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高考填報志願學長的一些思考——過來人經驗

對於大多數高三考生來說,選擇志願大都是在高考分數出來的時候才去思考,不過早點去思考並不是壞事。有的時候你的一個決定就影響你一輩子和誰在一起,成為什麼樣的人。但是我們的學校並沒有給我們足夠的時間去思考。這邊學長可以用自己的經驗來跟各位學弟學妹來聊一下。

第一:選擇和你親戚類似的專業。 比如說你的父親是一個木工,你可以選擇室內設計,室內裝修,或者建築類的專業,如果你的父親是一個獸醫,你也可以選擇獸醫類的專業,如果你家做點小生意,你可以選擇管理類專業,市場營銷類專業,或者人力資源類專業;如果你的父親只是農民,你也可以選擇農業類的專業或者大學;或者你的親戚在銀行工作,那你可以選擇金融,經濟類專業,如果你的父親是一個包工頭或者建築工,你可以選擇建築學或者土木工程類專業,或者橋樑隧道等專業,或者你父親是一個漁夫,你可以選擇漁業類的專業,總之選擇和家人親戚相關的專業可以幫你進一步拓寬視野,你會明白為什麼父親只能做一小部分,而你卻能站在更高的高度去思考問題。

就像一個故事那樣:有三個人同樣在砌磚,行人問他們在幹什麼,他們給出了三個不同的回答:第一個是:我在砌牆,第二個說:我在建造一棟房屋,第三個說:我在建造一座城市。於是他們有了不同的成長路徑,一個還是一個農民工,一個是工程師,一個是一個市長。眼光不同,身份也不一樣。而大學專業會讓你超過父親或者親戚朋友,站在更高的層面考慮問題。另外家人的觀點和資源也可以被利用。他們也會在你的職業上提供借鑑意義。

對於高考填報志願學長的一些思考——過來人經驗

第二:選擇你感興趣的專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即使在被人眼中不被理解的事情,如果成為一種興趣,長期堅持,也一定會越來越專業。不過有的時候這是一個偽命題,興趣也許是你一時的興趣。所以要認清自己的專業。

對於高考填報志願學長的一些思考——過來人經驗

第三:選擇熱門的專業 ,熱門的專業一定是就業範圍比較廣,也是企業比較急需的專業,不過也有可能是暫時市場需求,不過先找份工作選擇熱門專業也是一個明智之舉。不過熱門專業意味著競爭也來越激烈,你要想爭取好的就業機會,你就必須在學歷上比別人優勢,就比如說本科的金融學和專科的金融學肯定不能對比。211、985的金融和普通本科的金融肯定也不一定。

第四:不要輕信別人所說的某個專業有多好,包括老師或者同學,畢竟你的未來你做主,人家的錯誤決定你的人生對此負責。

對於高考填報志願學長的一些思考——過來人經驗

第五:不知道自己選什麼的,選實用性的,像專業性比較強的,文科的如法律,中藥學,小語種金融學,財政學等等,這些替代性不強。但是像哲學或者漢語言文學替代性比價強。除非自己真的有興趣。理科的就不要選基礎學科了,想純粹數學,化學,物理了,可以選擇土木工程,軟件工程,通信工程,醫學等,即使你後來不學這類專業,但是在大學裡面至你思維得到了鍛鍊,另外你懂了很多東西,這些是你區別於其他人的標誌。

第六:不清楚自己學什麼的,可以選擇排除法,排除那些自己根本不感興趣的,尤其在高中的時候,對於某類學科特別討厭的學科,你本來就不喜歡數學,就不要去學物理,或者機械,軟件等對於數學要求比較高的專業了,你不喜歡化學,就不要去學環保或者醫學等專業了。你不喜歡交流,就不要選市場營銷或者廣告學類的專業了。

對於高考填報志願學長的一些思考——過來人經驗

第七:你是一個能力很強的學生,可以選擇綜合性的專業,像工商管理類,醫學類,理工類中對於綜合能力很強的專業,你的視野不會侷限在某一個專業,如果不選擇考研,然後選某個領域繼續深造。

對於高考填報志願學長的一些思考——過來人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