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在人群中,越要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

不要人云亦云

遇事,能从自己的头脑中滤出个是非曲直,有个果断的认定,并在众人面前表现出自己自信的风格和特有的方式,这种人格是让人称赞的。生活中不少人慨叹:做人难,难做人。自然,优柔寡断,没有自己的主见,缺乏自信的人,遇到事情就不能果断地做出评判,人云亦云,有时还担心“转”得不够快,老是跟在别人后面做戏,活得可真够累的。这种“墙头草”式的俗人,我们身边比比皆是,也反映出他们人格的一大缺陷。

越在人群中,越要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

但许多人却往往有着浓重的从众心理,表现为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邯郸学步,亦步亦趋,随大流,缺乏个性和自信。他们就像墙头上的草随风倒,又像失根的兰花,追逐的浮萍,飞舞的秋莲,或因风四散的蒲公英。有一则故事说: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行人们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个人不为所动。这时候有人就问他:“为什么你不摘梨呢?”许衡就说了:“不是自己的梨,怎么可以随便乱摘呢?”那人就笑他迂腐:“世道这么乱,管它是谁的梨。”许衡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越在人群中,越要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随时随地都会面临选择。做人如果不想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永远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走,就必须有主见。许衡的做法乍看是迂腐,实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做人准则。人生有多少机会,就会面临多少诱惑。面对诱惑不动心,身不被物役,心不被金迷,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到的这是一种难得的定力,没有一定的精神支柱,没有一种良好的心态,没有高超的做人修养,是很难坚持的。

人这一生,可以没有权,可以没有钱,但就是不可以没有主见。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讲过一个关于没有主见的寓言,很有哲理:一个老人带着孙子去集市卖驴。开始时,孙子骑驴,爷爷走路有人指责孙子不孝;爷孙二人立刻调换了位置,结果又有人指责老头虐待孩子;于是二人都骑上了驴,一位老太太看到后又为驴鸣不平,说他们不顾驴的死活;最后爷孙二人都下了驴,徒步跟驴走,不久又听到有人讥笑:看!一定是两个傻瓜,不然为什么放着现成的驴不骑呢?爷爷听罢,叹口气说:还有一种选择就是咱俩抬着驴走,可这样一来,岂不更让人笑掉大牙?

越在人群中,越要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

古代有“鹦鹉学舌”的典故,其中学舌的原意是模仿别人说话。鹦鹉嘴比喻的是没有主见,别人说什么就跟着别人也说什么。后来,比喻有的人就像鹦鹉学人说话那样,呆头呆脑地照本宣科,人云亦云。宋朝释道原在《景德传灯录》中说,禅宗慧海禅师有一天不让他的弟子念经,小和尚们好奇地问道:“老师,您为什么不让我们诵经呢?”禅师回答说:“你们诵经就像鹦鹉一样,鹦鹉只学人的话语腔调,却不能领会人话语中的含义。佛经传达着佛的旨意,你们诵经的时候不领会佛的意境,而只是口上朗朗上口,这是学着说佛经话,并不上心呀。”

鹦鹉可爱,是因为鹦鹉没有自己的思维,唇舌却非同凡响;人若是没有主见,只有鹦鹉嘴似的非同凡响的唇舌那还叫人吗?比如你身为一个部门主管,在听候老板用语言安排任何任务时,你先是听他耳提面命,接着照本宣科地向下属传达他的指令,无奈你根本没有领悟他所言的精神实质,结果鬼使神差地把好端端的话给传变了。

