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烏托邦改革家!漫談王莽理想主義式改革緣何失敗

前言

西漢王朝在漢武帝執政後期雖然由於大規模窮兵黷武的行為導致社會已經出現了一系列危機,當時百姓反抗中央的情緒很高,但是在漢武帝認識錯誤,改變發展政策之後,西漢又恢復了往日的穩定。

漢武帝去世之後,為繼位的昭、宣二帝留下了一個比較繁榮的社會發展狀態,雖然在從當時的社會發展來看遠不及漢武帝執政前中期那樣昌盛,但是也不至於太糟糕。

昭、宣二帝執政時期也是繼承了漢武帝晚年緩和社會矛盾的發展政策,大力發展農業生產,對外保持和平交往,暫時放棄了窮兵黷武的擴張政策。再加上當時著名大臣霍光的輔政,昭宣時期的西漢王朝又在漢武帝執政後期時的發展基礎上更加有所進步。當時西漢的社會發展十分穩定,人口不斷增加,國家財政年年盈餘,整個封建王朝充滿了生機勃勃的朝氣。

古代烏托邦改革家!漫談王莽理想主義式改革緣何失敗

漢武帝下罪己詔


但是昭宣二帝之後,西漢社會發展突然惡化了起來,這種情況率先在統治集團內部爆發。當時隨著西漢封建制度的不斷髮展,王朝的貴族、皇族和外戚以及封建官僚集團也在不斷擴張,他們大肆兼併土地,使得基層社會民眾生活難以維持,社會階級矛盾不斷加重。同時即位的皇帝也都是一些貪圖享樂之輩,成帝、元帝、哀帝等人經常不理朝政。

《漢書》載:"又言諸離宮及長樂宮衞可減其太半,以寬繇役。又諸官奴婢十萬餘人戲遊亡事,稅良民以給之,歲費五六鉅萬,與民爭利,犯者輒免官削爵,不得仕宦。"

皇帝荒廢朝政,就會導致中央統治集團的爭權鬥爭,在外戚、丞相之間這種奪權鬥爭表現的最為激烈。統治集團在西漢後期已經亂成了一鍋粥,誰也沒有精力再去關心普通百姓的死活,他們在乎的只是利益。王莽作為西漢後期最有權勢的外戚在哀帝死後開始掌握了西漢實際管理權,他意識到當時西漢社會危機四伏的局面,認為必須進行必要的改革,因此開始了挽救社會危機的嘗試。

古代烏托邦改革家!漫談王莽理想主義式改革緣何失敗

漢宣帝


王莽的崛起及其執政期間的施政措施

王莽是當時西漢晚期王氏外戚中的重要一員,當時的皇后為王政君,因此整個統治集團基本上已經被王氏外戚的勢力所涵蓋。王政君斷扶持自己的孃家人擔任西漢王朝中央統治集團的要職,再加上元帝本人對此不聞不問,王氏成員經常輪流擔任擔任大司馬、大將軍、錄尚書事等官職,這屬於當時西漢中央最有實權的職位,還有的當上了大將軍,成為西漢的軍隊掌控者。

不僅如此,王氏外戚還有數十人都被封上侯爵,他們有自己的封地和屬民,雖然沒有地方的軍政管理大權,但是他們作為地方實力的代表,對於中央的王氏外戚也起到了拱衛作用。可見當時的王氏外戚在西漢處於一手遮天的位置,由王氏外戚提拔起來的朝廷官員更是不在少數,他們進入封建官僚集團全部聽從王氏外戚的命令,西漢皇帝已經成為了傀儡。

古代烏托邦改革家!漫談王莽理想主義式改革緣何失敗

元帝皇后 王政君


王莽作為王氏外戚集團的重要成員,當然勢力也不會弱,但是在當時西漢社會矛盾極度尖銳的時候,他散盡家財萬貫,來幫助那些失去土地的流民,同時招攬當時上進無門的有學之士,使他們為自己所用,成為自己的幕僚參謀。

這一舉動得到了當時還有一些良知官員的高度讚賞,不知不覺王莽已經在西漢王朝的官僚集團中樹立起了威信。

《漢書》載:"漢興,北平侯張蒼首律曆事,孝武帝時樂官考正。至元始中王莽秉政,欲燿名譽,徵天下通知鐘律者百餘人,使羲和劉歆等典領條奏,言之最詳。"

哀帝去世之後,王莽在眾望所歸之下擔任了大司馬、錄尚書事,一時間成為西漢最有權勢之人。王莽成為西漢執政者之後,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一方面拉攏漢室宗親,一方面清除異己。此外對於當時尖銳的社會矛盾王莽也進行了緩和,他自己就曾經獻出30頃田、百萬貫錢發放給貧苦百姓,並鼓勵各地主、官員統統效仿,引發了民眾的支持。

古代烏托邦改革家!漫談王莽理想主義式改革緣何失敗

王莽


王莽稱帝后對於土地、奴婢和市場的改革措施

前文提到王莽在執政時期實行了一系列有益於百姓利益的措施,甚至以身作則,但是我們從封建地主的本性上來看的話,王莽所做的一切都只不過是為了暫時欺騙人民,相反他這麼做還有他更深層的目的,那就是為自己稱帝做準備。

當他成為之執政之後,西漢的社會危機已經更加嚴重,如果不適當緩和的話,那麼自己這個大司馬、錄尚書事雖會可能會淹沒於農民大起義當中,因此他不得不採取緩和階級矛盾、討好廣大人民的措施,來為自己的稱帝奠定基礎。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公元8年,王莽在眾多中央官員、封建地主以及廣大人民的支持下登上了皇位,改西漢為新朝。

