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之子》:其實每一位須賀圭介都有過一顆像森島帆高一樣的心

《天氣之子》:其實每一位須賀圭介都有過一顆像森島帆高一樣的心

《天氣之子》動畫中的角色須賀圭介

犧牲一個人換來天氣的變好,誰都會贊成的吧。——須賀圭介

大家好,我是小八。

自從《天氣之子》在國內上映以後,就有不少人對這部動畫的主人公森島帆高進行了批評和抨擊,因為有許多人都認為森島帆高的三觀不正,而且動不動就會哭鼻子,但我認為,其實這就是人性。

人們往往都會在長大之後覺得,普世價值觀是絕對正確的。所以有很多人都會站在《天氣之子》動畫中須賀大叔的角度去看待森島帆高的做法,然後下結論認為,帆高是錯的,自己是對的,這也是我在觀賞這部動畫以後的最初結論。

《天氣之子》:其實每一位須賀圭介都有過一顆像森島帆高一樣的心

飽受爭議的森島帆高

但是當我看到了動畫的結局以後,我才意識到,原來錯的人並不是帆高,而是在前面認同了須賀大叔觀點的自己,所以我認為在整部動畫中理應受到批評和抨擊的人,不僅僅只有帆高,而且還有須賀大叔,因為《天氣之子》既是森島帆高的故事,也是須賀圭介的故事。

所以我在看完《天氣之子》這部動畫又對其進行了“顱內三刷”了以後,便覺得動畫中的須賀大叔是一位非常微妙的角色,新海誠非常巧妙地用須賀大叔將帆高、將我們往錯誤的方向去引導,進而讓我們認為東京被淹,是帆高和陽菜的錯。

陽菜意外地成為了晴女這點不假,但犧牲了陽菜便能讓天氣變好這一點的真偽對錯,卻是要去思考的——

犧牲了陽菜就能讓天氣變好的證據在哪裡?

《天氣之子》:其實每一位須賀圭介都有過一顆像森島帆高一樣的心

相信很多人在思考過後便會發現,在動畫中幾乎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犧牲了陽菜,天氣就一定會變好。或許有人會說,當時陽菜消失了以後,東京的天氣確實變好了,但我認為,陽菜的消失可能只是對暴雨天氣起到了緩衝作用而已,因為今天不下雨,並不代表明天也不下雨。

況且東京的雨,本就不是因為陽菜而下的,所以我認為“犧牲了陽菜就能讓天氣變好”的觀點是錯誤的,像須賀大叔所說的話,也只不過是一廂情願罷了,因為在《天氣之子》動畫中也有多次提到過:東京的暴雨只不過是天氣的意志,並沒有說必須要犧牲陽菜才能讓天氣變好。

就像古廟中的老爺爺和立花瀧家的老奶奶所說的一樣,東京這塊地方原本就是這副模樣的,所以東京的天氣又何來異常之說呢?

《天氣之子》:其實每一位須賀圭介都有過一顆像森島帆高一樣的心

陽菜和帆高

換句話說,其實這部動畫中的天氣一直都是正常的,只不過在我們的眼裡,卻是不正常的,因為我們擅自地定下了衡量天氣是否正常的標準,所以如果憑人意去衡量東京當時的天氣,然後再定了下天氣異常的結論,可以說是對的,但也可以說是錯的。

所以只要陽菜犧牲便能換來晴天,也是我們擅自定下的結論,事實上,陽菜的犧牲是否能讓天空放晴,全看天意,又或者說,這世上本就沒有什麼所謂的天意,所謂的天意,只不過是我們妄想出來的而已。

所以。

帆高並沒有錯

《天氣之子》:其實每一位須賀圭介都有過一顆像森島帆高一樣的心

勇敢的帆高

與其說是妄想,倒不如說這也是一個常規且又俗套的想法吧,而《天氣之子》恰巧就是一部打破常規、不落俗套的動畫,新海誠早在製作《天氣之子》時便說過:

這是一部關於身邊那些有笑有淚喜怒哀樂的娛樂電影,但同時,這也是一個關於打破社會常規、不落俗套的人們的故事,但正因如此,希望大家能產生共鳴。

正因如此,《天氣之子》的結局才會跟大多數人心中的普世價值觀相沖突,不被認同,很明顯,須賀大叔就是大多數人的縮影,我們在長大成熟的同時,也漸漸地習慣了理智和剋制,也懂得了所謂的“孰輕孰重”。

《天氣之子》:其實每一位須賀圭介都有過一顆像森島帆高一樣的心

成熟的須賀大叔

卻早已忘了愛本就是不含任何雜質、不需要任何邏輯的,而新海誠所說的“希望大家能產生共鳴”應該就是希望大家能回想起來愛情的本質是什麼,希望大家能放下理智和剋制,重新地審視一下自己的心,原來是怎樣的?

