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危機:柳傳志出招,是臭棋還是“王炸”?

聯想危機:柳傳志出招,是臭棋還是“王炸”?

01

最近,聯想被人扣上了賣國的帽子,鬧得沸沸揚揚。

2016年,在5G投票中,聯想沒有把票投給中國的華為,而是投給了美國的高通。

這本來是一次商業行為,但今年卻被翻了出來,聯想因此被人扣上了賣國帽子。

一時輿論迅速發酵,群情激奮,民眾譁然,抨擊聯想“賣國”的文章不斷髮酵,對聯想進行聲勢浩大的口誅筆伐。

聯想的電腦,同樣的型號,在美國賣的比國內要便宜將近一半,而且還比國內的配置高。聯想產品價高質次,很多消費者出於愛國也就忍了,誰讓你聯想是民族品牌、產品呢?

但你不能既當婊子,又立牌坊啊。

網民們不斷挖出從股權結構,到美國總部,再到國內外配置和價格雙反差式消費者歧視,乃至於多年來,以國內盈利補國外虧損的財務記錄,於是罵聯想是“美帝良心想”。

資本無國界,企業家把企業利益擺在第一位,在商言商並沒什麼錯。但是,資本家是有國界的。你打愛國牌,卻講國際道理,就難免要吃網民們的口水了。

批評聯想成了政治正確。

形成輿情大危機。

聯想這樣的品牌大企業,每年的廣告費支出巨大,對媒體的影響力非同一般,本來應對這樣的輿情,應該從容自如的啊。

可是除了公司發出回應聲明以外,竟然請出退居幕後多年、有“企業教父”之稱的柳傳志,而且連出“昏招”。

有點看不懂。

02

柳傳志對於外界的批評,沒有采取容忍,而是以牙還牙,也高舉愛國大旗。

柳傳志親自寫下了一篇雄文——《行動起來,誓死打贏聯想名譽保衛戰!》,把這次外界的批評上升到了陰謀的高度,“很顯然,這不是一個吃瓜群眾不明就裡,隨風起訌的問題。這是真正有策劃、有佈置,動機極為惡劣的陰謀”。

不僅如此,他還出了“王炸”——拉出了一個超豪華的龐大助陣團,來為聯想加油吶喊,“呼籲中國企業要團結一致,捍衛商業正氣和正能量”。

這個超豪華的助陣團,100多位,全部都是中國知名的商界人士,包括馬雲、李彥宏、田朔寧、牛根生、潘石屹、雷軍等等,幾乎將中國當下頂尖的企業一網打盡。

有好事者估算出名單上這些企業家,掌控的資金規模,差不多是半個中國經濟一年的GDP。

這很不符合當下的網民的屌絲心理好麼。

網民是跟著情緒走的,聯想要做的,是撫慰情緒,而不是這樣硬懟回去,直接抗擊這種情緒。

中國的網絡輿論,一直有很強烈的草根色彩,最喜歡罵頂級富豪了——

“不知妻美劉強東,普通家庭馬化騰,悔創阿里傑克馬,一無所有王健林,下週回國賈躍亭,名下無房潘石屹,順便賺錢丁三石,順豐不快王衛兄……”

所有看了的人,都會莞爾一笑。

對有錢人嘻笑怒罵,是屌絲最愛的交流方式。

諷刺的快感,就是一種發洩情緒的手段。

因此,聯想這次的輿情應對,好多人覺得是昏招疊出,說聯想是一家老化的正統科技企業,開不起玩笑,正統到不知到幽默為何物,笑柳傳志的思維方式、話語體系上完全跟不上時代。

03

這樣想是否太簡單了?

應對輿情,需要動用退居幕後多年的柳傳志?難道聯想楊元慶和現任班子都是跟你我一樣的酒囊飯桶?

特別是出“王炸”行為。

去年底,柳傳志親自為湖畔大學撰文吶喊,湖畔大學不是東林黨的集結地。

江湖誰都知道,柳傳志有著足夠的號召力,但在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就將這麼多一線企業家納入麾下,真是一呼百應,唯他馬首是瞻。

才否認過自己是東林黨,但現在拉來100位企業家來為聯想吶喊,這不是坐實了東林嗎?

