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王陽明的“四句教”?“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風月情談


一、無善無噁心之體

在這裡王陽明將'心'的地位升到本體之上,'心'就是個體先天混沌圓融的狀態。'無善無惡'是'心'的表現,這本身就是一種純善,也就是《大學》之所謂"至善";也是《老子》中講求的'復歸於嬰兒'的先天狀態;

再加以引申,楊朱"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的觀點也存乎其中。

二、有善有惡意之動

承接上句,無善無惡的心猶如太極混沌,一動一靜、一陰一陽,萬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然而一旦這種澄明圓融的狀態中有一念萌動,原本渾融的太極便開始分開兩儀,演化四象。

'意'便產生了,《傳習錄》中所說"心之所發便是意。"就是這個意思。

有了'意',便有了物與物的分別與對立,客觀的善惡也就隨之產生。由心到意,是先天混沌到後天認知變化的重要過渡。

三、知善知惡是良知

'心'中產生了'意','意'萌生了'良知'。任何個體都擁有的'良知'作為理性自覺,本身並不含有主觀情感,與我們常說的'良心'並不完全相同。

用孟子的原話就是:"不慮而知,良知也"。意思是說,人還沒經過思考和考慮,就本原地知道的東西,就稱之為"良知"。

譬如我們看到一個人掉進河裡,這個時候不管壞人也好,惡人也好,任何人都很著急,都想去救他,這是良知的作用。

四、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句話中,"為善去惡"是目的,"格物"是手段。

"格物"一詞來源於《大學》:"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人的良知可以知善知惡,但知善知惡只是其客觀的認知,如何發揮主觀能動性呢?便是通過'格物'的方式。

當'良知'讓我們有了善惡的認知後,就到了我們主觀情感工作的時候了。

這也與王陽明在《傳習錄》提出的"致良知"、"知行合一"觀點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往文學


這四句話可說是王陽明對自己學說的一種概括,王陽明的書我讀的不多,對他的思想也瞭解不深。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我僅就這四句話解讀一下,至於符不符合王老先生的願意我就不知道了。

先看第一句“無善無噁心之體”,先解釋一下心是什麼,王陽明有一句很著名的話:“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寂,你看此花時,此花顏色一時明白過來。”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這就是王陽明所說的心外無物。這麼一看,王陽明是個純粹的唯心主義。

但我要說明的一個要點是,這個心並非指的是通常意義上的“心思”、“心理”、或者“意識”。真要研究心學,這些東西是要超脫的。這個心在這裡指的是人認識物質世界的一種功能,統稱為心。姑且把認知的功能稱為“能”,所感知的心理活動生理活動和所感知的物質世界,統稱為“所”。有能知沒有所知不起作用,有所知沒有能知也不起作用,也就是說你看花時能看的功能和所看的花同時存在才會看到花,有一個條件不具備,這個花是看不到的。所以不要把唯心主義看得那麼簡單,絕對的唯心包含色法,物質世界包括在內的。發生作用時是不可分割的,能知和所知的功能統稱為心。在沒有發生作用時,歸體了,就寂滅了,這個時候什麼善惡觀念是沒有的。所以說“無善無噁心之體”。有人批判唯心主義說意識決定物質,真是不知所云,也沒有真正瞭解唯心主義。

下面說“有善有惡意之動”,這裡說意之動,沒說心之動。心和意不一樣,意是心的一種功能。這個分別意識一動,善惡觀念就來了。什麼好的,壞的,美的,醜的,是意識的判斷,歸根到底是站在“我”的立場分別。所以意根在“我”。

結合第三句“知善知惡是良知”,這個良知就是前面所說的心有能知的功能。這個良知有什麼作用呢?“知善知惡”。這裡注意一點,良知只有知的功能,沒有分別功能。比如你看東西,這個景象由外界通過光線反射到眼睛再到視神經,在發生作用的一剎那,是沒有分別作用的,良知時沒有分別的,不管美醜,明暗,大小,統統接收。接收後由意識處理,所以能分別的是“意”,由意識處理信息,美醜,明暗,大小。所以要分清楚“意”與“良知”的作用不同。這個知,人生來就有,完全如實反應。看到就是看到,看不到就是看不到。比如一個人的眼睛出問題了,你問他還能看到東西嗎?他會告訴你,眼前一片黑,什麼也看不到。這裡要傳大法了,既然說看不到,那說看不到的是誰?可見眼球的功能損壞了,良知的那個知還在。不然他怎麼知道看不到呢?所以善惡是意的作用,良知只有知而沒有分別作用。