所以安井警官在和須賀大叔聊天時說到:“他有個哪怕做到這種地步都想要見到的人,我啊......不知怎麼也感覺有點羨慕啊。”這一段話時,上一秒還說自己過得挺好的須賀大叔,眼中卻不自覺地淌滿了淚水,因為在不知不覺中,他都快忘記自己的愛人到底離開他多久了。

但他也覺得,這是命,所以必須得認,既然陽菜已經消失的事實已經無法改變了,那就從改變帆高開始吧,所以須賀大叔當時才會阻止帆高去尋找消失的陽菜,因為他認為,這是他們的命運,是無法戰勝的,趁早斬斷情絲,才是正確的做法。

《天氣之子》:其實每一位須賀圭介都有過一顆像森島帆高一樣的心

理性的須賀大叔

如果以一個成年人的角度去看待這件事的話,須賀大叔的做法並沒有錯,但是對於16歲的帆高來說,卻不是這樣的,帆高他深知自己要的是什麼:我只是想再一次的見到她啊。

聽到了這一句嘶喊,須賀大叔的態度馬上就發生了改變,他彷彿是一下子就明白了自己和帆高心裡所苦苦追尋的東西,其實是一樣的——與愛人相見,也就是在這一刻,須賀大叔終於和帆高產生共鳴了,於是他才放下理性,選擇感性地幫助帆高去放手一搏。

很難想象,一位壓抑了那麼久的成年人所能爆發出的力量是有多大的,所以在最後一刻,須賀大叔爆發出了驚人了力量,最終幫助帆高戰勝了命運,原本被命運操控的少男少女也決定選擇以自己的生活方式的生活了下去。

其實我們不知不覺地都活成了須賀大叔的模樣

《天氣之子》:其實每一位須賀圭介都有過一顆像森島帆高一樣的心

戰勝了命運的帆高和陽菜

三年以後,再次來到東京的帆高,為“水淹東京”這件事專程去向須賀大叔道歉過,但須賀大叔卻不以為然地說到:“這個世界本就如此瘋狂,你們根本就改變不了什麼!

帆高的顧慮頓時就被須賀大叔這非常突然的一段話給打消了,是啊,僅憑三言兩語便輕信自己可以改變這個世界,本就是非常狂妄、非常中二的想法。

新海誠無限浪漫的放大了少年的執著,向我們詮釋了最浪漫的三個字並不是“我愛你”,而是“在一起”。

這是每一位“森島帆高”心中的真實所想,而活成了“須賀圭介”模樣的我們,註定很難去理解可以為愛不顧一切的森島帆高,但我們也不能否認,其實每一位“須賀圭介”都有著一顆像“森島帆高”的心。

《天氣之子》:其實每一位須賀圭介都有過一顆像森島帆高一樣的心

須賀大叔最終還是理解了帆高

只不過很多人都不願承認“三觀不正”的森島帆高,就是曾經的自己罷了,其實對於森島帆高這個飽受爭議的角色,新海誠是這樣解釋的:

我覺得(爭議)沒有哪邊是對哪邊是錯之分,但是感覺現在這個時代很難遵從自己的內心想法,比如現在的社交媒體很發達,向這個世界稍微發一點自己的事情或者自己相信的事物,就經常會因此被攻擊被抨擊,但是自己真正深切渴望的東西,有時候會和別人渴望的東西相沖突,在現實社會中的話,可能很少人會明目張膽地和別人的願望起衝突,但是這是在一個娛樂電影中,通過描述這樣一個全力嘶喊的主人公,現實社會的人能對我感受到的一點這個世界的生存方式,那樣的共鳴的話,就能稍微離開現實了,基於這些想法,創作了帆高這樣的人物形象。

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生活越來越令人感到呼吸困難的大環境之下,我們不得不由“森島帆高”變成了“須賀圭介”,但這並不能抹去我們曾經都有著一顆像森島帆高那樣的心這個事實。

《天氣之子》:其實每一位須賀圭介都有過一顆像森島帆高一樣的心

戀愛腦的帆高

畢竟,人啊一上了年紀,跟很難改變自己最看重的東西的順序了,“愛情至上”終究會成為過去式,這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

你覺得自己現在是須賀圭介,還是森島帆高呢?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討論。


本文由八幡出品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