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許小年:世界經濟恢復正常,中國經濟才能恢復正常

本文摘編、節選自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終身榮譽教授許小年,在中歐校友在線論壇名師專場所做的分享,原主題為《疫情對全球經濟和金融的影響》。


經濟學家許小年:世界經濟恢復正常,中國經濟才能恢復正常

世界經濟恢復正常,中國經濟才能恢復正常


現在媒體報道說,這裡復工80%了,那裡復工90%了。


要問的是,你有訂單麼?

工人都回來了,產能100%可以開動了,但是沒有訂單。


因此不要說中國走完了抗疫的前半段,歐美走後半段,其實是大家一塊走,後半段我們得跟著走。

後半段我們的防疫不會像前半段那麼緊張,但是經濟形勢和前半段一樣嚴峻。企業現在做的大多是春節以前的訂單,4月份訂單銳減,外面的經濟活動陷入半停滯狀態。

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一大製造國。

我們的市場沒有辦法消化這麼大的製造能力,我們嚴重依靠世界市場。


國外的疫情一天不結束,我們的企業一天就得不到訂單,我們的工人就一天就拿不到工資,沒有工資拿消費什麼呀?

我們得跟著全球經濟一起走完防疫的全程,世界經濟恢復正常,中國經濟才能恢復正常,我們在一條船上。

有人說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化棺材上的最後一顆釘子,我覺得正好相反,新冠疫情證明了全球化不能倒退,倒退對誰都沒有好處。


我們的工廠不開工,蘋果的產品怎麼生產?美國歐洲日本的經濟不恢復,我們工廠的訂單從哪裡來?

這次防疫再一次證明,全球化必須繼續推進,否則我們連這個病毒都防不住,如果沒有全球的協調,你能防住麼?


我們扛過了第一波,現在來了第二波,叫做輸入型病例,意大利、西班牙、美國的疫情不控制住,我們也不得安寧。


這個道理很簡單,可你跟他說沒用,人有認知障礙,理性無能為力。

經濟學家許小年:世界經濟恢復正常,中國經濟才能恢復正常

中國經濟的好轉,可能要到年底了


我們要跟著世界走下半段,下半段的挑戰一點也不比上半段輕鬆。


這裡有幾個數字:今年前兩個月,我們的工業產出下降13.5%,發電量下降8.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降20.5%,固定資產投資下降24.5%,出口下降17.2%。


民營部門中小企業和服務業是重災區。


一季度GDP負增長几乎是定局,估計二季度也是負增長。

面對這種局勢,我們一方面不必恐慌,要知道1929年是在哪些條件下發生的大蕭條;


另一方面,要認真地對待新冠肺炎造成的經濟衰退,這個衰退是在中國40年改革開放史上所沒有的,衰退的衝擊和持續時間之長超過2008年。


如果我們對形勢判斷有共識,就可以討論如何來應對。

其實我也沒有什麼應對的好辦法。


中國經濟的好轉,可能要到年底了。


本來我們覺得本土疫情結束之後,隨著復工復產,經濟能夠恢復正常。


但是幾十年的全球化,中國經濟已經離不開世界,世界經濟也離不開中國。


我們都綁在一起,任何形式的孤立主義都於事無補。

經濟學家許小年:世界經濟恢復正常,中國經濟才能恢復正常

中國市場這麼大,不能搞自循環嗎?


有人問我,中國有14億人,市場足夠大,關起門來搞自我循環不行麼?

抱歉,不可能。


他們又說,為什麼不可能?我們不就缺石油和糧食這兩樣麼?

我們不止缺這兩樣,還缺市場、缺訂單。


中國雖然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我們的人均GDP只是美國的五分之一,歐洲的四分之一。


國內購買力支撐不了這麼龐大的製造能力,看看有多少企業是為海外訂單生產的。

我們還缺基礎原材料。


一般的原材料像鋼鐵、水泥、有色金屬和化學塑料,這些我們都能做,技術含量稍高一點的就做不了,要從國外進口,從日本、德國進口。

我們還缺技術。


過去幾十年,我們迅速縮小了和發達國家在技術上的差距,這要歸功於開放政策。


如果還是自己關起門來搞,我們不可能有今天這樣的工業技術,也不可能有今天這樣的互聯網技術。

經濟學家許小年:世界經濟恢復正常,中國經濟才能恢復正常

中國現在最缺的是高精尖技術人才


中國人均GDP已經1萬美元了,這意味著勞動力成本遠非40年前可比,必須依靠高技術含量的產品才負擔得起這樣的勞動力成本。


我們現在是要用大學生和工程師,不能給他們發農民工的工資。


這麼高的勞動力成本,你的產品還是初級加工品,企業怎麼贏利、怎麼發展呢?


我們需要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品。

如今的地球村是一個開放的地球村,想開倒車是開不回去的。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依賴我,我也依賴你。


既合作又競爭,我有我的利益,你有你的利益,怎麼分配利益?


制定好遊戲規則,根據規則來博弈。掀掉棋盤不玩了,對誰都沒有好處。

經濟學家許小年:世界經濟恢復正常,中國經濟才能恢復正常

堅持改革


防疫下半程企業怎麼辦?


收縮業務,守好現金流,先活著。

同時我們向政府呼籲,財政政策應該先救民生,先救企業,特別是救中小企業,因為它涉及社會穩定。


中小民營企業占城鎮就業的80%,把中小企業穩定住了,社會穩定就沒有大問題。


只要企業在,哪怕規模收縮了也沒關係。


企業一旦倒了,將來重新辦起來就很難。沒有十幾年的功夫一個企業是站不住的,現在輕易地讓它倒下去,將來再扶起來可沒那麼容易。

小結一下,說到底,我們怎麼辦?


除了企業守好現金流,謹慎經營,從國家的層面上講,就是堅持改革——從改革要需求,從改革要效率,從改革要GDP。


通過供給側改革搞活市場,激活企業。


只有企業發展了,才能夠提供就業機會,才能增加民眾的收入,才能拉動消費需求,所以企業是核心、是關鍵。

我們長期呼籲的政策建議:保護私有產權、國退民進、放松管制、全面減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