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王阳明的“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风月情谈


一、无善无恶心之体

在这里王阳明将'心'的地位升到本体之上,'心'就是个体先天混沌圆融的状态。'无善无恶'是'心'的表现,这本身就是一种纯善,也就是《大学》之所谓"至善";也是《老子》中讲求的'复归于婴儿'的先天状态;

再加以引申,杨朱"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的观点也存乎其中。

二、有善有恶意之动

承接上句,无善无恶的心犹如太极混沌,一动一静、一阴一阳,万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然而一旦这种澄明圆融的状态中有一念萌动,原本浑融的太极便开始分开两仪,演化四象。

'意'便产生了,《传习录》中所说"心之所发便是意。"就是这个意思。

有了'意',便有了物与物的分别与对立,客观的善恶也就随之产生。由心到意,是先天混沌到后天认知变化的重要过渡。

三、知善知恶是良知

'心'中产生了'意','意'萌生了'良知'。任何个体都拥有的'良知'作为理性自觉,本身并不含有主观情感,与我们常说的'良心'并不完全相同。

用孟子的原话就是:"不虑而知,良知也"。意思是说,人还没经过思考和考虑,就本原地知道的东西,就称之为"良知"。

譬如我们看到一个人掉进河里,这个时候不管坏人也好,恶人也好,任何人都很着急,都想去救他,这是良知的作用。

四、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句话中,"为善去恶"是目的,"格物"是手段。

"格物"一词来源于《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人的良知可以知善知恶,但知善知恶只是其客观的认知,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呢?便是通过'格物'的方式。

当'良知'让我们有了善恶的认知后,就到了我们主观情感工作的时候了。

这也与王阳明在《传习录》提出的"致良知"、"知行合一"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往文学


这四句话可说是王阳明对自己学说的一种概括,王阳明的书我读的不多,对他的思想也了解不深。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我仅就这四句话解读一下,至于符不符合王老先生的愿意我就不知道了。

先看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先解释一下心是什么,王阳明有一句很著名的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寂,你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心外无物。这么一看,王阳明是个纯粹的唯心主义。

但我要说明的一个要点是,这个心并非指的是通常意义上的“心思”、“心理”、或者“意识”。真要研究心学,这些东西是要超脱的。这个心在这里指的是人认识物质世界的一种功能,统称为心。姑且把认知的功能称为“能”,所感知的心理活动生理活动和所感知的物质世界,统称为“所”。有能知没有所知不起作用,有所知没有能知也不起作用,也就是说你看花时能看的功能和所看的花同时存在才会看到花,有一个条件不具备,这个花是看不到的。所以不要把唯心主义看得那么简单,绝对的唯心包含色法,物质世界包括在内的。发生作用时是不可分割的,能知和所知的功能统称为心。在没有发生作用时,归体了,就寂灭了,这个时候什么善恶观念是没有的。所以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人批判唯心主义说意识决定物质,真是不知所云,也没有真正了解唯心主义。

下面说“有善有恶意之动”,这里说意之动,没说心之动。心和意不一样,意是心的一种功能。这个分别意识一动,善恶观念就来了。什么好的,坏的,美的,丑的,是意识的判断,归根到底是站在“我”的立场分别。所以意根在“我”。

结合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这个良知就是前面所说的心有能知的功能。这个良知有什么作用呢?“知善知恶”。这里注意一点,良知只有知的功能,没有分别功能。比如你看东西,这个景象由外界通过光线反射到眼睛再到视神经,在发生作用的一刹那,是没有分别作用的,良知时没有分别的,不管美丑,明暗,大小,统统接收。接收后由意识处理,所以能分别的是“意”,由意识处理信息,美丑,明暗,大小。所以要分清楚“意”与“良知”的作用不同。这个知,人生来就有,完全如实反应。看到就是看到,看不到就是看不到。比如一个人的眼睛出问题了,你问他还能看到东西吗?他会告诉你,眼前一片黑,什么也看不到。这里要传大法了,既然说看不到,那说看不到的是谁?可见眼球的功能损坏了,良知的那个知还在。不然他怎么知道看不到呢?所以善恶是意的作用,良知只有知而没有分别作用。

