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格醫藥—“深耕中國,卓越全球”的臨床 CRO 龍頭繼續快速發展

安信證券發佈投資研究報告,評級: 增持。

泰格醫藥(300347)

事件: 公司發佈 2019 年年度報告, 全年實現收入 28.03 億元,同比增長 21.85%; 實現歸母淨利潤 8.41 億元,同比增長 78.24%;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 5.58 億元,同比增長 56.31%。 業績增長符合預期。

公司 2019 年業績繼續穩健高增長,在手訂單充沛,行業領先地位穩固。 從收入端來看,公司 19 年收入增速 21.9%,低於往年, 這與剝離上海晟通等公司的影響有關,若扣除這部分業務剝離的影響,我們推算公司 19 年收入增速接近 30%。從利潤端來看,扣非歸母淨利潤增速明顯高於收入增速,主要受益於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續提升,在剝離低毛利的上海晟通、過手費佔比下降、經營效率提高等背景下, 19年公司毛利率水平同比提高 3.4 個百分點。 公司在手訂單充沛, 2019年新增合同金額為 42.3 億元, 同比增長 27.9%; 截至 2019 年 12 月31 日,公司累計待執行合同金額為 50.1 億元, 同比增長 36.1%。 公司行業領先地位穩固, 2019 年獲批的 13 箇中國 1 類新藥中, 7 個由泰格醫藥或子公司助力研發。

公司繼續深化全球化佈局。 目前,公司已經在亞太、北美、歐洲等地區的 10 個國家設立海外子公司。 2019 年,公司業務在新加坡、日本和韓國均有發展:公司在新加坡成功入組首例患者;公司與日本Accerise 株式會社將成立合資公司在日本開展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服務;公司收購日本 CRO 公司 EPS 3.06%的股份;公司與公司的韓國控股子公司 DreamCIS 已經取得韓國證券期貨交易所的上市批准。公司正在一步步拓展海外業務,未來發展可期。

我們認為新冠疫情只是暫緩需求,並不會改變長期行業需求不斷增長的趨勢。 短期內,公司的業績可能會受到新冠疫情的負面影響, 今年 2 月份國內疫情較為嚴重的時候,公司的臨床 CRO 業務(主要是SMO 和 CRA 業務)受到較大影響,目前正在快速恢復中。今年 3-4月份以來,海外疫情日益嚴重,部分海外大藥企的研發活動可能會受到影響,目前尚不能進行合理估計。我們認為,新冠疫情帶來的社會隔離和資源向新冠患者傾斜確實在短期內對全球的臨床試驗進展產生影響,但這種影響目前來看只是暫緩了臨床試驗相關服務的需求, 尚未看到有項目取消的情況, 待疫情得到控制之後,相關藥物研發和臨床試驗的服務需求會快速恢復。目前國內臨床 CRO 的業務已經在快速恢復中。

公司業績的高增長具備可持續性: (1)國內藥企在創新藥領域的研發投入預計在未來 3 年仍繼續快速增長,國內臨床 CRO 需求也將隨之快速增長,公司作為國內臨床 CRO 領域的龍頭企業,將獲益明顯。(2)具體分業務板塊來看: 在臨床試驗技術服務、 SMO 等領域,國內臨床 CRO需求增長+更多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的承接是增長的核心驅動因素; 數據統計業務具備離岸外包的屬性,公司憑藉優秀的數統團隊不斷接到更多國際 big pharma 的訂單,而且數統業務的淨利率更高,數統業務收入的快速增長將拉動公司整理盈利能力的提升; 方達的生物分析業務也在行業高景氣下快速增長,且能夠與公司本身的業務形成協同。(3)龍頭公司的抗風險能力強: biotech 的融資情況在不同年份之間存在波動,但由於公司的客戶更多來源於頭部 biotech 公司,這種波動對公司的影響較小。(4)根據公司公告,公司已經啟動H 股上市計劃,未來若 H 股上市成功,公司將在擴展業務廣度和深度上更具實力。

投資建議: 我們預計公司 2020 年-2022 年的收入分別為 34.3 億元(+22.2%)、 43.7 億元(+27.6%)、 55.5 億元(+26.9%),歸母淨利潤分別為 11.2 億元( +32.8%)、 14.3 億元( +28.2%)、 18.2 億元(+27.2%),對應 EPS 分別為 1.49 元、 1.91 元、 2.43 元,對應 PE分別為 51.5 倍、 40.2 倍、 31.6 倍。我們看好公司未來臨床 CRO 業務快速成長,給予“增持-A”評級。

風險提示: 訂單數量增長不達預期、 市場競爭加劇導致訂單價格下降、 行業景氣度不及預期、 公司業務拓展不及預期、新冠肺炎疫情對項目進展產生不利影響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