這是政治最忌諱的。

自己給自己編了一套東林點將錄,搞山頭可是比腐敗更嚴重的政治問題,任何有為之人,都無法容忍。

究竟是臭棋,還是“王炸”呢?

不過,這樣的問題你想到了,深讀資治通鑑的柳傳志想不到?那他的“企業教父”,肯定是路邊買來的了。

柳傳志說“這是一場有組織有預謀的惡意抹黑”,我猜他是有證據的,而且可能嗅到極其危險的信號。

就是說,咱們都是吃瓜的,那些戲碼不是演給咱們看的。

“王炸”不是在秀大腿,不是在站臺,可能是形勢的需要。

你想,聯想如果不是有難,馬雲會第一個衝到了前頭?

還有那麼多精英企業家,撒開了膀子,伸長脖子,難道他們跟你我一樣吃瓜?在咱們這裡,沒有眼觀八方、耳聽六路的本領,能是業界精英?

04

2013年,當政治需要各方表態時,柳傳志說了一番話:“從現在起我們要在商言商,以後的聚會我們只講商業不談政治,在當前的政經環境下,做好商業是我們的本份。”

當時就招來了企業家王瑛的怒懟,公開發帖稱:我不相信中國企業家跪下就可以活下去。

現在想來,真是一語中的。

其實,聯想現在最為忌諱的,那就是政治。

這些年,業態變了,愛國是一個入門準則。

其實這事要是放到以前,也許都不叫事,但悲催的是,最近正處於中美貿易摩擦之際,特別是美國嚴厲制裁中興,在這個當口上,愛國就被提到了無比高的高度。

在這樣一個敏感時刻,兩年前的5G細分標準投票事件,被放置在“愛國”、“賣國”的簡單二元對立話語體系下,進行敘述和評論,民粹傾向加上社交媒體對言論的放大效應,迅速演變成一個挑動公眾神經的敏感話題。

在聯想看來,一個企業是否愛國,這是一個政治問題,而非簡單的對錯問題,所以聯想急了。

更深層的是,聯想需要一場洗澡(感興趣的可讀讀楊絳寫的小說《洗澡》)。

企業做大了,都想遠離政治、擺脫政府的干擾,但在中國,這是不可能的。

你看,王石是“這輩子下輩子都不介入政治”,然後,他退休了;王健林是“親近政府,遠離政治”,然後他到處去賣物業;馬雲擁有“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的野心與抱負,但《攻守道》故事看似簡單,卻充滿政經玄機。

在某個階段,人和企業都必須進行洗澡。

許家印最有靈敏嗅覺,他離政治很近,卻融入得最好。他早就表過態:恆大的一切都是黨和國家給的,需要的話可以全部拿去。

這話並非是許家印隨口一說,恆大這些年的發展路徑,幾乎都是循此而來的。

此刻遇輿情危機,聯想該洗澡了。

至於如何洗,自己先看著辦。

聯想危機:柳傳志出招,是臭棋還是“王炸”?

“TT同城”——一個姑娘送酒上門的APP,你懂的……

聯想危機:柳傳志出招,是臭棋還是“王炸”?

你來或者不來,姑娘就在這裡,不離不棄!!!

王小波在《黃金時代》說:“一個人是不是破鞋,但是別人都說她是破鞋的陳清揚,是很難自證清白。”

在咱們這裡,總是需要自證清白。洗澡就是自證清白的過程。

聯想如果是陳清揚,你想想他最需要向誰自證清白?

這樣推論,也許才能看清柳傳志的“昏招”吧?

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沒有永遠生猛下去的牛,也沒有什麼也錘不了的牛。

柳傳志玩了一輩子的鷹,到頭來會不會被鷹給啄了眼睛,現在還不知道。

此刻一切都是“懵喳喳”。

很多事情,一時是沒有答案的,只有時間,才能清晰看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