最后再说“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个善恶是意在起作用,那么站在自我的立场用意识判断善恶对不对呢?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个善恶的标准归根到底是站在自私的立场来说的。符合我的标准的就对,不符合我的标准的就错。如果这样为善去恶,那就真的斯不善矣。为善去恶的意思就是说,这个意要遵从这个良知。首先第一步,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意不能掩盖良知。良知所反应的一切,这个意要如实承认,不能巧伪掩饰。这是诚意功夫的第一步,诚实。用《大学》里的一句话,“欲修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而格物的意思就像你整理房间,把东西一样样的摆好,放在它该放的位置。天就是天,地就是地,光明就是光明,黑暗就是黑暗。你不管它,意识遵从良知不加干扰,这就是良知的作用,万物自然各安本位,黑白分明。这个就是致知了,到这个地步才真正做到诚意,这时候意遵从良知才叫正知正见,你的所想所做所为自然就符合天理。然后心就自然正了,最后就是由内而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一般人把黑当做白,把地当做天,当吃时不吃,当睡时不睡,千般计较,万种愁肠。每天算计着过日子,根本没有诚其意啊。

归根到底,王阳明的心学并没有超出儒学致知格物的那一套东西,诚其意,不妄想不掩盖良知,这就是为善去恶了。


夕魄腾辉


王阳明是明朝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他有着辉煌的功绩和杰出的学说“文事武备”,成为“儒学”派一流人物,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历史影响。

王阳明“四句教”就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教”是王阳明的学术宗旨,是他一生的思想精华总结,高度思想的概括。



“四句教”也是每个学者求良知的过程,良知者行动的方式方法,不菅是什么朝代,都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鉴于当今社会,就是提倡分清善恶,扬善惩恶。做有道德,懂伦理道德之人。

“四句教”是王阳明在其教学中提出来的,“四句教”中的心,意,知,物就是围绕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展示出来的,进一步升华了“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内函,对现在的社会进行道德教育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一,无善无恶是心之体

人从出生到成人为一个物体,心也是在物体本身,是没有善意和恶意。善恶之意应重在后天是否有良知教育,良知教育才是从善的可靠保障。

二,有善有恶是意之动

善恶是人的意愿,是人的思想意境,是后天通过转化形成的,也是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三观,也就意味着社会上的良知,培养教育很重要。

三,知善知恶是良知

人在社会上应该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有良知之人善意可做,恶意不能做,这就是有良知良心之人。站在伦理道德立场上,论没有良知之人,就是指没有良心之人。

四,为善去恶是格物

每个人在社会上是否做了善恶之事,看做出事来结果的本质好与坏,有利或无利,就知道是从善之人,还是从恶之人。知善知恶就是人分辨是非思想明确,为善去恶才是确立良知良心的目的并表现出来。




综上所述,便知从善就是现实社会上有伦理道德,遵纪守法正能量之人,从恶就是现实社会上无视伦理道德观念,纪律法规观念淡薄之人。当今社会有些人追求金钱利益至上,目无道德法规,最终沦落为从恶之人,是没有好的下场!

更使人深知,人成长为良知之,为善去恶之,学校教育重要,家庭教育更为重要,应从小养成不自私行为。传统的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乃不教,性乃千”,很有家庭教养道理,应该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总之,王阳明“四句教”,虽然是明朝时期的做人之教,但与当今社会的伦理道德教育相吻合,应该大力提倡“四句教”,对推动当今社会的伦理道德教育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刘梦辉1445414400581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教”是王阳明的基本思想,也非常契合宇宙万物的实相。

要正确理解这“四句教”,需要深入学习、运用佛教的宇宙观。佛教认为无始状态是清静圆明的,不生灭,不动摇,能生万法。这个清静圆明状态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确实无善无恶。

因为“一念不觉,而生无明”,没有原因产生了波动,这个波动王阳明称为意动;一念不觉,而生无明妄心,这个妄心分阴阳,有善恶。

因为空、地、水、火、风、见性、觉知的作用,无明生三细相六粗相,幻化成三千大千世界。但是,用有始以来的这颗无明妄心,即使学习了一些善书,也只能暂时地、个别地分辨出善行与恶行,却不能自觉地、全部地、永恒地体察出善与恶的种子。要从根源上体察出善与恶的种子,必须用无始而来的清静圆明真心,运用见性与觉知,才能对善与恶了了分明。无始而来的、清静圆明真心本具的见性与觉知,才符合王阳明先生所说的良知的作用。

而要在世间,念念都是善念,一念不生恶念,一要红尘炼心,境转心不移;二要返观内省,保持正知正觉。这个过程,才是格物的全部内容。


空谷传音123


长铗归来谈对于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理解。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教”是王阳明的基本思想。

