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冠脈功能學新技術論壇熱點與進展

CCIF 2020 Online | 聚焦冠脈功能學新技術論壇熱點與進展

第二十三屆全國介入心臟病學論壇(CCIF2020 Online)正在熱火朝天地在全國範圍內全線開播(4月21-25日),期間“影像學論壇—冠脈功能學新技術論壇”學術環節於4月22日在第五直播間成功舉辦。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王偉民、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徐波教授共同主持學術活動,上海交通大學霍雲龍教授、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龔豔君教授在線參與討論與互動,徐波教授、李建平教授、塗聖賢教授、周玉傑教授分別帶來精彩學術講座,現分享如下。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徐波教授:FAVOR系列研究-從臨床試驗到真實世界

CCIF 2020 Online | 聚焦冠脈功能學新技術論壇熱點與進展

當前定量血流分析(QFR)系統已先後在歐洲、中國、美國、日本獲得註冊認證,開啟計算冠脈生理學的新時代。既往的驗證性研究(如FAVORⅡChina等)證實了QFR的高診斷準確度和潛在臨床價值,但QFR作為功能學診斷工具要改變心肌血運重建指南,需在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中證明QFR指導的血運重建有臨床獲益。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冠脈生理學指導血運重建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FAVORⅢ China研究旨在高效識別真正有干預價值、能夠改善患者遠期預後的缺血病變,從而制定合理的治療策略。一方面,QFR指導的介入治療可能減少不必要的支架植入,從而降低操作併發症和長期不良事件;另一方面,QFR評估可以識別功能學有顯著意義且需要治療的造影臨界病變,從而實現精準治療。相信隨著研究的深入,將解決當前臨床上該領域諸多懸而未決的問題。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李建平教授:FFR臨床應用現狀與進展

CCIF 2020 Online | 聚焦冠脈功能學新技術論壇熱點與進展

鑑於耗時長、操作不便、價格昂貴、血管擴張藥物相關反應等諸多因素,從全球範圍看,血流儲備分數(FFR)的應用並不理想,其中中國FFR使用率不足1%。與壓力導絲對比,造影FFR(Flash-angio-caFFR)計算準確率達95%以上,其優勢明顯:無需使用壓力導絲(穩定性超壓力導絲)、無需血管擴張藥物、無需額外手術和操作、實時獲取FFR結果。但是,造影FFR當前也有其侷限性,比如需要基於經驗公式評估最大充血狀態下的血流速度,有可能在臨界病變產生微小誤差。總之,各種檢測方法多有其優勢和不足,臨床上需要選擇合適的方式,以降低整體醫療支出,提高診斷準確度和病人舒適度。

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塗聖賢教授:基於OCT的冠脈血流儲備分數測定原理和應用

CCIF 2020 Online | 聚焦冠脈功能學新技術論壇熱點與進展

常見的功能學評估手段是血流儲備分數(FFR)和定量血流分析(QFR),眾所周知,影像學+功能學評價對於指導制定手術策略有重要作用,為實現功能及影像雙評價,需導管+壓力導絲,手術難度大,費用也高,腔內影像+功能雙管齊下,也即基於OCT的血流儲備分數(OCT-based-FFR,OFR)技術,精準度更高,可以幫助避免不必要的支架植入,確定最佳的手術策略,降低醫療成本,降低手術難度,未來OFR將有望應用於PCI生理學精準診斷和手術策略優化,以改善患者預後。

北京安貞醫院周玉傑教授:基於人工智能的FFR-CT無創診斷

CCIF 2020 Online | 聚焦冠脈功能學新技術論壇熱點與進展

通過無創冠脈CT檢查獲取冠脈血流儲備分數具有迫切的臨床需求和良好的發展/應用前景,基於常規CCTA圖像及複雜技術手段,FFR-CT可實現上述目標/要求。關於FFR-CT的三個多中心註冊研究(DISCOVER-FLOW、DeFACTO和NXT)均肯定FFR-CT與有創FFR檢查效果一致,促使前者於2014年通過FDA審批。隨著AI技術更加廣泛和深入地應用於醫療行業,深度學習平臺(DeepVesselFFR)利用先進算法和模型可進一步提升FFR-CT能力(如大幅縮短時長)。研究證實,DEEPVESSELFFR與FFR實測值高度一致,且前者診斷功能性缺血的價值高於CTA,進一步亞組分析,該結論(包括敏感性、特異性、準確性)在3家醫院之間無差異。造成DEEPVESSELFFR假陰性的可能原因有臨界病變、圖像質量(CTA噪聲)、鈣化/瀰漫性狹窄。此外,一項納入5083名患者的多中心註冊研究(ADVANCEStudy)結果也充分肯定了其準確性,未來,FFR-CT或將成為冠脈介入手術的看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