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訪問時沒有國歌,李鴻章唱國歌到底是真是假?

李鴻章可謂地地道道的悲劇性人物。然而,他的悲劇並非個人悲劇,而是國家悲劇、民族悲劇、時代悲劇的縮影。對此,梁啟超相當中肯地評價道:“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毛澤東也說他是“水淺而舟大也”。

出國訪問時沒有國歌,李鴻章唱國歌到底是真是假?

也不能說他一輩子事功徹底失敗,縱觀李鴻章一生,應該說是成功與失敗交織、喜劇與悲劇摻和的一生。在他的倡導,或者說引導下,清朝總算是掙脫了幾千年的傳統束縛,在學習西方的道路上,邁著艱難而蹣跚的腳步緩緩前行。

出國訪問時沒有國歌,李鴻章唱國歌到底是真是假?

李鴻章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性格優點,曾國藩說他“才大心細,勁氣內斂”,他身上的確有著一股子難得的韌性與忍勁。他有一幅廣為人知的對聯:“受盡天下百官氣,養就胸中一段春。”別人罵他,他從不為自己辯解,顯得十分超脫,並將女兒嫁給曾經罵他罵得最兇的清流派領袖之一張佩綸。面對各種政敵及反對勢力,李鴻章從不退縮。雖飽受罵名,四方樹敵,但事情還是要做,與列強周旋不已,力挽狂瀾,為救清廷於絕境,不惜搭上老命一條。

在關於李鴻章的諸多評價中,外國人最為持平公允,他們一致認為李鴻章是中國19世紀第一流的政治家、外交家,將他稱為東方的俾斯麥。

出國訪問時沒有國歌,李鴻章唱國歌到底是真是假?

1896年,清朝政府派遣時任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作為外交特使赴西歐和俄羅斯作禮節性訪問。歡迎儀式上,主方要演奏中國的國歌,李鴻章頓時傻了眼:從來就不知道“國歌”為何物,慌亂之下,李鴻章只好臨時找了一首適合清政府口味的七絕詩加以改編,配以古曲,作為國歌臨時使用。這個“國歌”的歌詞寫得還算大方:“金殿當頭紫閣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天日,五色雲車駕六龍。”此曲後來改稱《李中堂樂》。

出國訪問時沒有國歌,李鴻章唱國歌到底是真是假?

在當年的萬國運動會上,各國國旗伴著國歌依次升起,輪到中國時,卻只有黃龍旗在寂靜中冉冉上升。堂堂的大清帝國,竟連國歌都沒有一首,場上響起了陣陣西人的嘲笑。此時,年過七旬的老人李鴻章站了出來,步履雖然不甚穩健,但神態毅然地走到黃龍旗下,儘可能地挺直腰板亮開既不清脆也不高亢的嗓子,滿懷深情地唱起一首他從小就唱得爛熟的歌曲——家鄉安徽民間小調《茉莉花》。喧囂歸於寂靜,唯有李鴻章的聲音在運動場上回旋。一曲唱罷,雷鳴般的掌聲從四面八方湧向這位不惜一切、誓死捍衛祖國與民族尊嚴的老人。

出國訪問時沒有國歌,李鴻章唱國歌到底是真是假?

然而,無論我們持何種觀點,從何種角度看待、評價李鴻章,都大可不必將“漢奸”、“賣國賊”之類的語彙加諸其身,將近代諸多過錯與災難歸咎於他,他為清廷做了一輩子的替罪羊,最起碼在我們眼裡,他仍然是一位值得敬重的老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