《漢書》載:"著紀新都侯王莽居攝三年,王莽居攝,盜襲帝位,竊號曰新室。始建國五年,天鳳六年,地皇三年,著紀盜位十四年。赤眉賊立宗室劉盆子,滅更始帝。"

古代烏托邦改革家!漫談王莽理想主義式改革緣何失敗

社會危機


王莽既然當上了皇帝,自然既要為自己的統治進行考慮,為了緩和極為尖銳的社會矛盾,王莽率先對當時最突出的問題土地和奴婢進行了改革。針對土地兼併非常嚴重的現象,王莽下令在全國範圍實行王田、私屬制度,也就是說將所有土地全稱為王田,名義上為國家所有,杜絕私自買賣土地和強買強賣。按人口重新分配土地。

按照一夫一婦可以授田百畝的標準進行,如果現實情況由超過這個標準的統統分給周邊不足田的家庭。私屬,指的就是奴婢,王莽了為了緩和這些社會最底層群體的情緒,將他們的名字改為了私屬,同時禁止私自買賣私屬。對於當時的商業市場,王莽設立了五均六筦制度,由專門的五均司市官來進行市場物價的調控以及秩序的維護。將全國的鹽、鐵、酒、鑄錢、山澤稅、賒貸收歸國有,稱為六莞。

古代烏托邦改革家!漫談王莽理想主義式改革緣何失敗

推行新政


對於幣制的改革

由於當時西漢末期的社會危機十分嚴重,因此經常造成大規模經濟危機的爆發,封建王朝的財政狀況一直處於崩潰的狀態。王莽在進行了土地方面的改革之後,便開始針對當時市場流通的混亂幣制進行改革和統一。王莽本人對於經濟方面的認識還是十分深厚,他從執政到稱帝之後一共進行的三次大規模的幣制改革。

第一次是在公元7年,當時的五銖錢其實還是十分穩定的貨幣,但是王莽依然命令在通行貨幣中除了五銖錢之外新造了一批大錢,這些錢的樣子頗有春秋戰國時期流通的那種刀幣風格,其實在市場流通中十分不方面。不久之後,王莽就進行了新的貨幣改革,並且此次貨幣的變動非常之大,也最為繁瑣。

《漢書》載:"王莽居攝,於是更造大錢,徑寸二分,重十二銖。又造契刀、錯刀。契刀,其環如大錢,身形如刀,長二寸,文曰「契刀五百」。與五銖錢凡四品,並行。"

古代烏托邦改革家!漫談王莽理想主義式改革緣何失敗

貨泉


由於之前的刀幣流通不方便,王莽索性直接將五銖錢和刀幣全部廢除,然後命令中央財政機構發佈了被後人稱為"五物、六名、二十八品"的寶貨,這些幣種品類繁多,涵蓋了眾多之前已經淘汰過了的市場貨幣。正因如此在正常的市場交換中,這種品種繁瑣的貨幣還需要進行各種複雜的換算,嚴重阻礙了市場經濟發展的效率,不到一年就廢除了。

公關14年,王莽進行了最後一次幣制改革,廢除了之前數次改革中僅存的大錢和小錢,發佈了新的貨布和貨泉,規定貨泉幣值為五銖,貨布幣值為二十五銖,因此按照正常的匯率來說,應當是1貨布等於5貨泉,但是王莽卻規定1貨布等於25貨泉,造成兩種貨幣的兌換比例嚴重失衡。這次改革之後,新莽王朝的經濟市場更加混亂,最終王莽還沒來及再次改革幣值,其統治就被推翻了。

古代烏托邦改革家!漫談王莽理想主義式改革緣何失敗

貨布


評價

從前文介紹的王莽改革的具體內容我們可以看出,他改革的重點主要針對當時社會最急需解決的方面,比如土地兼併問題、奴婢大量買賣問題以及市場交換的混亂問題。這些問題都是關乎國家民生,尤其封建王朝統治根基的問題,他們都有著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重要地位。因此對於這些方面的改革無疑具有巨大困難也是需要很大勇氣和魄力的。

王莽針對當時最危急的社會問題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不僅僅是因為他本人具有那種改革精神,更重要的是在那個時期他已經別無選擇,新莽王朝剛剛建立,如果不採取一系列緩和社會矛盾的措施,那麼新莽王朝必然只是曇花一現,最終還是會淹沒在農民起義汪洋大海當中。由此他在公元前後開啟了在歷史上具有濃墨重彩一筆的王莽新政改革,這也顯示了他想要挽救社會危機的決心。

我們從王莽改革的具體內容可以發現,當時的社會危機已經有多嚴重了。但是王莽的改革也有很多失誤,比如他將全國範圍的土地稱為公田,並且按照一夫一婦一百畝的標準重新分配,這在當時基本上是不可能實現的,一方面王莽只是通過篡奪西漢政權建立的王朝,原來土地兼併問題相當嚴重的社會現象沒有經過大規模戰爭進行重新洗牌,土地現狀依然維持在高度集中階段,王莽沒有資本去重新分配。另外,從他對於市場貨幣改革的執念當中我們看到,市場的貨幣秩序並沒有因為他的每一次改革變得好轉,相反是越來越混亂。王莽發佈的那些品類繁多的貨幣有的過於超前,有的早就被淘汰,根本就不符合當時的社會情況。所以說王莽想要通過改革來挽救社會危機的意圖必然會走向失敗。


參考文獻:《漢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