越在人群中,越要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

为什么好好的人非要跟鹦鹉似的学人说话呢?也许胆小求稳是其最根本的原因。因为胆子小,自然怕担事,更怕担责任,只求自己能四平八稳地当一个老好人。要是这样不说话也就罢了,问题是还有一怕—怕因为不说话而遭人冷落,于是就不得不张嘴说说话。说什么话呢?张三传了个绝对新闻,李四报了个最新消息,后面还有王五、马六尚未知晓,跟着传吧,反正有“原版”可证,传者不用承担什么责任。鹦鹉嘴在平常就喜欢叽叽喳喳,没事“说着乐”。但对他人而言就是说得越多,人家越犯困。如果鹦鹉学舌、人云亦云地把一个消息说了好多遍,那么这个消息即使再惊奇,也会变得毫无光彩、平淡无味。

但凡鹦鹉嘴者脑细胞组织储存的尽是声像的条件反射,这和人类所倡导的独立思维相去甚远。太多的人吃过祸从口出的亏,这种教训足以让一些人诚惶诚恐地管好自己的嘴,别人没做过的事莫做,别人没说过的话莫说,逢人遇事只当自己从着众人鹦鹉学舌人云亦云,充当传达者、跟呼口号者,只要道德犹在,精神与意志的沦丧算不了什么。这类人看似管好了自己的嘴,实质上只能算是一只比鹦鹉肥硕,却无观赏价值的无聊肉身。别以为鹦鹉嘴不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就算你只会人云亦云,因为你没有分析能力,所传之语又均有“出处”(亦即出于他人之口),所以恰恰是有了你这种鹦鹉嘴,才会把一些本是“有聊”之事传成了无聊之事。有谚语说“流言止于智者”,意思就是说,人是有脑子的,既然有脑子,就要用自己的脑子去了解事实真相,不要像鹦鹉那样,只会跟着别人说什么,否则,社会上就会四处布满流言飞语。

有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到处是站着睡觉的人。意思是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人,看似醒着,其实都睡着了,尽管他们也在工作、吃饭,并辛苦地做着事情。

我们周围确有不少俗人就生活在虚幻(睡梦)之中,没有目标,没有现实感,没有主见,过着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日子,所谓“傻子盖房—看街坊”。没有主见的人,从来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他们之所以整日操心忙碌,不过是听到别人又说了些什么。比如听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他们就到处交朋友,挖空心思,搭上时间,赔上金钱,但永远没有真正的朋友。听风是雨,拿棒槌当针。忙了半天,到头来问他忙了些啥,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而没有主见的反面则是固执己见,看问题片面,过分自信,觉得自己比任何人都聪明,都明白。他们没有理性凭感觉做事,戴有色眼镜看问题,思维像一个固定的环,想了一圈儿,最后还是回到原来的起点。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表现:疑心过重,处处设防,焦虑不安。他们看不到太阳在朗照,季节在变换,生活的美好,人心的善良。他们的心里存放着一大堆过期的股票,陈旧的家具散发着霉味,欲望像一条无底的沟壑。其内心像一个刁钻刻薄的老太婆,怨气和愤怒已经占据了他的心灵。他是如此完美,以致认为所有的错都是别人的错,而他自己却一点责任也没有。

越在人群中,越要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

这些人就像患了神经症一样,终日忧心忡忡,坐立不安,敏感,脆弱,老担心失去对生活和自己的控制。比如一位因长期家庭关系不良而患“头痛”的人,尽管经过全面检查已排除生理因素所致,但她(或他)仍然不停地穿梭于各家医院,寻求治疗,且久治不愈。因为“头痛”不仅缓解了她的心理冲突,还使本来不受重视的她,因“有病”得到了所有家庭成员的关照,家庭的矛盾也因她的“病”而暂时缓解。因此,尽管不是故意的,但她仍然不顾由此所带来的对自己和家庭功能的损害,顽强地“有病”,坚定地保持着“站着睡觉”的姿势。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明显看到,他们由此所承受的损失是巨大的。他们不幸福、不快乐,生活没有生气,人生失去了意义。然而,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他自己最需要的吗?他们明白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吗?

因此,做人一旦没有了主见,就容易被物欲左右,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自己的脑袋也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法国哲人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我有主见,故我在。”

越在人群中,越要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