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謙讓懂事的背後,卻是“假意附和”,原因出在父母身上


前天,有幾個小朋友到我家玩,我拿出一個西瓜,準備分給小朋友。因為剛過完冬天,好久都沒有吃西瓜了,小朋友們對西瓜都饞的流口水了。

我把西瓜切成了小塊,一個一個遞給小朋友。給飛飛的時候,他竟然看著我說,“阿姨,先給其他小朋友分吧!最後給我就行。”

我怔了一下,心想,飛飛這孩子太懂事了。


孩子謙讓懂事的背後,卻是“假意附和”,原因出在父母身上


當別的小朋友都有了西瓜,我把一塊遞給飛飛。飛飛抿了一下嘴唇,突然跟我說:“阿姨,您為什麼不給我一塊最大的?”

我有點疑惑:“為什麼呢?”

飛飛說:“因為媽媽說,我要謙讓,要懂得分享和付出,這樣我就能得到更多。剛才我先讓別的小朋友吃西瓜,我以為您會給我一塊最大的獎勵我。”

我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內心很複雜,不知道說點什麼?


家長們在教育孩子分享的時候,常說一句話:“你把玩具給別的小朋友玩,小朋友才會把玩具給你玩。”於是,孩子為了得到別的小朋友的玩具,分享了自己的玩具。

教育孩子謙讓,“你要讓著妹妹,不要跟她搶娃娃,你讓著妹妹,回頭我就給你再買一個更好看的。”於是,孩子不再跟妹妹搶,而是天天唸叨著自己的那個更好看的。


孩子謙讓懂事的背後,卻是“假意附和”,原因出在父母身上

這明顯是一種成人化的功利性思維模式。

也就是說,我分享這個東西給你,並不是出於我內心的快樂,而是希望你能回饋給我更好的。我的禮貌和謙讓,不是出於自願,而是為了得到更多的回報。

很多時候,成人是無心的,但是孩子卻是敏感的,他會從你的話語中,感知到其他的意味。

被這樣教育的孩子,表面上的懂事,實際上只是一種“假意附和”,他並沒有理解分享和謙讓的真正含義。

“假意附和”會產生很多危害。一方面,孩子無法感受到分享和謙讓帶來的快樂,而是出於討好家長,或者獲得獎勵才變得懂事,他的內心不會因為這樣的行為感到快樂。另一方面,當孩子分享或謙讓的行為,沒有得到更多的回饋,以及家長的獎勵表揚,孩子內心會感到失落、失望、失衡,他會認為是父母騙了他,從而更加地以自我為中心。


孩子謙讓懂事的背後,卻是“假意附和”,原因出在父母身上


家長在教育孩子分享和謙讓的時候,要注意3點:

第一,不要強迫孩子分享,允許孩子自私。

有一次,我帶孩子去廣場玩滑板車,來了一個差不多同齡的小男孩,非要玩我家孩子的滑板車。我沒有管,我覺得,這是孩子之間的事情,如果我家孩子願意分享,這是他的事。結果,我家孩子不願意,這時候那個小男孩大叫起來:“你要分享,分享才是好孩子。你個小氣鬼!”

而我家孩子只是一個勁地說:“這是我的。”其實,我覺得我家孩子說清楚了,這是他的,他有權利決定是不是分享。所以我到最後,也沒有管這件事。

我從不會強迫孩子去分享,更不會自作主張地把他的玩具送人或者拿給別的孩子玩。試想一下,要是有人把你的最喜歡的連衣裙送人,你也不樂意啊!

孩子也是一樣的,玩具在大人眼裡看起來很普通,但是在孩子眼裡卻珍貴無比。最怕有些大人說,“你把這個小汽車送給弟弟,我再給你買個更好的。”這個不是教孩子分享,是教孩子交換,以一個條件去交換另一個條件,是功利化的。

而且,強迫孩子去分享的結果,可能誤導孩子去強迫其他小朋友分享,產生一種沒有界限感的錯誤行為。

分享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讓孩子理解的,但是他們卻可以自然而然地學會,當他們喜歡某個人,分享行為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


孩子謙讓懂事的背後,卻是“假意附和”,原因出在父母身上

第二,分享和謙讓的前提是自願和快樂

有個幼兒園關於分享玩具的法則是:如果別人想玩你正在玩的玩具,你可以對他說不,如果你想玩別人手上的玩具,就要等其他人玩好才可以。

讓孩子學會分享和謙讓,並不意味著他們不可以捍衛自己的物權,也不意味著他們可以隨意佔有他人的東西。當一個孩子想玩其他孩子的玩具,可以通過詢問溝通,想辦法“談判”,在被拒絕的時候也要尊重別人。

當孩子出於自願去分享或者謙讓,才能感受到這些帶給他的快樂,才能慢慢懂得其中的真正含義。

當一個男孩子出於內心,願意把更大的蘋果讓給妹妹,他就能體會到做哥哥的“責任”,產生一種自豪感,覺得我是個男子漢。而不是,被家長逼迫,無奈把最大的蘋果給了妹妹,在心裡埋怨爸爸媽媽不公平。

家長教會孩子分享和謙讓,一定要以孩子快樂和自願為前提,千萬不能強迫,不然起不到教育作用,還適得其反,引發孩子的叛逆心理。

孩子謙讓懂事的背後,卻是“假意附和”,原因出在父母身上


第三,言傳身教,幫助孩子建立同理心。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的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比如,吃飯的時候,爸爸把雞腿夾到媽媽碗裡,媽媽體諒爸爸辛苦,讓他先休息,自己陪孩子寫作業,這些,孩子看在眼裡,也會感受到父母之間的愛。

就拿我父母來說,他們兄弟姐妹眾多,但從來沒有因為爭家產鬧過矛盾,倒是誰有了困難,所有人都會聚在一起商量辦法。這種家風會影響到我,如今我和姐姐兩個,從來是互幫互助,互相謙讓,遇事也從不斤斤計較。我父母從來沒有教過我們謙讓,卻是用自己的行為去感染我們,讓我們習慣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更加理解對方。

孩子謙讓懂事的背後,卻是“假意附和”,原因出在父母身上


我寧願孩子保持自私的天性,在生活中,慢慢去改變、去成長,也不願意他“假意附和”,偽裝成表面的謙讓懂事,去博取大人的喜愛或更多的好處。

孩子一切行為,都是父母教育的結果。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的言語、行為都要十分注意,不要誤導了孩子,讓他們誤以為分享是為了得到,謙讓是為了爭取,因為結果往往會讓他們失望。

真正的分享和謙讓,是出於自己內心的快樂和自願,不求回報。而這種品質,也將會是孩子一生的財富,讓他的內心充盈美好,平和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