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讀書的蘇州才子唐伯虎,並未點秋香,鍾情沈九娘,為其孤獨終老

相思兩地望迢迢,清淚臨門落布袍。楊柳曉煙情緒亂,梨花暮雨夢魂銷。雲籠楚館虛金屋,鳳入巫山奏玉簫。明日河橋重回首,月明千里故人遙。

這就是被世人贊為“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唐伯虎的《揚州道上思念沈九娘》一詩,字裡行間充滿了對已故妻子沈九孃的思念之情。而明清時期彈唱的唐伯虎“三笑點秋香”的風流韻事,其實是坊間樂師編造杜撰的,完全是盜用唐寅的名聲在外賺些賞錢。

愛讀書的蘇州才子唐伯虎,並未點秋香,鍾情沈九娘,為其孤獨終老

由於唐寅的聲望,聽眾的獵奇心理,加之杜撰的故事確實精彩,廣為流傳後聽眾也就信以為真,實則是對唐寅的誹謗,和這對恩愛夫妻的不敬。真實的唐寅文采風流,但人品絕對正派,一生飽讀詩書、精通書畫,可惜造化弄人,命運坎坷,早年痛失愛妻。

愛讀書的才子

唐寅,1470年3月6日出生於蘇州府吳縣,字伯虎,號六如居士。

唐伯虎和古代學子一樣,年輕時就抱著科舉考試,實現鯉魚跳龍門的願望。他天資聰穎,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極高的文學天賦。

愛讀書的蘇州才子唐伯虎,並未點秋香,鍾情沈九娘,為其孤獨終老

父親唐廣德看出兒子是可造之材,為唐伯虎能夠安心讀書傾注了畢生的心血。在生活上能省則省,將省出來的錢買書給唐伯虎學習。唐伯虎也很懂事明事理,自小就養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這好讀書的習慣伴隨了唐伯虎一生。

夜來欹枕細思量,獨臥殘燈漏夜長。深慮鬢毛隨世白,不知腰帶幾時黃。人言死後還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場。名不顯時心不朽,再挑燈火看文章。

這首唐寅深夜苦讀,感慨寫下的《夜讀》一詩,正好描繪了詩人寂靜無聲、昏暗燈火下苦讀冥想的場景。

功夫不負有心人,成化二十一年,唐寅考中蘇州府試第一名,進入府學讀書。弘治十一年,再次考中應天府鄉試第一,入京參加會試。或許是天妒英才,唐寅入仕的願景也就此為止。


愛讀書的蘇州才子唐伯虎,並未點秋香,鍾情沈九娘,為其孤獨終老

捲入徐經科場舞弊案入獄

弘治十二年,朝廷舉行會試,程敏政擔任主考官。考生徐經心術不正,賄賂程敏政的家僮,騙來了會試的考卷。

當年的考題出得極為冷僻,唯有唐伯虎與徐經答得有條有理,且文采飛揚。落榜考生告發考題洩露一案,皇帝勃然大怒,將程敏政、徐經和唐伯虎打入大獄。

徐經在獄中被嚴刑拷打,招架不住,供出買通家僮洩題一事,並誣陷唐伯虎也看了考題。後來,徐經良心發現,說誣陷唐寅是屈打成招。皇帝下詔“平反”,釋放程敏政和唐伯虎,並派唐伯虎去浙江做一個小官。

唐伯虎引以為恥,沒有上任。從此喪失科場進取心,遊蕩江湖,埋沒於詩畫之間,終成一代名畫家。

愛讀書的蘇州才子唐伯虎,並未點秋香,鍾情沈九娘,為其孤獨終老

才子佳人,黃粱一夢

一場遊戲一場夢,科舉之路斷了以後,唐寅更是放浪不羈,但他的才華也是在此後大放異彩,繪畫技術更是鬼斧神工,行雲流水。唐寅完全掙脫了封建制度對文化的束縛,下筆驚鬼神。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

一首《桃花庵歌》成了唐伯虎科舉舞弊案後的的心路寫照。這首詩中處處彰顯著唐寅狂放不羈的豪邁,看透人生無奈和失落後的灑脫。也是在唐寅這段最黑暗的日子裡,他遇到了一生的摯愛沈九娘。

沈九娘,明朝弘治年間蘇州名妓,長相端莊文雅,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才藝過人。

愛讀書的蘇州才子唐伯虎,並未點秋香,鍾情沈九娘,為其孤獨終老

九娘很敬重唐寅,為了使唐伯虎有個繪畫的良好環境,她把妝閣收拾得十分整齊,細心地給他洗硯,調色,鋪紙。唐寅落魄潦倒之時,遇到懂自己的佳人,深為感動。此後,他畫的美人大都是從九娘身上感受領悟到的風姿神采。

天長日久,兩人產生了濃烈的愛情,很快結為夫妻。兩年後,九娘生了個女兒,取名桃笙,這名字就取自唐伯虎在蘇州自建的住所桃花塢。

婚後,唐伯虎以賣畫為生,生活困窘,有時連柴米錢也無著落。九娘苦心操持著這個破敗不堪的家。九娘終因操勞過度病入膏肓。唐伯虎雖盡力服侍九娘,且將詩畫擱下,終無力迴天。

1512年冬至前,九娘緊緊握著唐伯虎的手,說道:“承你不棄,要我作你妻子,我本想盡我心力理好家務,讓你專心於詩畫,成為大家。但我無福,無壽,又無能,我快死了,望你善自保重。”聽完就離開了人世。唐寅悲慟不已,淚如雨下。

愛讀書的蘇州才子唐伯虎,並未點秋香,鍾情沈九娘,為其孤獨終老

一代才子佳人,終成黃粱一夢,不復再來!沈九娘死後,唐伯虎再也沒有繼娶妻室,晚年皈依佛法,號稱六如居士。

小結

​六如居士取自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唐伯虎早已看透人生,最終在窮困潦倒中含笑而去,去陪伴早在天堂為他洗硯、調色、鋪紙的九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