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兩會:達茂旗人大代表風采錄一

企業前行不忘社會責任

李佳霖是包頭市十五屆人大代表,提起她,達茂旗群眾並不陌生。不瞭解她的人,只知道她是包頭市石寶鐵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石寶鐵礦”)董事長。瞭解她的人,更清楚她是一名熱心公益事業、樂於奉獻的人大代表 。

自她擔任石寶鐵礦董事長以來,經過多年努力拼搏,石寶鐵礦已轉型升級為集綠色礦業、現代觀光農牧業、草原休閒旅遊為一體的中型企業集團,同時帶動周邊農牧民實現了脫貧致富。

喜迎两会:达茂旗人大代表风采录一

石寶鐵礦建礦至今31年,企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員工年均收入從480元增長到2.8萬元,企業年均上繳稅金1億多元,最高時上繳3億多元,累計上繳地方各類稅費近40億元。先後安置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和周邊農牧民勞動力6000多人,從而也幫助了6000多個家庭脫貧致富,企業也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廠成長為地方的龍頭企業。

作為包頭市民營企業的排頭兵,李佳霖領導的石寶鐵礦多年來全力踐行企業社會責任。2007年,石寶鐵礦成立了“自強博愛教育救助基金”為社會各方面需要救助的人群捐助,成立至今,為汶川地震災區捐款110萬元,為玉樹地震災區捐款30萬元,幫扶補貼周邊農村牧區65週歲以上失去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人口223萬元。建礦至今,石寶鐵礦累計投入社會公益事業資金達9800多萬元。由於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走在民營企業的前列,石寶鐵礦受到了社會各界各級政府的一致好評,企業先後獲得“第五屆中國成長企業100強第十名”、“中國民營500強企業”、“全區五一勞動獎狀”等100多項榮譽。李佳霖個人也先後榮獲包頭市傑出青年企業家、達茂旗勞動模範、優秀企業家等光榮稱號。

喜迎两会:达茂旗人大代表风采录一

面對社會各界的讚譽,李佳霖在一次高管會上講到“企業小的時候,是自己的;企業大了,就是社會的。回報社會是一個企業必須履行的義務。” 然而在每年的對口扶貧任務上,企業雖然出資不少,但因沒有項目支撐,只能是單向“輸血”,扶貧成效不明顯。近年來,國家大力倡導的精準扶貧政策,有效的解決了這一“瓶頸”問題,在李佳霖董事長的提議下,石寶鐵礦結合企業轉型升級實際,投資建設了套馬溝農牧業合作社項目,為企業經營發展和向周邊農牧民“造血”式扶貧開闢了新路徑。

套馬溝村總人口58戶229人,其中就有國家級貧困戶9戶21人,是達茂旗有名的貧困村。由於村裡危房較多,2016年政府在推進民生工程過程中,將全村整體搬遷至腮忽洞村,讓村民們住上了新房,村民們都感慨“這次可是挪出那個窮窩窩了”。可是住進了漂亮的新房,生計卻依然是這些村民們發愁的事兒。

李佳霖瞭解到這一情況後,懷著“助力精準扶貧,建設美麗家鄉”的美好夢想,通過廣泛調研論證,提出了建設套馬溝項目的構想,將套馬溝村從單一的粗放式經營模式轉變為集約化多種經營模式,把這裡的農民轉變為產業工人,從而實現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革。這一想法得到了達茂旗旗委政府的肯定和支持,2016年石寶鐵礦投資的豐域套馬溝農牧業專業合作社項目正式落戶。項目總投資1.03億元,通過在套馬溝村易地搬遷的舊址上實施舊村整治,土地復墾,農業綜合扶貧開發項目,利用3-5年時間對套馬溝村村民實施精準扶貧。

在項目初期建設階段,對於有勞動能力的村民,每戶可安排1-2人到合作社從事勞動生產,按勞分配,利用土地流轉保底金+分紅+打工收益的模式實現穩定增收,對45週歲以上的村民給予繳納社會養老保險待遇,解決其老有所養問題;對年齡偏大,喪失勞動能力的老、弱、病、殘人員,由合作社統一承包土地耕種,並定期發放合作社自產的面、肉、蛋等生活必需品;為該村符合條件的老年人發放高齡補貼。通過多種方式來保證該村至少50戶農戶生活水平達到國家脫貧標準以上。

隨著合作社初具規模,農業、牧業、旅遊業步入正常發展軌道,豐域套馬溝農牧業專業合作社將逐步以套馬溝村為示範基地,向周邊行政村延伸種植、養殖產業,合作社統一回收農畜產品,統一銷售或深加工,形成企業+農戶的股份合作體制,帶動周邊農牧民共同致富。通過大力發展休閒旅遊,建設田園一體化的美麗鄉村,帶動烏克鎮餐飲、住宿、農資、物流等產業的發展,形成新的產業集群,力爭2020年套馬溝村全部農戶達到小康社會水平,在脫貧路上不落一戶一人,讓烏克鎮精準扶貧目標全部達標。

李佳霖情繫家鄉,熱衷社會公益事業,惠及企業周邊群眾的慈善之舉,多次受到各級政府的表揚和社會各界的好評。在石寶鐵礦今後的發展經營中,李佳霖提到最多的就是不忘初心,始終堅守建礦初期的目標,在帶領農牧民脫貧致富的道路上繼續前行。她說“當了人大代表,就得更加以身示範,將精準脫貧工作做的更加紮實,讓更多的農牧民群眾脫貧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