最後再說“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個善惡是意在起作用,那麼站在自我的立場用意識判斷善惡對不對呢?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這個善惡的標準歸根到底是站在自私的立場來說的。符合我的標準的就對,不符合我的標準的就錯。如果這樣為善去惡,那就真的斯不善矣。為善去惡的意思就是說,這個意要遵從這個良知。首先第一步,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意不能掩蓋良知。良知所反應的一切,這個意要如實承認,不能巧偽掩飾。這是誠意功夫的第一步,誠實。用《大學》裡的一句話,“欲修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而格物的意思就像你整理房間,把東西一樣樣的擺好,放在它該放的位置。天就是天,地就是地,光明就是光明,黑暗就是黑暗。你不管它,意識遵從良知不加干擾,這就是良知的作用,萬物自然各安本位,黑白分明。這個就是致知了,到這個地步才真正做到誠意,這時候意遵從良知才叫正知正見,你的所想所做所為自然就符合天理。然後心就自然正了,最後就是由內而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一般人把黑當做白,把地當做天,當吃時不吃,當睡時不睡,千般計較,萬種愁腸。每天算計著過日子,根本沒有誠其意啊。

歸根到底,王陽明的心學並沒有超出儒學致知格物的那一套東西,誠其意,不妄想不掩蓋良知,這就是為善去惡了。


夕魄騰輝


王陽明是明朝時期著名的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教育家,他有著輝煌的功績和傑出的學說“文事武備”,成為“儒學”派一流人物,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歷史影響。

王陽明“四句教”就是“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四句教”是王陽明的學術宗旨,是他一生的思想精華總結,高度思想的概括。



“四句教”也是每個學者求良知的過程,良知者行動的方式方法,不菅是什麼朝代,都有著積極的社會意義。鑑於當今社會,就是提倡分清善惡,揚善懲惡。做有道德,懂倫理道德之人。

“四句教”是王陽明在其教學中提出來的,“四句教”中的心,意,知,物就是圍繞正心,誠意,致知,格物展示出來的,進一步昇華了“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內函,對現在的社會進行道德教育有很大的啟迪作用!


一,無善無惡是心之體

人從出生到成人為一個物體,心也是在物體本身,是沒有善意和惡意。善惡之意應重在後天是否有良知教育,良知教育才是從善的可靠保障。

二,有善有惡是意之動

善惡是人的意願,是人的思想意境,是後天通過轉化形成的,也是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什麼樣的人就有什麼樣三觀,也就意味著社會上的良知,培養教育很重要。

三,知善知惡是良知

人在社會上應該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有良知之人善意可做,惡意不能做,這就是有良知良心之人。站在倫理道德立場上,論沒有良知之人,就是指沒有良心之人。

四,為善去惡是格物

每個人在社會上是否做了善惡之事,看做出事來結果的本質好與壞,有利或無利,就知道是從善之人,還是從惡之人。知善知惡就是人分辨是非思想明確,為善去惡才是確立良知良心的目的並表現出來。




綜上所述,便知從善就是現實社會上有倫理道德,遵紀守法正能量之人,從惡就是現實社會上無視倫理道德觀念,紀律法規觀念淡薄之人。當今社會有些人追求金錢利益至上,目無道德法規,最終淪落為從惡之人,是沒有好的下場!

更使人深知,人成長為良知之,為善去惡之,學校教育重要,家庭教育更為重要,應從小養成不自私行為。傳統的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乃不教,性乃千”,很有家庭教養道理,應該傳承下去併發揚光大!

總之,王陽明“四句教”,雖然是明朝時期的做人之教,但與當今社會的倫理道德教育相吻合,應該大力提倡“四句教”,對推動當今社會的倫理道德教育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劉夢輝1445414400581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四句教”是王陽明的基本思想,也非常契合宇宙萬物的實相。

要正確理解這“四句教”,需要深入學習、運用佛教的宇宙觀。佛教認為無始狀態是清靜圓明的,不生滅,不動搖,能生萬法。這個清靜圓明狀態是世界萬物的本源,確實無善無惡。

因為“一念不覺,而生無明”,沒有原因產生了波動,這個波動王陽明稱為意動;一念不覺,而生無明妄心,這個妄心分陰陽,有善惡。

因為空、地、水、火、風、見性、覺知的作用,無明生三細相六粗相,幻化成三千大千世界。但是,用有始以來的這顆無明妄心,即使學習了一些善書,也只能暫時地、個別地分辨出善行與惡行,卻不能自覺地、全部地、永恆地體察出善與惡的種子。要從根源上體察出善與惡的種子,必須用無始而來的清靜圓明真心,運用見性與覺知,才能對善與惡了了分明。無始而來的、清靜圓明真心本具的見性與覺知,才符合王陽明先生所說的良知的作用。

而要在世間,念念都是善念,一念不生惡念,一要紅塵煉心,境轉心不移;二要返觀內省,保持正知正覺。這個過程,才是格物的全部內容。


空谷傳音123


長鋏歸來談對於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的理解。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四句教”是王陽明的基本思想。

