺對餐飲商戶收取的平臺佣金服務費不盡相同。

廣州一家知名餐飲企業有關負責人鍾離(化名)介紹,餓了麼收取該品牌的費用為13%;美團收費一般為21%,若是獨家進駐該平臺則為16%,有些門店可談到13%,“美團有時搞活動會有補貼返回店家”。

另一家廣州連鎖餐飲店負責人黎總經理稱,目前該品牌只進駐美團平臺,收取的平臺費為16%。據其透露,3月份該品牌每家分店在美團平臺上平均有1500張訂單量。

美團收取的平臺佣金服務費到底高不高?

小馬宋認為,美團的佣金包括流量費和人力配送費。餐飲店在美團上開店,本質是借用美團流量促進成交。而美團同時還負責幫助商家把外賣送到消費者手裡,為商家提供配送服務。“但美團收取的佣金並沒有為其帶來多高利潤率,美團2019年財報顯示的第三季度收入275億,淨利潤19億,淨利潤率6%左右,這說明外賣平臺盈利並不高。”

他進一步指出,美團也無法收取太高佣金,因為還有餓了麼等其他平臺。如果佣金提高到商家無法承受,商家要麼會轉向餓了麼,要麼自己配送。

26%的佣金高不高?省餐協喊話美團的背後 轉門面網

“成本提高以及用戶、市場增速的下跌,是近年來平臺提高佣金的原因。”陳禮騰指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外賣市場。實際上,國外外賣平臺的費用率高達35-40%。“所以,並不能單純看平臺服務費率的高低,而是要看平臺的服務能力。”

餐飲消費回升,外賣經濟成新增長點

復工復產後餐飲業逐步回暖,在疫情期間培育的外賣經濟,則率先迎來“加速”。

“我們在春節期間嘗試推出外賣服務,在美團和餓了麼兩大平臺上線外,還在自已的公號、網站上有提供外賣服務。”鍾離介紹,現在該品牌餐飲在雙平臺的訂單量,每天超過200單。

廣州老字號陶陶居此前從不做外賣,從今年2月初也加入外賣行列,並獲得意外收穫。現該公司已將發展外賣業務視為新增長點。

“外賣客人消費能力不低,我們廣州各門店平均一張外賣單為130元,上海店更達到198元。“據陶陶居運營方廣州食尚國味集團董事長尹江波介紹,據該公司後臺數據顯示,用戶在點外賣時,並非僅僅點單份快餐主食,而是蝦餃、炒菜等各品類均有點選。“這表明消費者有了更多消費場景的需求。”

26%的佣金高不高?省餐協喊話美團的背後 轉門面網


目前該品牌外賣業務量快速上升,以新推出的鹽焗雞單品為例,陶陶居上線半個月,銷量已經超過500只/天,目標是1000只/天。

為此,陶陶居從總部到門店均成立專業團隊來研發、生產、運營外賣餐品。尹江波透露,該公司已規劃在現有及新增店面內,劃出專門的外賣空間。此外,還計劃攜手美團外賣開展專店專送,配送人員駐店提供專屬服務。

小炳勝、大同酒家、廣州酒家、胡桃裡、大鴿飯、鵝公村等廣州知名品牌餐飲均加碼發展外賣,目前,“外賣”也幾乎成為廣東餐飲店的“標配”。

“復工復產後,深圳、廣州外賣訂單量分別位居全國前二。目前,廣深等廣東重點城市外賣經濟已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水平,超五成商家訂單量超過疫情前。”來自美團外賣數據顯示,2月深圳外賣新增用戶飆升,與1月底相比,該平臺新增用戶數增長124%。

餓了麼平臺提供的數據也顯示,2月份超過15萬家門店新上線,開通外賣服務。在廣州,大龍燚、甘思咪哚•雲南菜、御前十七,麻田會等知名餐企和廣州東方賓館、嶺南五號酒店、廣州賓館、流花賓館等高端酒店也紛紛上線外賣。

雙方糾紛背後:餐飲企業和外賣平臺的博弈

“此次餐協、餐企與美團平臺的糾紛,背後是品牌商家與渠道的博弈。”小馬宋指出,在博弈中,有主動權一方有話語權,故大品牌可以有更低的佣金。“像喜茶有幾千萬小程序用戶,星巴克有700萬會員,這些都是跟平臺談判的籌碼。”

“一直以來,關於外賣平臺‘佣金高’爭議不斷,疫情期間更成為關注焦點,這或將成為平臺發展道路上的‘絆腳石’。”陳禮騰建議,當前是外賣平臺業務創新與商家維護的契機,雙方若能進一步打磨業務結構,通過數字化賦能提升與商戶的合作關係,能為未來的發展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26%的佣金高不高?省餐協喊話美團的背後 轉門面網


“平臺和商家都有生存發展的需求,兩者是互惠互利關係。規則的制定,需要商戶與平臺之間進行充分溝通。”陳禮騰如是說。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則認為,平臺收費是高還是低,雙方各有說法,美團有它的成本和盈利需求,這是正常的市場行為;從商家角度看,當然越低越好,可降低成本。他建議,餐飲行業在外賣渠道上多元發展,比如開拓小程序外賣。“餐飲企業只有抱團才能與大平臺博弈,單個餐飲企業議價力弱。”

尹江波則建議,每個外賣平臺都有自己的核心客戶群,有些平臺客戶追求高品質生活,而有些平臺客戶則更關注優惠福利。餐飲商家也要針對目標客戶,選擇適合的外賣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