无善无恶心之体~万物之体(源)本无善恶之分,如婴孩之诞,上善之水。此句重点强调“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意动即心动,是为了要“用”,用物为善则为善,用物做恶则为恶。此句重点强调“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善恶之别在哪里呢?关键在于人的良知能否区分善恶,阳明公呼唤人人都应该有能区分善恶的良知。这是他的道德观。此句重点强调“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此句重点强调“为”和“格物”。“为”是做,“格物”是“研究”。阳明公认识到从宋朝开始,朱熹理论中清谈误国的害处,主张实干兴邦。他强调凡事要先有身体力行全力去做的态度,然后再言“格物”,要有思想有研究有总结有反思等的去做才可以。

综合起来看,这仍旧是阳明公“知行合一”的一个“具体版”。一二句言“知”,第三句是“知”向“行”的过渡桥梁,第四句则是“行。没有“知””,就没有了正确方向,何能“行”?没有“行”,“知”再符合真理也只是一纸空谈罢了。

阳明公将“行”放到最后来谈,也就是把最重要的“行”凸显了出来。这符合传统文学中“卒章显志”的习惯。


长铗归来72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言教是阳明心学之门,但实质是致良知学问之门,是王阳明后期提出,和知行合一理论有别,从层次上高于知行合一理论,但从功用上不及知行合一理论,四句言教太过高深,近似于佛教道教思想,阳明因此常被佛学家所指责。

无善无恶心之体,这是说世界的本质是一元的,而不是二元对立的。这个理论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或者说太极生两仪,这里说的是太极,太极包涵阴阳,但不分阴阳。

有善有恶意之动,这是认识论,是我思故我在,还是我在故我思。是因为我的存在世界才产生分别,因为我的存在才有阴阳,善恶,所谓善是于己有利,所谓恶是于己有害。

知善知恶是良知,这是说人的本性能辩别善恶,这是知。真知能行,就是知行合一,知不能行,就是不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就是行,人要通过格物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要从自己的内心做起,而不是从外面做起。

格物的学说是王阳明心学和朱熹理学最大的差别,王阳明主张从自我的内心做起,朱熹主张从外部事物研究起。王阳明是先修身,朱熹是先研究学问。


云外故里


四句教是:王阳明致良知心学核心思想,也是理解心学的主要方法。


韦地久


无善无恶心之体

是本源是道,是佛,是造物主本身

…并没有所谓我们自以为的善恶是非对错,也就是浑然一体不做评判全然的允许,就像太阳的光芒不加区分的照耀万物一样……

有善有恶意之动

有了二元对立的思维就有了评判心,对什么都开始加以区分,心意动了…这就是创造万物万法的根本念,一念生三千大千世界……

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个善指的是本体,也就是心之体,是如如不动为善,起心动念为恶,王阳明也明确的说过动气便是恶,也就是被幻境牵扯着相后的妄念是为恶,忘本了…而为善去恶指的是我起心动念了再回到如如不动的状态是为格物,怎么会到?很简单在事上炼致良知也就是达到良知状态便是了……

知善知恶是良知

如如不动是为本体状态,是良知,那么起心动念我再通过为善去恶回归到本来的状态,也就是我只是观,我起心动念了我只是观这个起心动念就会逐渐的回归到良知光明的状态,就像心经所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是为大光明,大圆满……


梦游幻境之梦境说梦


心之体,是有善有恶的,因为思想会触动人心,思想有善有恶,就会触动人心,人心是活的,人心的本质是感动,感受而动,心是会动的,被思想的善恶而触动,心就会悲伤,痛苦而流泪,要不然心就是死的,心死了,就没有感受,对善恶没有反应,心之体就无善无恶啦[抠鼻]

意不是思想,思想有善恶之分,所以有善有恶应为思之动。这个人不知道“意”,不知道“意”和“思维”的区别和关系。

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到底是啥?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也,良知也。——《孟子·尽学》

良知是先知先觉,是觉知,觉知不在思考、思虑、思想之中,良知在思想之外。如果你知道觉知,你就会说无善无恶致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对待事物的肤浅态度。格物致知,推究研究事物的正确方法就是辩证法,恶之中有善,面对恶,才能真善,为善存恶,做出来的善中有着恶念……只有将恶蜕变转化成为大善、真善才是致良知的真确之道,化恶为善才是真确的格物致知,化恶为善是格物。

所以,如果真正地知道良知,那么这四句话应该是这样的

有善有恶思之动,无善无恶致良知,有善有恶心之体,化恶为善是格物。

———吴振伟之意见


吴振伟美丽生活


动静源宗,体用分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