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分享 精華解讀《非暴力溝通》文終總結

讀書分享《非暴力溝通》截止第十三章,已經全部分享完畢,對於這部全球暢銷書籍,其中的內容對我們的啟發很大,因為這不是一本講解溝通學的工具書,不是直接的教我們該怎麼說話,怎麼應對溝通,這更像是一本通過“溝通”這個話題,教我們處世之道的心理學作品,更多的讓我們發掘內心深處的美好。

讀書分享 精華解讀《非暴力溝通》文終總結

總所周知,語言暴力是一種被隱藏直接傷害的暴力形式,看似不痛不癢,卻傷人於無形,我們都明白暴力化的語言是什麼,謾罵、指責、抱怨、批評等等,大家都可以對此加以避免,但往往忽略了日常生活中的語言,也就是說,並不是我們不罵人、不指責人,就是“非暴力溝通”,一些被我們忽略的、看似正常的溝通形式,正在無形中為我們的生活帶來隔閡,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在不知不覺中得罪別人或莫名其妙的產生誤會。

“溝通學”作為全社會的熱門話題,被無數大師學者反覆炒作,其實我們每個人作為社會中的一個微小組成部分,都同時擁有著各種不同的角色,每天需要應對各式各樣的溝通對象,沒有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權威溝通方式,能夠讓我們應對一切,而《非暴力溝通》指出的觀察、感受、需要、請求,這一過程並不是溝通公式,也是教我們如何發掘自己的真誠,理解他人的本意,如果每個人都可以坦然以待、真誠面對,溝通才會變得順暢。

文中所指,就是從內心角度出發,直指事物本質,因為在很多時候,我們所說的,並不是真正所需要的,而我們聽到的,也不見得是對方的本意,“溝通”常常在這種遮遮掩掩的欲蓋彌彰中,變得困難從從,人與人的距離越來越遠,隔閡與誤會越來越深。只有當我們真正明白需求是什麼,或者對方真正想表達什麼,我們的行動才會向“解決需求”,這一正確的方向努力。

讀書分享 精華解讀《非暴力溝通》文終總結

其實從第一章起,就感覺到解讀這本書十分困難,很多文中用到的觀點、實例,都無法被我們拿來應用,甚至很難理解,西方人習慣了表達,對自己情緒、感受都可以直接說出來,而我們國人更含蓄、內斂,不善表達自我,這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差異,而將文中觀點,變成我們更容易接受的語言,都成了一件很難的問題,索性磕磕絆絆解讀完了,對我自己也是個很大的提高。

現代的自媒體對我這類所謂文縐縐的寫手並不感冒,相比搞笑段子、唱歌跳舞的,差了很多,不過還是相信有相當一批朋友,願意在閒暇之餘,坐下來吸取一些有營養內容,這也是老道寫作的初衷,這第一本作品,從開頭看來,磕磕絆絆,並不熟練,接下來將會有更多好看有知識的內容奉獻出來,真誠希望得到更多朋友的支持和指正。

《非暴力溝通》全文終,預詳讀,請購買正版書籍,點擊老道頭像加關注,可以看到之前所有章節以及今後新作品的更新,品讀名著、分享精華,做知識的快餐式文化,老道願與各位讀者共同成長,再次感謝!

讀書分享 精華解讀《非暴力溝通》文終總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