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鱼玄机到杜十娘,自古红颜多薄命的根源是什么

当人类的社会形态进入父系社会,女性的地位每况愈下,只有个别女性能够掌握权柄,撑起一片天空,但是依然需要依靠男性上位,国内则更加极端,譬如古代享有一国之母尊荣的皇后、皇太后大多都默默无闻,连叫什么名字都鲜有记载,历史上两个弄权的太后,吕雉和武则天两个人,即使达到了女性权力巅峰,仍然不免俗的需要回到太后角色之上。

从鱼玄机到杜十娘,自古红颜多薄命的根源是什么


除了正统的史家认为女性掌握权力是不吉祥的,不合规矩,就是部分女性自己也认为如果一个家庭、一个国家由女性掌权,是不正常的,譬如李世民的长孙皇后认为:牝鸡司晨,家之穷也!可乎?而当时间到了宋朝,随着士大夫群体的形成、理学的发展,刻意贬低女性,将他们物化,女性彻底的被禁锢在理学的枷锁中,女子无才便是德成为真理。

宋朝以后,鲜有女性能够权倾天下,晚清的慈禧皇太后如果不是内忧外患的纷扰,歪史认为她也不可能只手遮天。但是因为太平天国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导致咸丰帝壮年早逝,在一片混乱之中宗室以及后党联合破坏了咸丰的权力布局,慈禧也走到幕前指点江山。

从鱼玄机到杜十娘,自古红颜多薄命的根源是什么


如果去掉这几个为数不多的皇后、皇太后等皇权的附庸之外,剩下的女性鲜有出彩的,要么默默无闻,要么鲜花插在牛粪上,遇人不淑,不是成为权力牺牲品就是成为渣男的点金石。譬如西施、王昭君等全部成为权力争斗的牺牲品,而鱼玄机、以及虚构的杜十娘都是渣男的点金石。

红颜并非男权社会的必需品

在现实之下,除了红颜祸水之外,便有了自古红颜多薄命的俗语。前者形容那一些窃国弄权的皇亲国戚,后者形容鱼玄机、杜十娘这样的女性。这令人不胜唏嘘,命运之前,普通人如果没办法旋转日月,那只能随波逐流。

在男权至上、三从四德横行的日子,她们的出现无异于锦上添花,再娇艳的容颜依然不过是男人床榻的点缀之物,而这种点缀,可有可无,有了可以拿出去吹捧,没有的话也没有什么实际的损失。所谓绝色美人,她们的容颜、她们的才华并不是男权社会的必需品。

从鱼玄机到杜十娘,自古红颜多薄命的根源是什么


传统儒家认知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女人的主要功能被划拨到生儿育女之上,男人在妻子没有子嗣的时候,休妻或者纳妾成为很正常的操作。在这方面,貌美貌丑并没有本质区别,在士大夫之中,他们面对后果不难做出选择。

如果有条件,或许妻妾成群。貌美者继续巫山共云雨,貌丑者传宗接代。但是当子嗣承人,就会发生母以子贵,那个曾经的花瓶红颜就成了眼中钉,从吕雉眼中的戚夫人到钱谦益的柳如是,无不如此。到头来红颜终究输给了岁月。

在这个背景之下,劳燕分飞成为常态,举案齐眉不过是个传说。所以歪史认为红颜薄命的根边是这个:红颜并非男权社会的必需品。她们的容易不过是点缀,也就造成了自古红颜多薄命的宿命。

从鱼玄机到杜十娘,自古红颜多薄命的根源是什么


红颜薄命并不是宋朝理学之后才有的,而且几乎随着男权社会一起走到现在,即使女子干涉朝政最为严重的唐朝,也是多情却被无情恼,如鱼玄机本人:易得无价宝,难求有情郎。

可见,在那个时期一样痴心换绝情,这是开放包容的唐朝,而杜十娘也有怒沉百宝箱的举动,意味者无论女性有容颜、有才华、有珠宝一样会面临所以女子都有可能遇到的尴尬。红颜薄命不挑时间、不挑地点,不挑对象,而是一视同仁的面对每一个人。

只是因为红颜本身不是男权社会的必需品,可有可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