無善無噁心之體~萬物之體(源)本無善惡之分,如嬰孩之誕,上善之水。此句重點強調“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意動即心動,是為了要“用”,用物為善則為善,用物做惡則為惡。此句重點強調“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善惡之別在哪裡呢?關鍵在於人的良知能否區分善惡,陽明公呼喚人人都應該有能區分善惡的良知。這是他的道德觀。此句重點強調“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此句重點強調“為”和“格物”。“為”是做,“格物”是“研究”。陽明公認識到從宋朝開始,朱熹理論中清談誤國的害處,主張實幹興邦。他強調凡事要先有身體力行全力去做的態度,然後再言“格物”,要有思想有研究有總結有反思等的去做才可以。

綜合起來看,這仍舊是陽明公“知行合一”的一個“具體版”。一二句言“知”,第三句是“知”向“行”的過渡橋樑,第四句則是“行。沒有“知””,就沒有了正確方向,何能“行”?沒有“行”,“知”再符合真理也只是一紙空談罷了。

陽明公將“行”放到最後來談,也就是把最重要的“行”凸顯了出來。這符合傳統文學中“卒章顯志”的習慣。


長鋏歸來72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四句言教是陽明心學之門,但實質是致良知學問之門,是王陽明後期提出,和知行合一理論有別,從層次上高於知行合一理論,但從功用上不及知行合一理論,四句言教太過高深,近似於佛教道教思想,陽明因此常被佛學家所指責。

無善無噁心之體,這是說世界的本質是一元的,而不是二元對立的。這個理論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或者說太極生兩儀,這裡說的是太極,太極包涵陰陽,但不分陰陽。

有善有惡意之動,這是認識論,是我思故我在,還是我在故我思。是因為我的存在世界才產生分別,因為我的存在才有陰陽,善惡,所謂善是於己有利,所謂惡是於己有害。

知善知惡是良知,這是說人的本性能辯別善惡,這是知。真知能行,就是知行合一,知不能行,就是不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就是行,人要通過格物不斷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要從自己的內心做起,而不是從外面做起。

格物的學說是王陽明心學和朱熹理學最大的差別,王陽明主張從自我的內心做起,朱熹主張從外部事物研究起。王陽明是先修身,朱熹是先研究學問。


雲外故里


四句教是:王陽明致良知心學核心思想,也是理解心學的主要方法。


韋地久


無善無噁心之體

是本源是道,是佛,是造物主本身

…並沒有所謂我們自以為的善惡是非對錯,也就是渾然一體不做評判全然的允許,就像太陽的光芒不加區分的照耀萬物一樣……

有善有惡意之動

有了二元對立的思維就有了評判心,對什麼都開始加以區分,心意動了…這就是創造萬物萬法的根本念,一念生三千大千世界……

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個善指的是本體,也就是心之體,是如如不動為善,起心動念為惡,王陽明也明確的說過動氣便是惡,也就是被幻境牽扯著相後的妄念是為惡,忘本了…而為善去惡指的是我起心動念了再回到如如不動的狀態是為格物,怎麼會到?很簡單在事上煉致良知也就是達到良知狀態便是了……

知善知惡是良知

如如不動是為本體狀態,是良知,那麼起心動念我再通過為善去惡迴歸到本來的狀態,也就是我只是觀,我起心動念了我只是觀這個起心動念就會逐漸的迴歸到良知光明的狀態,就像心經所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是為大光明,大圓滿……


夢遊幻境之夢境說夢


心之體,是有善有惡的,因為思想會觸動人心,思想有善有惡,就會觸動人心,人心是活的,人心的本質是感動,感受而動,心是會動的,被思想的善惡而觸動,心就會悲傷,痛苦而流淚,要不然心就是死的,心死了,就沒有感受,對善惡沒有反應,心之體就無善無惡啦[摳鼻]

意不是思想,思想有善惡之分,所以有善有惡應為思之動。這個人不知道“意”,不知道“意”和“思維”的區別和關係。

知善知惡是良知,良知到底是啥?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也,良知也。——《孟子·盡學》

良知是先知先覺,是覺知,覺知不在思考、思慮、思想之中,良知在思想之外。如果你知道覺知,你就會說無善無惡致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這是對待事物的膚淺態度。格物致知,推究研究事物的正確方法就是辯證法,惡之中有善,面對惡,才能真善,為善存惡,做出來的善中有著惡念……只有將惡蛻變轉化成為大善、真善才是致良知的真確之道,化惡為善才是真確的格物致知,化惡為善是格物。

所以,如果真正地知道良知,那麼這四句話應該是這樣的

有善有惡思之動,無善無惡致良知,有善有噁心之體,化惡為善是格物。

———吳振偉之意見


吳振偉美麗生活


動靜源宗,體用分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